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学习

2016-04-01刘淑娟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监护人学习成绩儿童

刘淑娟

谈到留守儿童,我觉得是非常头痛的问题,特别是在农村,留守儿童非常之多。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长期与他们分居两地,不能得到父母照顾的儿童。

農村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给各级部门增加了不少的负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沿海及各大城市经济发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农村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难以满足生存需要,所以农民必须外出打工养家糊口;其次,我国实行二元化城乡户籍管理体制,不允许居民的户籍随意迁移,外出打工者难以将自己的子女带在身边;再次,由于城市的生活水平普遍较高,民工工资又低,难以负担孩子的各项费用,这就使得大部分农民将子女放在农村形成大量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教育存在主要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除了一般的农村教育问题外,还有其特殊性,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父母不在家,没有人能管得了孩子。爷爷奶奶由于上了年纪,家中又有田地要种,同时又不懂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状况,所以难以很好教育;而那些寄居在邻居亲戚朋友家的,由于是别人的孩子,不太方便管,也不能对孩子进行很好的教育。总的来说,由于家长监管不到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道德教育问题。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父母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就会模仿父母,父母的行为方式往往是孩子一生的座标。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时的指点和帮助,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做决定,由于小孩子是非观念不强,一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容易养成不好的习惯和不良的品行。这主要归结为留守儿童往往不听从年迈的监护人劝导,认为自己的爷爷奶奶不能理解自己,更有甚者不但不听从长辈的教导还顶撞自己的长辈。大部分留守儿童宁愿与自己的朋友去家乡以外的地方玩乐,也不愿意听从长辈的教导,从而出现了留守儿童不听管教、违反校规的现象,尤其是正处于叛逆期的男孩子,逃课上网,结伙闹事。正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让留守儿童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

第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儿童与父母的沟通、来自父母的关心,对其心理的健康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留守儿童由于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成长环境里,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交流,因而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自卑。自卑心理产生于人际间的比较。留守儿童经常看到其他同学朝夕与父母相伴,有人关心和疼爱,而自己却没有,相比之下必然会感到失落和自卑,不爱说话,不爱和别人交往,自卑内向。自卑感是一种负向的情绪体验,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二是逆反。留守儿童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其内心较其他儿童更敏感,对老师及监护人的管教更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总感到有人在欺负他,压抑难平。这种负面的情绪极易使他们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以自我为中心,不听从正确的管教,与老师及监护人对着干。三是任性。任性并非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中,他人对其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盲目满足造成的一种心理特征。这主要是由于祖辈监护人不知道如何对待孙辈们的各种需求,过度溺爱、放纵造成的。

第三,学习教育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娱乐场所也逐渐增多,特别是网吧在农村的日益普及,使得留守儿童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留守儿童在山区农村往往由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看护,他们的文化水平偏低以及文化觉悟不高,导致了留守儿童的成绩不好。通过对山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问题,学习成绩好的留守儿童往往是因为他们的监护人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指导,让留守儿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而学习成绩差的儿童,往往是监护人关心不足,认为学习是没有用的,不注意对留守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没有让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认识,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安全方面的问题

第四,安全问题,关于留守儿童安全事件的报道有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往往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尽到了责任,而且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留守儿童在校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成了“自由人”,同时由于孩子自身在心理上缺乏防范意识,生理上也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因此,这些孩子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极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根据公安部的统计: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受各类犯罪侵犯的高危人群,其中,留守女童容易成为性侵犯的对象,并且留守女童在性侵犯面前是最措手无助的,犯罪分子也往往最容易得逞。此外,留守儿童发生溺水、车祸、火灾、触电等意外而致伤致残甚至死亡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儿童。除了以上这些来自外部的伤害,有些留守儿童还面临另一种安全问题,即离家出走。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在城市打工,他们想念父母,向往城市生活,再加上在农村缺少管理和控制,于是,他们就会离家出走,想去城里找父母但却走失,从而加大了安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第五,法律意识薄弱。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其价值观错位、理想信念模糊的问题非常突出,也可以说,大多数留守儿童对于自己的人生缺少正确的理想。同时,儿童在人生观形成的启蒙阶段缺少父母的正确引导,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全部的爱,这种爱的方式导致很多留守儿童陷入“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和“逍遥享乐”的人生观中,他们没有任何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概念。长期下去,这种不良的风气就愈演愈烈,最终易导致留守儿童价值观错位,偏离正确的人生道路。

总之,留守儿童的出现是由于人口流动和城镇化进程造成的,是难以根除的社会问题,如何正确的处理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家庭关系的和睦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为此,相关研究者要充分认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猜你喜欢

监护人学习成绩儿童
为养老如何自行选定日后监护人
选择意定监护人,为养老未雨绸缪
兄弟让举
名落孙山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掐断欲望的引线
马老师的家访
School Admission择校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