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与改进方向

2016-04-01阿不来提巴海丁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教学效果教学内容

阿不来提?巴海丁

语文学科作为中小学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在中小学的整个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语文学科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鉴于此,新课程要求:改革育人模式,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做中学”“用中学”;提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应促进教学相长;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育,要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审视

1.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意义了解不足,教学资源匮乏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的教学应当紧密联系生活,通过消除生活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壁垒来提升教学效果。”但是研究中小学的语文课本内容就会发现,教学内容生活气息并不浓厚,这种情况不仅造成了学生对课文内容难以理解,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了其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教材虽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它是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

2.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教材这个资源必须钻研透、处理好。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资源“活”化语文课程,途径为多浏览、多学习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相机整合,恰当运用到课堂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语文教师一定学会课程资源使用开发和使用,并努力做到其取之于生活而用之于生活。

3.教师的语文基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忽视人性教育

近年以来经调查和观察发现绝大多数语文教师业余时间不读书。不阅读怎么提高语文知识面呢?这个问题很严重。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个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因此,学校负责人当前的语文教学重视不足中小学负责人以为语文课程是很容易的课程,不重视也行对语文学科教学持无所谓的态度。这大大影响了语文学科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增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和应用能力,因此绝不可忽视其人性化需求。

4.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且相对单一,技能欠缺

中小学语文教师现今仍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中单向的、灌输式的教育手段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手段单一,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中小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决定着语文教学应当多样化,忽视这种客观规律的教学手段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5.语文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不重视过程影响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重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从而忽略了学生品德的教育和个性的发挥.如此以来,即使学生学学习成绩优异,也可能导致生活能力不足,个性品质不良等一系列问题,甚至贻误学生的一生。因此,关注成绩的同时,必然要求关注品德的教育过程。

二、中小学语文教学改进的方向探讨

鉴于中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变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已是刻不容缓,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应把握以下几个趋势。

1.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

要想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做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做到理论教学与中小学生的生活互为印证。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寻找教学内容与中小学生生活的契合点,来使教学内容与生活进行有效融合,这样可以大幅提升教学效果。

2.语文教学过程人性化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门提高首先语文教师的素质,特别是其道德素质,然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所指出的:“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小的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激动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必须集中更多的時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动、了解、鼓舞。人性化的教师才能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影响效果。

3.语文教学手段多元化

中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可以结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也可以采用游戏、讲故事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语文课堂上充分、合理地运用各种图片,学生见其形,观其色,听其音,把语言和形象、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学生多种感官参加记忆,多种渠道输入信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和准确,语言技能更加熟练。

4.语文教学评价动态化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只是学业成绩本身,还要更加关注学习的两个重点,即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及写作技能,而这两个指标,尤其是语言的运用是很难通过成绩评价来实现的,鉴于此,应根据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来不断地调整语文教学评价模式,不仅注重学习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影响,使之与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保持一致性。

总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既需要理论上的突破,同时也需要实践层面的不断创新,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应在把握语文教学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的教学现状灵活变通,毕竟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以及模式来借鉴,中小学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在把握语文教学的四个趋势下进行适度创新,如此,才能大幅提升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教学效果教学内容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