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师行为魅力的形成

2016-04-01梁立雄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班会魅力人格

梁立雄

行为魅力是指个人整体精神面貌的表现,是一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及动机、兴趣、理想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

一、教师行为魅力塑造

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1.自我塑造是最根本的途径

要塑造教师理想的行为魅力,最根本的途径是加强教师自身修养,进行自我塑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没有教师自身积极主动的学习实践,就不可能将外在的规范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品质。要终生学习,不断提高学识魅力。努力培养堪为人师的高尚品德——这是教师行为魅力构成的根本。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磨炼,塑造自己的个性魅力。

2.社会环境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行为魅力也同样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大背景的影响。如加强政治引导,改善社会政治环境,缓解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加强道德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通过上述举措,为教师加强自身的修养与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外部条件,使之形成令学生钦佩的行为魅力,并以之影响学生。

二、教师行为魅力的培养

1.从教师日常行为抓起,强化人格示范功能

教师为人师表,是学生身边的活生生的榜样。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要先从教师自身抓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在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的同时,要狠抓教师日常行为规范。

2.强化教师集体的人格功能,形成“群像塑造”育人氛围

要以集体主义教育学生,首先要形成一个团结的教师群体,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要靠教师群体共同塑造。学校要极力创设一种“群体塑造”的育人氛围,以教师共同的优点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作用于教育对象。要从提高教师素质抓起,定期组织业务学习,教育工作研究,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将教师的教育活动,群像塑造工作系列化,常规化。在教师中建立一种创造集体优秀人格的风气,并使之形成有力的育人“场”,对学生发挥“磁化”功能。

3.发挥学生群体的人格功能,形成我教育的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要把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当作重点来抓,发挥学生干部及其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要有意识地开展多种集体活动,把学生置身于群体的自我教育之中。班会是培养集体人格,展示学生优秀人格的形成,班主任和学生组织,一方面体现为教育思想的系统贯彻;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自我教育。除班级自行组织外,政教处应在学期作好统一安排,使每月都有一个主题。在学校中开展优秀班会评比,上优秀班会示范课等活动,可以将优秀班会评比,上优秀班会示范课等活动,班集體的精神风貌展示给全校,形成集体之间优良品质相媲美的情景。优秀班集体的好作风,对其中不合拍的学生自然是一种无形的促进。

三、教师理想的行为魅力对学生的影响

1.示范作用

教师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榜样示范的方式直接影响学生。而学生又都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的特点。与学生朝夕相处、教书育人的教师自然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教师光明磊落、纯洁高尚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来说无疑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

2.激励作用

尊重和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具有行为魅力的教师无一不是信任、尊重和热爱学生的。这样就会牢固树立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高尚而可亲的“精神父母”的形象,学生自然会自愿接受约束,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

3.熏陶作用

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然而教师的行为魅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教师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通过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和个人反复的磨炼,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才形成的。

四、教师行为魅力的作用

1.教师要具有春蚕吐丝,乐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这是作为一名教师最起码的素质要求。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各种价值观一涌而上,个别教育工作者迷失自我,功利思想严重,重视物质享受,迷恋世俗浮华,对个人利益患得患失,满腹牢骚,怨天尤人,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时有发生,更有甚者,追求低下,行为扭曲。上述种种虽属少数,但造成的恶果却不容低估。

2.要具有春风化雨,言传身教的精湛技艺

这是对教师情感素质的要求。革命导师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类的感情,就没有人类对真理的探求。“教育不仅是认知过程,更是情感交流过程。我国著名教育家夏大尊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经验表明,情感可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师的教诲,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行为习惯。师生情感交流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心里有了学生,学生就愿意和教师在一起,且有亲近感;教师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学生就将更尊重老师,师生诚坦相待,心心相印。其中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情感。其次,要严爱结合,恩威并重,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而有格,严而有效。对待学生的错误与缺点,要尽力帮助,对待学生成长进步热情肯定,用火热的心肠,满腔的热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到老师胜父母,同学似兄弟。然后在日常生活上对学生友善、温暖和关怀。课后与学生交友,让他们掏心里话,扑捉热点。难点话题,日常以礼相待。遇到不顺心的事要能控制感情,不迁怒于学生,让学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产生前进动力,明确前进方向。

3.要具有以苦为荣,化苦为乐的竞技状态

这是做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最高境界“教育即创造”这里人们公认的原理。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教育对象千变万化,学生个性千差万别,时代发展对人的要求又日新月异,教师要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独特个体从蒙昧状态培养成社会所期望和需要的人才,绝不是靠按照某种程式的机械劳动可以完成的,而是要靠高度的创造性劳动,创造必然是艰苦的,而化苦为乐地完成劳动必须需要强大的行为力量来支持。

相信广大教育工作者凭借伟大的行为,崇高的威信,乐教的表率,真挚的情感,炽热的心肠,教育的环境定会得到改善,教育的效能定能得到增进。

总而言之,自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证明,一个成功的教师无不以行为之烛光照亮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其成长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猜你喜欢

班会魅力人格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妈妈画上老年妆出席班会孩子落泪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浅谈如何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时效性
魅力展示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