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美学角度的生态茶园规划与设计

2016-03-31李燕广西师范学院美术设计学院广西南宁530023

福建茶叶 2016年7期
关键词:茶树茶园植被

李燕(广西师范学院美术设计学院,广西南宁 530023)



基于美学角度的生态茶园规划与设计

李燕
(广西师范学院美术设计学院,广西南宁 530023)

生态茶园逐渐成为我国茶叶种植的发展趋势,因其具备游览性和实用性的统一,极大地提升了茶农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升以及生态茶园的增多,普通的单一型生态茶园已经不能够满足游客的观赏需求,必须从美学角度出发,根据现有的资源条件,提升其美学价值。本文首先提出了生态茶园的概念,然后分析了生态茶园的美学形态和发展现状,最后根据以往的发展经验总结了基于美学角度的生态茶园规划与设计方案和发展原则。

美学;生态茶园;规划设计

生态茶园的综合性非常强,对种植和培育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但也顺应了当下的社会发展需要,极大地提升了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了茶农的经济收益,同时还开发了茶园的游览价值。但仅仅依赖技术能力是不够的,还要提升茶园规划与设计的美感,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人为干预,使茶园的美观性得到更大的提升。

1 生态茶园的概念

生态茶园更加体现人为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在种植方式上遵循传统的人工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对土壤的破坏性最小,也避免了机械作业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但对于大面积的生态茶园,仍然需要利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尤其是对茶树生长性状及其环境动态监测方面,必须借助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才能进行准确的判断。也就是说,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或者破坏程度非常小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茶园的现代化生产能力。生态茶园在第二植被选择上可以选择具有固氮作用、能提供茶树生长养分的绿肥和果树、乔木树种等,以提高茶园保肥固水能力,并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频率,通过不同植被间的共生互利,协调生长,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茶树的生长质量[1]。

2 生态茶园的美学形态

2.1自然美

所谓自然美就是指事物的存在状态和其本性最为贴合,不是经过人工修饰之后产生的,看起来更加赏心悦目。生态茶园的自然美主要体现在其在生长过程中和所处的自然环境有着完美的契合,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是锦上添花。比如在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有一个景点叫“大红袍”,位于武夷山景区的中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茶园,很多茶树都生长在九龙窠的悬崖峭壁上面,在300多年的自然生长环境中,形成了盆景式的茶园形态,具有非常高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生态茶园在规划和设计时也要充分地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相结合,以不破坏自然环境为准则,在形态设计上扬长避短,充分提升其观赏性。

2.2人工美

很多地区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生态茶园的自然美开发潜力有限,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较多的人为干预,提高其人工美。云南的元阳梯田就是典型具有人工美的自然景观,其形成并不完全依赖于人为性的创造活动,而是在遵循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人工适度干预形成的。元阳梯田在开垦过程中,因地制宜,开垦方法根据山势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坡度比较缓和的地块就开垦成大田,而坡度较大的地块就开垦成小田,由于该地块地势起伏较大,且开垦率很高,因此总体上呈现出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景观,观赏价值和实际的应用价值都非常高。因此,在进行生态茶园的规划设计时,可以参照元阳梯田的开垦模式,遵循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智慧和创造力[2]。

2.3季节美

季节美主要是指由多种植被综合形成的。因为单一的茶树所营造的美感十分有限,即使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还是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因此,在规划和设计生态茶园时,要根据不同植被的生长特性和季节性的颜色、形态变化,来合理搭配,使生态茶园的景观层次更加丰富。比如在搭配林木时,可以选择在四个不同季节开花结果的植被,比如春种梨树、夏种石榴、秋种柿树、冬种腊梅。

3 生态茶园的发展现状

古代时期,人们饮茶的初始目的是为了解决生理需求,而随着茶文化的逐渐形成,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将饮茶看作是一种精神上的活动形式。因为现在人们生活中可以解渴的饮料越来越多,茶已经逐渐脱离当初的属性,成为文人雅士精神生活的体现。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已经不仅仅在满足于物质需求,更多的人希望借助茶事活动来满足精神需求,不仅表现在煮茶、品茶,还包括亲自到茶园参与采茶活动,或者进行茶叶的加工等。在这种情况下,茶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且很多茶企业开始建设生态茶园。然而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规划设计不合理,以及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方面。首先,很多茶园都是连片开发,尤其是在山区,这种开发方式不仅使原始的自然植被遭到破坏,也让茶园失去了天然林的养护。生态结构非常简单,一旦发生了大型的自然灾害,整个生态茶园都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其次,茶园在建设过程中,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不仅使原有的生态体系遭到破坏,茶树失去了很多生长必须的养分。更为重要的是,规划设计不合理,整个生态茶园就没有美感,降低了其游览观光的价值[3]。

