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筝音茶心
——古筝韵律中的茶味道

2016-03-31唐继红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泸州646005

福建茶叶 2016年7期
关键词:曲调古筝演奏者

唐继红(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泸州 646005)



筝音茶心
——古筝韵律中的茶味道

唐继红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泸州 646005)

传统乐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辉煌代表,尤其,随着民乐艺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和茶文化融合,更加直接的影响着人们生理及心理表现。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我国将音乐和茶文化相互结合的渊源由来已久,无论是书画作品抑或是文学作品都能够得到相关佐证。在文化层面上,茶长时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襄助文思的重要源泉以及提升自身生活品位的一种选择,古筝和茶的完美融合则更加体现出了一种“雅”“士”的茶道,进一步将茶文化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古筝;茶文化;民族乐器

随着茶的出现,再到人们的长期饮用,其已经被视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一种象征,也因此有了茶文化这个概念。毫无疑问,我国是用茶大国,茶文化举世闻名。很多茶馆在经营时,一开始只是加入传统的茶道音乐,也就是为茶艺表演服务的配乐,后再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发现逐渐形成了当下民族器乐和茶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形式,例如在古筝的韵律中体会茶的味道。茶所给人的清雅、舒适感受,更让古筝乐器充分展示出了灵动的音律特点。在众多的民族乐器中,古筝在茶馆中的“出场”时间最为悠久,也更加受到听赏者的青睐。

1 筝音茶心的形式和特点

古筝属于在茶文化演奏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民族乐器,其历史也更加久远。而在茶文化中,古筝的演奏形式主要有独奏、合奏、弹唱三种。

1.1独奏古筝

古筝独奏,顾名思义,也就是只有古筝一只乐器所演奏的形式与特点。其中最为经典的曲目有:《阳关三叠》、《高山流水》、《战台风》、《广陵散》、《平沙落雁》等。当然,曲目的明确与听赏者的喜爱程度有直接关系,随着时间持续推移与人们趣味的改变,有的古筝曲目被淘汰,而有的古筝曲目被加入,最终,逐渐形成当下的曲目样式。很多古筝曲目有着很强的专业性,单是曲名便无法被很多听赏者所熟知,例如《三十三板》等,这也就导致了这类曲目点播率不高的现象,逐渐被撤掉[1]。

1.2合奏古筝

合奏古筝,必然会相对的突出某种主奏的乐器,例如古筝或是二胡、琵琶等。但无论是哪一类型的乐器主奏,都必须要非常清晰地表示出一定的旋律线。此外,合奏古筝的和声配器相对而言有些随意。其中主要表现在:因为每一种民族乐器不仅需要乐器独立的进行演奏,同样也可能要面临和其他乐器的合奏。因此,演奏者必然要牢记自身与其他乐器的旋律,进而可以做到在独奏过程中可以泰然面对;在合奏的过程中也可以自由加入到伴奏中。毋庸置疑,古筝和其他乐器的合奏对演奏之间的默契要求非常高。

1.3弹唱古筝

弹唱古筝的艺术形式由来已久。现阶段,人们所知的有关古筝的文献最早能从《史记·李斯谏逐客书》中记载得知,如下“弹筝、博脾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不难看出,古筝这一乐器在我国的秦代就已经流行在民间,因此,古筝也被人们称作“秦筝”。除此之外,很多记载的我国著名的古筝手也被人们普遍知晓,例如战国时期的邯郸罗敷“邯郸女子秦罗敷,出采桑与陌上。赵王见欲夺之。罗敷乃弹筝,作《陌上桑》之歌以自明。”有鉴此,历史上古筝往往和歌唱息息相关。

2 古筝在茶文化中的社会作用

古筝所在的茶馆属于休闲、娱乐的一个社会场所[2]。正因为社会属性的作用,听赏者通常都不是一个人来的,大部分都属于商业气息很浓的聚会,所以即便是“玩”,往往也是有着比较明确的目的性。这个时候,古筝这种极具高雅艺术气息的“调料”的融入,就会缓解和舒缓一些严肃的尴尬气氛。听赏者可以透过音乐这个永恒的话题,衍生出其他的谈话内容,抑或是通过对音乐的解读发表的评价,展示出自己在这方面的才华、能力。和大多的社交一样,古筝和茶的融合指的也就是普遍文学艺术类作用中的社会组织功能,换句话说,也就是进一步让人们得到一种在情感认知、观念上群体身份。其本质目的在于使得双方或多方形成一种因为彼此间的共同信念所凝聚与集体化的实践行为。

同样,在演奏的过程中,无论是“听者”还是表演人员也都获得了最大化的交流和沟通。在演奏过程中,人们一方面自然而然会对部分相关的音乐、艺术等维度的问题展开相关咨询,另一方面也会就教育子女,甚至基于古筝和茶的清净境界,衍生到对生活、工作上展开讨论。因为志趣的相同,听赏者和演奏者之间的关系也更容易像老朋友一样,相互尊重,而筝音茶心所创造的环境也就会更令人觉得舒适和亲切。

除此之外,演奏者之间的彼此沟通也会更为频繁。众所周知,一些相关的古筝合奏曲目通常是在“边演奏”“边琢磨”,不仅需要尽量的简洁且还需优美,这也进一步让演奏者的即兴演奏水平得到提高。演奏者之间的默契水平也可以相对提升,往往只需要一个演奏者开两小节之后,大家便都可以尽早的走进这个演奏状态。而一旦某位古筝演奏者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失误,相关的演奏人员也可以第一时间心领神会,在人们还没有察觉的状态下最大限度上扭转局面,从而规避尴尬的产生。

