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邮政体系建设农村物流模式探讨

2016-03-31李蕴竹

北极光 2016年2期
关键词:农村物流改革方向发展趋势

文/尹 帅 李蕴竹



依托邮政体系建设农村物流模式探讨

文/尹 帅 李蕴竹

摘 要:农村邮政物流市场前景广阔,竞争压力相对不大。邮政应利用几十年来深受农民信任的品牌,通过投递网、信息网和金融网三网合一,来大力发展农村现代物流。农村物流必须具有服务个体小、规模小、数量庞大、经营灵活的特点,所以农村邮政物流具有广大市场。

关键词:邮政体系;农村物流;发展趋势;改革方向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渴望得到一种“电话一拨,物品到桌”、“电邮一发,物品到家”的物流服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科技需求突破了单纯传统农业技术的范畴,呈现出多极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态势,农民需要引进高效名特优农产品品种、农产品储藏保鲜、储运加工、农村建筑、农业工程等农业技术成果,农村急需科技含量较高、适销对路的科技产品。尽管我国农产品告别了产品短缺的时期,达到了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但是农产品难卖成为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农民收入上不去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这一切都决定了农村呼唤通畅的现代物流出现。

一、农村邮政物流的运转模式

目前农村物流应不断拓宽物流领域,重新规划运作模式,降低成本,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邮政不仅从事种子邮购、农药等农资的配送,更应打开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过程的农资配送,将农产品配送给农业加工企业、专业市场、超市、酒店和城市居民,同时又可把加工企业的产品向专业市场、超市、酒店、城镇居民及农民配送,积极发展。批次多、附加值高、实效高、小体积、小重量、小批量的精益物流配送。为此,应建立“以委托代办点为桥梁,乡镇邮政所为基层单位,县市物流中心为基本物流组织机构”的农村邮政物流运作模式。充分发挥覆盖面广的投递网、信息通畅的信息网、方便快捷的金融网三网合一的优势。在该种模式中,以县市物流中心为最基本的农村物流组织机构,通过信息网、电话或传真,向国家、省、地区物流公司或生产企业采购农资商品或农民消费品,销售给乡镇邮政所或委托代办点;向乡镇邮政所或委托代办点采购农产品,销给国家、省、地区物流公司或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市场、流通企业、城市居民;把乡镇邮政所传递过来的农产品供给、农资商品以及农民消费品需求情况汇总,通过信息网向外传播;与上级物流公司或其他企业通过金融网来完成资金结算。

二、邮政物流体系的优势

中国邮政正处于政企分开的历史关键时期,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给邮政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国邮政应重新认识广大农村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加大对农村工作的投入力度,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去,在体制、机制上大胆创新,在财力、人力、物力上向农村倾斜。事实上,邮政服务“三农”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利用和发挥好自身的优势,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整合自己的业务优势,不断完善自己的服务功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目标,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邮政发展之路是完全有可能的。较为完备的网络体系中国邮政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拥有遍布全国广大农村的实物传递网络和金融网络,这是实践、时间、政策及几代人努力积累的结果,是借助国家之力,特别是高投入所奠定的重要的物质基础,将极大地节省市场开拓成本,故积极地参与新农村的流通体系建设,邮政物流具备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较高的信誉“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使邮政在农民心目当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一定意义上,它体现着政府或国家的公信力。这是难得的市场优势,是竞争中最大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庞大的网络体系和几十年的积累,不仅与农民形成感情纽带,而且从技术上也日趋成熟,有能力承担。农村物流较高的技术要求。中国邮政服务网点遍布城乡随着近些年邮政服务“三农”规模的不断扩大,邮政部门组建起来的农村服务网点有5.9万个农村邮政支局(所)、7万余名乡邮员、数十万名农村邮政代办员。这些服务能力,只要稍加改造,就可以胜任对广大农村地区的信息服务,满足农民对信息的需求。

三、实现农村邮政物流网络的具体改革措施

(1)升级改造邮政网,满足市场发展需求。邮政要大举进军物流行业,做好第三方物流,还需要把以往传送邮件为主的邮政网改造成为适合提供物流服务的新型综合网络。这需要以物流系统思想,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系统,并加强物流硬件和技术的建设与升级改造。

(2)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职工队伍素质建设。邮政物流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邮政职工和专业化的物流人才,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邮政职工整体素质偏低是影响和制约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邮政必须要尽快改善激励机制,培育高素质人才,增加农村投递队伍,提高邮政服务水平。

(3)转变经营理念,提高服务水平。摒弃国企懒散的思维,居危思变,努力拓展经营渠道,开拓新的业务,寻找新的盈利点,增强服务意识,通过网络建设以及软件升级能够提供全天候、适当价位、高质量服务等措施,为农资加工企业和农户做好各项服务,赢得用户的满意,使自己能够立足竞争激烈的物流市场。

四、总结

农村邮政物流市场前景广阔,竞争压力相对不大。邮政应利用几十年来深受农民信任的品牌,通过投递网、信息网和金融网三网合一,来大力发展农村现代物流。民能引进适用的科技,买到满意的农资商品和消费品,生产的农产品能卖到好价钱,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农业发展”的目的,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的腾飞,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农村。

参考文献:

[1]王之泰.现代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

[2]刘明.新农村呼唤新邮政[J].集团经济研究.

[3]陈跃刚,吴艳.邮政物流:农村物流运作新模式[J].经济师,2005(12):110-111.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农村物流改革方向发展趋势
技工学校服装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