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作“云”中行,清泉纸上流

2016-04-01陈梅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云端日记技巧

陈梅

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云课堂”,是一种真正完全突破时空限制的全方位互动性学习模式。长期以来,习作教学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师怕教,学生怕写。如果把云技术运用于习作教学,学生习作的现状是否有所转变?

一、打破固化教学瓶颈,搭建“云”平台

“云”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教学体系,打破了固化教学瓶颈。它利用网络,建起了一个虚拟教室,每个使用者都可以在此空间进行自主学习。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被称为“云学习”。它为教师有效教学和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了最大支持。在云端,学生可以共同分享彼此的习作经验,也可以寻求教师的指点,展开互动和评价,从而产生“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的共长效果。

电脑的普及,使云技术的运用在城镇学校不是问题。对于偏远的农村学校来说,家里大多没有电脑,看似云技术的应用无法实现。然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这个难题迎刃而解。微信以其个性化、共享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可以运用习作教学中。我班微信群的创建,标志着的习作教学“云”平台的诞生了。由于教师、家长、学生的参与,这个平台从创建的那天起,就以独有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冲击着学生的思维与视角,对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二、建立“云”阅读模式,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为了拓宽学生阅读的空间,习作教学的移动网络平台上,老师可经常发布一些佳句、精彩片段、优美文章。为了有针对性,还应该分门别类,写人的,写景的、状物的、记事的。这种 “云阅读模式”以其极强的针对性丰富了学生习作素材的不足。同时,教师也鼓励学生在平台分享自己在网络上或书本中看到的佳句、片段、文章,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一来,学生阅读的外延就大大地增加了,学生素材积累量得到了提高。如此,学生习作时也才言之有物,思如泉涌。合理利用习作教学网络平台,建立“云”阅读模式,无疑为学生习作打开了一扇神奇之门。

三、写“云”日记,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當孩子们欣喜地看到自己在移动平台上发布的日记得到别人的认可,积极性一下来了。一旦有了兴趣,他们自然就会迸发出写日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云端,孩子们期待着别人的点赞,也积极参与对别人的点赞。原来头疼的苦差事——写日记变成了孩子们每天所期待,所乐意的一件事。篇幅也由一句、两句……逐渐增长;假话、空话、套话,逐渐消失。每天,孩子们就把早早地把自己的阅读感悟、所见所闻、喜怒哀乐等以“云”日记的形式在云端发布。由此,孩子的习作水平得到了实质性提高。

四、“云”微课,教学生习作技巧

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可见,习作是需要技巧的。习作教学中,习作技巧的掌握似一只只“拦路虎”阻挡了习作教学进行。面对“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老师越讲越恼火,学生越听越头疼。在云端,完全颠覆了“师讲生听”的陈旧观念,而演变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为了使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写作技巧,教师可将习作技巧细化,分解讲授录制成微课,然后发布到移动平台上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在这里,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酌情进行,自己能轻易掌握的一带而过,比较困难的地方可以反复多看几遍。通过自主、自由、自定步调的习作技巧学习,学生势必就会在习作教学的课堂中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态度。

云微课,分解了习作技巧的难点,模糊了师生角色边缘,颠覆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它成为了“优等生提高,差生巩固”的学习站。“云”让我们看到了“生乐学,师乐教”的喜人局面,“云平台”成为了“永不下课的课堂”。

五、“云”讲评,一改讲评方式

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对习作的分数和评语只是漫不经心的看一眼便放置一边,对却从不想为什么?至于作文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总是屡犯不止。可见,传统的习作评改措施缺乏互动性。这就意味着,一个学生向他人借鉴经验和吸取教训的机会比较少,一篇作文难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示范或警示作用。

课标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利用云端,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每次习作后,我将学生的习作发布到微信群。这样,能看到学生习作的群体就是所有学生和家长。很多时候,习作一发出,各种评改意见就如潮水般涌来,这些意见有的是就全篇的,有的是就某一段、某一句话的。当然,作文的作者完全可以站出来在论坛中即时回帖;教师也可以参与作文评改的讨论,并适时作出指导。这种互改,是交互的,复式的,立体的,多层次的,是更高意义上的互改。经过这样的评改,一篇作文的分数和评语就不再是惟一的了。分数的不同和评语的多样,会极大地刺激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热情。

六、“云”存储,使学生习作再上新台阶

但凡已经成人者,还有几个能找到你读书时的习作、日记。其实,学生的习作、日记也不乏佳作,稍经修改,便可成一篇美文。难以找回的纸笔书写的习作、日记是我们成人的遗憾。

然而,对于当今的学生他们就不会再有类似的烦恼。“云”存储可将学生零碎的习作、日记、评价自动生成一个集子。当学生在重新阅读自己从前的习作、日记、评价时,会以一种审视的态度,轻易发现自己曾经出现的问题,对于今后习作水平的提升有一种无需别人言明便自知的作用。

“云”存储中丰富的阅读素材、微课素材,也为学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网络方式灵活、实时地构建教学环境,开展学习需求。智能手机、微信平台的应用,使教师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一台有网络的终端上存储推荐的阅读文章以及查看学生的习作、日记,及时给与学生在习作技巧与方法上的指导。学生则也可以在任何地方,利用任何一台有网络的随身携带的手机来进行“移动阅读”“移动习作”“移动评价”。这种存储的丰富性、多样性,将使学生的习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总之,“云”技术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是广泛而有效的,它使学生习作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行走在“云”中的教师,习作教学更显游刃有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行走在 “云”中的学生,被激发了的阅读兴趣、习作兴趣, 习作时灵感就犹如清泉在纸上流淌。这真是习作“云”中行,清泉纸上流。

猜你喜欢

云端日记技巧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在云端永生
云端旅行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