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如何有效进行小组讨论学习

2016-04-01李惠玲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组间棋子小组讨论

李惠玲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小组讨论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已经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肯定,也越来越被学生所接受。但是由于目前对小组讨论学习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许多教学研究正在尝试之中,在具体的操作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致使很多的小组讨论学习有效性不强。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呢?

一、建立科学的小组讨论学习小组

开展小组讨论时,大部分数学教师为了方便,考虑了“就近原则”,主要有两个方案:一是同桌的两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二是前后四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但是,小组里往往是优等生“一言堂”,使得其他学生缺少发言的机会和思考的空间。

教师应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后,才能着手確定合作学习小组的规模。一般将每组人数定为4-6人,座位以小组成员间面对面的方式比较好。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教师应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原则进行分组。组间同质,就是指在安排分组时,使各组间的总体水平相差不大,有利于统一安排学习任务,使各组间的学习进度相差不大。不同的小组的学习可以比较,形成竞争。组内异质是指尽量保证每个小组内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成绩、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各具特色,使学生能够取长补短,每个学习小组中男女生的比例应该适当。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此外,我们还应该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学习内容灵活地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重新组合,让学生的交流合作面更宽、更大。

二、培养学生的小组讨论意识和技能

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友善互助,就如同一个人的右手协助左手那样,做到彼此关心,互相协助,能够以朋友式的友善去帮助组员,使得大家一起进步。帮助时,不能一味地告诉答案就完事,要让同学清楚他自己的难处所在,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完七年级下册的“整式的乘除”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一节课的时间设计一份难度适中的小测题。小组成员就先将整式乘除中的重难点先罗列出来,再围绕这些重难点加上资料书的题目,讨论选择适当的题目作为小测的内容。在挑选题目的过程中,他们要对一些基础题和提高题进行分类,以A组、B组、C组的形式分别呈现。小组通过讨论出好测试题后,“记录员”就负责抄写,“提问员”就在每一小题的旁边用括号注明要考查的意图,“汇报员”就准备答案,“小组长”就检查核实。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就体验到了互助的快乐。

三、整合适合采用小组讨论教学的内容

究竟什么样的内容才适合小组讨论学习呢?内容的选取应遵循的原则是: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基础,能挑战学生的智慧,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需要通过几个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合作完成。

根据以上原则,我认为适合采用小组讨论教学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开放性问题的内容

数学中开放题除了具有形式、内容的开放外,还具有过程的开放、答题方法多样化与结果的开放、答案的不唯一性与知识点的开放。通过小组讨论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发现不同结果,正是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搭建了表演的舞台,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奠定了基础,学生在相互合作中相互促进、相互启发。

2.探究性较强的内容

例如,如图,每个图形都是由若干个棋子围成的正方形图案,图中的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上都有n(n≥2)个棋子,设每个图案的总数为S。

图中棋子的排列有什么规律?s与n之间能用函数解析式表示吗?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这个问题不仅要求学生理解用棋子摆正方形问题的两个变量,这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寻找却有多种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可以改善学习效果,便于学生在倾听中发现别人的长处,突破个人思维的局限,拓展自己的视野。

3.认知冲突的内容。

心理学认为,认知冲突是学习动机的源泉。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一定的意见分歧,此时的小组讨论学习,会形成浓厚的探究氛围,提出不同的意见,在思维不断碰撞过程中实现解题策略的统一。

四、教师担当好科学的角色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进生小组讨论时,教师不应该放任不管,要深入到每个小组,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当小组成员对一些问题迟迟讨论不出结果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必要的引导、点拨。在小组完成对新知识的总结时,教师还应该适时地综合学生的各种观点。但是教师要尽量避免过多地干预学生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因为教师过多的干涉小组的讨论活动,会降低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产生依赖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小组讨论交流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为学生多创设讨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共同提高。

猜你喜欢

组间棋子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有效运用,凝聚素养精髓
利用弹力带抗阻练习发展中学生力量素质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最强大脑:棋子方阵
优化课堂展示操作 促进有效生成
“自能”课堂中小组讨论的实施策略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洛斯警长的终极挑战(12)
高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1+1模式教学应用
试论如何处理好历史课堂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