APP下载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课例

2016-04-01李艳茹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余弦正弦课标

李艳茹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必修4的第三章第2节的内容,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以及倍角公式,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依据。根据课标,教科书降低了对三角变换的要求,特别是不再要求用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等作复杂的恒等变形,而把推导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作为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运算能力,为此笔者设计了本节课。本节的课本上有四个例题,彼此间联系不大,课标要求3节课,笔者设计的是第一节。笔者以问题串的形式对本节课进行设计。

一、教学目标

第一,能以和差角,倍角公式为依据,进行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在变换的过程中体会转化、换元、方程、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第二,在学生用和差角,倍角公式为依据,进行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过程中,体会简单三角恒等变换的内容、思路、特点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第三,通过问题的解决,公式之间逻辑关系的梳理和公式的简单应用,使学生了解三角恒等变换及三角函数与数学变换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数学思维品质,发展正向、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和差角,倍角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

难点:简单恒等变换的思路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采取观察、归纳、启发、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出了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又推出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以及倍角公式,这些为三角恒等变换提供了新的工具,同时也丰富了三角恒等变换内容、思路和方法,这一节课我们就利用这些工具进行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请思考这样的问题:问题1 你能求出 和 的值吗?

教师:这一节课我们是利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以及倍角公式,进行了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变换过程中得到了半角以及积化和差、积化和差公式,公式之间是存在一些逻辑关系的,你能说出和差角,倍角,半角以及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它们存在怎样的逻辑关系吗?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逻辑关系,并强调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是三角很等变换的依据。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和差角、倍角公式后的一个延续,也是整本书的最后一节,笔者在设计上希望学生能够从整体来把握知识,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死记知识,所以在最后的问题设计上是让学生说出和差角,倍角,半角以及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之间的逻辑关系,也是让学生养成对知识框架做梳理的好习惯,由于本节课是借班上课,最后的问题没有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是比较遗憾的地方。

猜你喜欢

余弦正弦课标
正弦、余弦定理的应用
椭圆余弦波的位移法分析
利用正弦定理解决拓展问题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两个含余弦函数的三角母不等式及其推论
实施正、余弦函数代换破解一类代数问题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在应用中的误区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正弦、余弦定理在三角形中的应用
基于CAXA的盘类凸轮CAD/CA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