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

2016-04-01杜明科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激励性效率新课程

杜明科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真学习了新课程理念,并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灵活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并运用激励性评价,以满足学生的成功体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是我们研究的一点心得。

一、对新课程理念的诠释、运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其教学实践,又怎么能设计出一堂好课?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其学习潜力得不到发挥,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对新课程理念的诠释、运用。

首先,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最核心的目标是通过数学学习,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其次,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它不仅要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再次,“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等活动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二、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种理念给我们的上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我们的备课理清了思路。精彩的课堂源于精心的设计。我们的备课不仅要备“教师怎样教”,更要备“学生怎样学”,不仅要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更要考虑到怎样去指导、点拨学生;不仅要有调控课堂的能力,更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只有这样,才能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过程因素的有效调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经验和教材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活动,用蕴含数学信息的故事、游戏、图片,再配置以多媒体的辅助,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教材《加减混合运算》一课时,课的开始是这样设计的:(幕示情景图)停车场上有6辆小汽车,开走了3辆时,老师问有什么变化?当又开来2辆时,老师再问:又有什么变化,然后,老师要求把刚才看到的情况连起来说一说,这时,同学们自然而然地被带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去。

2.学生的已有经验,是有效教学的生长点

教学中,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更要选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发诱因,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主动探索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比例尺》一课时,学生已经有了比的知识和对地图、平面图的了解,当学生很容易在纸上画出与三角板同样大小的三角形后,通过比较得出:“图上的边长:实际的边长=1:1”,然后问:“你能把一个长80米、宽50米的长方形操场画在纸上吗?”学生面面相觑,小声议论着,有的双眉紧蹙,有的则边摇头边说:“操场那么大,纸那么小,画不下。”此时,老师慢慢地说:“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地图是怎么样的?”这时,很多学生马上意识到了什么,在老师不作任何讲解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以前学过的比的知识,把操场的长和宽缩小若干倍后,很快就画好了。“比例尺”的概念自然生成。

3.活動化学习过程,是有效教学的载体

面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要使学生乐于接受,最有效的教学就是让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当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后,老师提出:“给你一张正方形纸,你能不能折出它的1/4?试试看,请给你折出的1/4涂上颜色”这时,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动手操作起来,他们用多种方法折出了1/4。通过手、眼、脑并用,启迪了他们的大脑思维,很快又得出了很多种1/8、1/16的折叠方法。这种以“动”激“活”的学习方法,营造出富有生机的学习氛围,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也让他们分享着进步与成功的喜悦。

4.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自主探索是指让学生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在教学中,无论是自主探索还是合作交流,都需要老师的适当指导才能达到有效学习,否则,任由学生“自主”的课堂,只能表现为看似活跃,其实低效的课堂。例如,一位老师在执教《克和千克》时有这样一个片断:老师请四人小组合作称量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老师话音刚落,小组内便忙活起来,同学们开始为称什么东西而争论不休,好不容易意见达成一致后,一些人开始称物体的重量,而另一些人却在那儿讲闲话,摆弄天平等,小组合作就在这样杂乱无章的状况下进行着……这样的课堂,缺少老师正确的组织和引导,忽略了合作的质量和效果。本案例中,如果老师能够调控全局,注意在关键环节点拨提升,那么,合作学习的质量才会提高,学生的交流才会有实效。

5.运用激励性评价,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措施

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进程的态度和情感,重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运用激励性评价,以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活力,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次进步,以满足学生的成功体验,要让他们在评价中得到鼓舞,树立自信心,从而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精心设计活动化教交流活动中正确指导,适时点拨,同时运用激励性评价,以满足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激励性效率新课程
“慢”过程 “高”效率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建立和实施企业激励性年金制度探讨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化学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运用与思考
浅谈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军人激励性薪酬体系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