4 基于美学角度的生态茶园规划与设计

从自然美学角度出发,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优势,推行立体种植方式,也就是常说的人工复合茶园。人工复合茶园的可行性依据是茶树具备耐阴喜湿的显著特点,并且其植株根系浅,体积小,一般都是灌木或者小乔木。根据种植茶树的特点以及当地的环境特征,选择合适的套种植物,和茶树一起组成2-3层林冠或地被层的生态系统。经过以往的实践应用发现,人工复合种植方式能够促进不同植物种类的协调生长,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帮助茶农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并且,经过专业人员规划设计的复合式生态茶园,还有极强的自然美特征,从而极大地提升其游览价值。常用的有以下三种复合模式:

茶—防护林、茶—果林、茶—草本。首先,茶树与防护林的组合,需要选择适合种植环境的树种,常见的有合欢、泡桐、杉木、托叶楹等。为了提高茶园的自然抵御能力,可以在其周围和园内设置网状或带状的防护林,还能够发挥调节茶园内气候的作用,增加园内的湿润性,并符合茶树喜阴的特点。其次,茶树和果木的组合,要求果木的种植密度和生存条件和茶树保持一致性,能够共同依存,和谐生长。因此,可以选择一些春季生长速度快、分支高且展叶迟的经济性果树,比如常见的梨树、柿子树、猕猴桃等。两种植被可以形成双层的乔—灌结构,不仅能够起到茶园防护的生态作用,还可以极大地提升茶园的经济收益。经过调查表明,这种种植方式的最终经济收益比单纯的茶园要增值大概50%。最后,茶和草木的植被组合,是要在茶树的树冠覆盖度较小的幼龄茶园中套种具有固氮作用的草本植物,并且选择的植物还要有较强的经济效益,比如黄豆、花生、中药等,从而形成双层的灌—草组合。一方面提高了水土保持率,并有改良土壤的作用,为茶树的健康快速生长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还能增加经济收益[4]。

人工复合茶园的应用对茶树种植带来的改变是多样化的,除了上述分析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外,还能极大提升茶园的自然美。因为单一的种植茶树或者绿色植被,显得非常单调,美学价值有限,并且季节性变化不明显,容易引起人的审美疲劳。而人工复合茶园的应用能够丰富茶园的植被层次和颜色层次,各种植被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颜色,极大地增强了茶园的美观性。但需要注意的是,设计规划之前,要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选择合适的复合植被,既要提高茶园的美观性,又要保证植被的顺利生长,还不能影响茶树正常的养分、水分吸收。

5 生态茶园的建设原则

5.1开放性和保护性的统一

现在很多生态茶园都成为了非常受欢迎的旅游地,既提升了茶叶的知名度,又提升了茶园的经济效益,看似是一件有利无弊的事情。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却出现的了很多问题,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生态茶园的持续稳定发展。首先,人为因素的干扰必然导致茶园里各种植被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尤其是很多游客不自觉,随意采摘和践踏植被,破坏了其原有的生长形态,影响产量和整体的美感。其次,生态茶园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没有建设供游客活动的区域,导致其行为不受约束,后期的管理和监督措施也不到位。很多茶园经营者过分注重其游览价值,而忽略了开放性和保护性的统一,站在长远利益角度来看,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因此,在后期生态茶园的规划设计中,要设置专门的游客活动区域,对于一些重点区域,绝对不能受到过多的人为因素干扰[5]。

5.2生态茶园发展的可持续性

生态茶园是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不能纯粹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还要考虑到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在选择植被时,要避免种植养分需求量过高的植被,尽管其最终的经济效益较大,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会影响茶树的健康生长,夺走其所需的部分养分,土地的肥沃性也会逐渐降低,导致后期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大幅下降。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要不断提升生态茶园植被结构的合理性,既能够提升茶园的经济效益,又不影响茶树本身的生长,还提高整体美观性。

6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生态茶园是对传统茶园的改进,也是未来茶园发展的趋势。为了提高生态茶园的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在后期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茶树品种和当地的自然条件,不断提升其自然美、人工美和季节美。大力推行人工复合式茶园的建设,从根本上提升茶园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在选择搭配茶树种植的植被类型时,不能只考虑其经济产出比,还要结合植被的特征进行综合考虑,加大绿肥的种植面积,为茶树的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在后期的茶园管理中,也要避免人为活动对茶园整体的生态功能和美观性造成破坏,保证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1]张可,邵宛芳,侯艳等.从美学角度探索生态茶园的文化魅力[J].吉林农业,2014(2):55.

[2]戚康标.关于发展原生态茶园的理念与思考 [J].广东茶业,2013 (4):2-4.

[3]黄欢,唐文.农业植被景观的生态美学浅析[J].商场现代化,2010 (11):63.

[4]池仰坤.生态茶园建设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8):29.

[5]王玉蓉.普洱市农业观光茶园规划设计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4):267.

李燕(1980-),女,广西南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茶树茶园植被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与生命赛跑的“沙漠植被之王”——梭梭
山茶树变身摇钱树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绿色植被在溯溪旅游中的应用
两个推荐茶树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