3 古筝在茶文化中的身心作用

我国古代的先贤很早就察觉出了音乐能够对人产生的身心效应。换言之,一些曲调细微、急促的音乐会让人产生忧郁的状态,而一些曲调宽和平缓的音乐更能使人获得快乐,一些曲调非常勇猛、高昂的音乐会让人萌发刚毅的情绪。有鉴此,很多伟大真诚的音乐诗人在创作音乐与制定礼乐制度的本质就是为了使人们顺应上天所赋予人的“天赋”,让人们体内达到一种“和”,也就是刚柔相济,更加流畅、自然、平衡。使人们可以在学习音乐的时候,深入体会出音乐本质所意蕴的文采,最终从内而外的塑造“仁厚之德”。

以现代乐理的角度进行解析,音乐的所体现的效能主要集中在对人们身心的影响。例如,一些曲调节奏非常快速的音乐往往都会给听者带来非常明确的神经紧张的效果;而一些曲调比较舒缓的音乐则会对人们的神经起到放松的效果;一些曲调比较高昂、雄浑的音乐会给人一种强有力的感受;一些曲调柔和的音乐会让人感受到亲切、友好、温暖人心。因此,音乐作为一种外界的感觉刺激物对人们产生的相关反应,便是身心的反应。

从另一视域而言,茶和音乐的融合相对于酒宴往往也更加符合现代的养生之道[3]。《神农本草经》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本草纲目》在此基础上更是非常成体系的总结了茶的药理功能,其记载:“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可以肯定的是,茶可以让人神思更加清爽,能够帮助人们祛除烦恼的心绪。不仅如此,饮茶和品茶还可以有养生、健美、提神、健脑、消食、利尿、明目、解毒、镇痛、固齿、活血、抗辐射、抗癌等诸多功能,所以,茶馆作为城市所提倡的一种健康休闲的方式,古筝融合茶的结合也是最完美的组合之一。

不难看出,茶馆中的民族乐器的表演行为,可以使听赏者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个体素质的提升,进而促进我国整个社会的文明的进步。在古筝韵律中体会茶味道,能够让人们的情感受到某种节制与净化,最终帮助人们塑造一种更加超然、超脱的人生境界,给予人们旷达的人生态度。在古筝演奏阶段,透过古筝的曲调,感受茶的高然,可以培养与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协作精神[4]。在此基础上,推动完成社会彼此尊重、相互帮助、协调配合的民族意识,也进一步自动组成群体意识,增强每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的自我认同感,相应地提高整个社会所表现出来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毋庸置疑,精神文化的社会建设对于社会的稳定和有序运转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优美、健康、感人、动情的优秀音乐,可以让整个社会的氛围呈现出更加乐观、积极向上的气质,使人们可以以一种振奋的精神去热爱生命、享受生命,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对未来和前程始终抱有一种非常美好的期望,最终完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一部出色的古筝曲子和一杯馥郁幽香的茶,可以显著提升听众对真、善、美的追求与热爱,培养其丰富情感世界的产生,进一步说,能够帮助其解去忧愁,化暴怒为平和,精神得到平衡自然,情感获得调节和宣泄。古筝这一传承千年的乐器,因其特殊的精神升华作用,使人从粗野变得更加文雅,从小器变得更加豁达,从浅薄变得更加深沉,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改变听赏者的精神气质和性情格调,使社会更加谐和的发展[5]。

在欣赏古筝《广陵散》时,由茶清心,对魏晋文人的自由豪迈之风有所感悟,在《春江花月夜》时则可稍加知晓张若虚的这首“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诗,在无所察觉的状态下,培养出富有生气的整体人格。

4 结语

综上所述,“筝音茶心——古筝韵律”的表演形式,可以丰富听者对真善美的情感,进而有助于提升其素质的整体提升,最终为推动和实现我国社会整体文明的发展贡献力量。在古筝表演的行为上,通过培养演奏者之间、听者之间、听者和演奏者之间的协作和互动的关系,以此形成出一种彼此相互尊重、团结、守纪的团队精神,形成人类之间的密切合作的群体意识。毋庸置疑,音乐是属于始终存在的不断内化与维续社会健康的一种感化力量,品茶与饮茶则是对自身超然处世的一种推助力。“筝音茶心——古筝韵律”的完美符合,可以让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气质,不仅能够极大地鼓舞中华民族的集体精神,也可以让人们更加热爱生命、享受,对未来的生活怀抱积极的人生态度,最终完成精神文明的复兴。

[1]吕婷婷.古筝艺术与中国音乐文化之关系[J].乐器,2012,8(9):55-57.

[2]蔡颖华.论古代茶艺与茶文化[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6 (4):23-26.

[3]朱海燕,安明超,霍七.中国古典茶诗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价值[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4):87-90.

[4]崔洁.新时期古筝艺术的创新及其文化审美属性[D].山东大学,2010.

[5]潘玲玲.论民间古筝文化遗产的整理与传承[J].黄河之声,2015,26 (13):121-122.

唐继红(1976-),女,四川泸州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欣赏、钢琴、古筝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研究。

猜你喜欢

曲调古筝演奏者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布谷鸟
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
第一次弹古筝
古筝
眉户《百戏图》《曲调名》考论
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如何放松
钢琴演奏中紧张心理的克服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