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化学学习中关于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2016-04-01杜云堂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学困生化学教育

杜云堂

一、问题的提出

学习困难,也称“ 学习失能”或学习不良,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柯克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目前,国内较普遍的看法是:学习困难学生一般指那些智力正常,没有感官障碍,但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体质等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或医疗措施给予补救或矫治的学生。如何采取相应的对策,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怎样使学困生树立信心,学有所成,围绕这一新的课题,笔者对初三及高一学生进行了转化教育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学困生产生原因的调查及分析

1.教材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高。高一化学与初三有些知识衔接不当,这些方面的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

2.教师的原因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抓进度,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没有讲述,造成知识缺陷;课堂欠活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以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有的教师因对新课标的要求把握不准,教学方法陈旧也是造成学困生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调查发现,教师行为挫伤学生自尊心、教师辅导跟不上等也占有一定的原因。

3.学生的原因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竞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老习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

三、学困生转化教育的一些方法

(一)保护学生好奇心,引发学习动机,撒播创新思维种子

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或进行教育的地方,是教育改革的基点,教育的中心与灵魂在学校。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化学老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武器,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以点燃他们心中求知的思想火花,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

(二)讲究艺术,激发兴趣,推进创新教学

发挥学科优势,充分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自然科学中的化学教学是化学知识的启蒙阶段,学生总是带着好奇心和神秘感步入化学世界,他们憧憬未来、渴求知识,希望從中窥见自然界的奥秘。教师应把握时机,利用学生这股激情,激发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因此,第一堂课可以演示几个化学小“魔术”,把学生引入奇妙的化界。观察之时,学生便会跃跃欲试。此时,教师应因势利导,说明这些“魔术”都蕴涵着化学知识,只要他们认真学习,将会了解化学世界之奥秘。为了保证初中生兴趣的持久性,教师在教学中还要不失时机加以巩固,根据各章节的特点,穿插一些身边的化学知识或有趣的化学现象,使学生始终如一,兴趣盎然。

(三)培养学困生对自然科学的情感,深化创新教学

1.成为情感形成的催化剂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情感的主渠道。教师一站在讲台上,就构成了学生情感形成的外部环境,所以,教师要善于创新,特别是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的知识变的有趣了,活起来了。

2.创设情景,满足学生的创新需求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有目的地创制一些满足学困生积极需要的方式,让起在多次反复地追求“完美”“超越”中获得高层次的满足,最终形成丰富的情感。善于挖掘学生潜在的、天生就有的表现欲。通过脑筋急转弯,最优设计奖,实验操作比赛等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创新,从中评出最佳小老师、小科学家、操作小能手等。

(四)讲究作业设计的艺术

1.刻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自主意识是指学生对自身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责任、需要以及心理状态的自我意识,它是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和动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学生不是无条件的存储器,教师传授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才能转化为他本人的财富,没有学生的思考和记忆,没有学生主动的努力,他们的认识就无法实现,任何人也不能代替他们学习。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认知的主体。但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教师的启导和他人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看,学生有自主探究和创造的潜能,自主性学习本身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以及求知欲,它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主体性人格培养,通过掌握自主性学习的方法最终来获得对知识的掌握和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还在于鼓励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让学生挺起胸膛走路,满怀信心做学问。教师要善于用“很好”“没关系”“你的回答很有见解”等词句不断增强学困生自信心,并渗透到学困生的学习生活中,去刻意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本人认为要使学生对化学课产生兴趣,上好绪言课是非常重要的。正如俗语所说,“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可见上好绪言课尤为重要。要想上好绪言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把绪言课的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念上。因此,整堂课的程序要设计好。

四、一些想法

通过对学困生进行转化教育的实验,认为不论是班级管理,教师教学,还是学校管理,对学困生进行转化教育,热爱学生是实施转化教育的先决条件。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发学生智力、转化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灵魂,都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有人认为使学困生走向成功比较难,是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有这样的思想基础,很难对学困生倾注一片爱心,更难使学困生走向成功。

总之,以上所述的方法和对策是对学生的现状所作的一些探索,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我们去探索和研究,如认知因素,知识障碍、方法障碍、智能障碍等等。新课标的实施为广大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但也带来了机遇,让我们抓住这一改革的机遇,在新课程的新天地里兢兢业业耕耘。

猜你喜欢

学困生化学教育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