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中国茶文化与《红楼梦》

2016-03-30白建辉白子良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福建茶叶 2016年1期
关键词:人物红楼梦茶文化

白建辉,白子良(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解读中国茶文化与《红楼梦》

白建辉,白子良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摘要: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堪比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该著作可谓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茶文化就包含其中。对于茶文化之思,素有“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之说。曹雪芹凭借对茶文化的了解,在这部著作中对茶文化的描写篇幅极大,甚至不惜专门用一个章节描写茶文化一角,深刻地描绘了小说的人物形象,丰满了整个故事情节。本文基于此,将在《红楼梦》中探寻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

关键词:《红楼梦》;茶文化;礼;人物

白建辉(1965-),男,河北无极人,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白子良(1986-),男,河北石家庄人,本科,助理讲师,研究方向:新闻学。

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追本溯源,无论是从其发现地、种植或是炒制法、品茗之法的角度考查,中国毋庸置疑是茶的故乡。中国茶由发现到逐步形成一种习俗最终形成茶文化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唐、宋年间,茶已成为“一日不可无”的普遍饮品,逐渐大众化,茶文化也开始发展并逐步趋于成熟。翻阅历史古籍,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对唐以前的茶艺及其文化和精神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而在《全唐诗》中涉及茶的诗篇就高达400首之多,这些文人为中国茶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宋代苏轼等人继续将文化内涵融入茶之中,并出现了宋徽宗赵佶、蔡襄等人写的茶学著作,他们都为中国茶文化的最终形成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国历代文人雅士,让茶文化贯穿朝野民间,深入诗词歌赋、绘画、书法、宗教、教育、医学、音乐等各个领域。随着清初小说的兴起至全盛,也是茶文化的空前盛世,社会各阶层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茶,茶文化也被文人墨客大量的运用在作品当中。

从我国红学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对茶文化的介绍一共有55处,其中在前八十回有43处,在后四十回有12处。曹雪芹在很大程度上介绍了清代著名的茶文化内容,同时给读者呈现了整个清代封建社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红楼梦》对茶文化的介绍不难看出,曹雪芹将自己渊博的茶文化知识巧妙地展现在整部小说之中,这也是中国茶文化不断走向丰富的过程,不断向老百姓日常生活渗透的过程。

1 待客上品

中华民族乃千古礼仪之邦,茶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客来敬茶”也是人们生活的不可或缺的礼仪。虽然“客来敬茶”看似是最基本最简单的茶文化,内涵实则不可小觑。众所周知,在中华民族的茶习俗礼节之中,来客倒茶、陪客饮茶是最常见的。客人来之后上茶之礼就不简单了。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客人的身份地位也是各有不同。对待不同的人,上茶时,茶叶和茶具质量的高低,上茶者身份都代表着对来访者的态度是否尊重。一般来说,客人身份地位一般的话,茶叶和茶具的质量普通即可,无需茶点相配,只需要尽待客之礼,照顾周到则可;如果身份特殊,地位较高,那么从茶叶的质量到茶具是否精致,都要细细斟酌,还要辅以茶点,表示对来访者的尊敬和热情之意。到了清代,“客来敬茶”风气普及,在茶馆谈事情、休憩已经是人们的生活常态,所以清代后期中国茶馆林立,封建文化教育也得到了发展。

曹雪芹作为一名茶之行家、品茗高手,他对茶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在《红楼梦》中,茶文化的方方面面被刻画得十分细腻、颇富文采,曹雪芹利用文字全方位展现了中国茶文化。其中有一个我们都十分熟悉的情节,刘姥姥拜访周瑞家之时,以刘姥姥的身份地位,主人只命小丫头为刘姥姥沏茶,茶具也是一般,没有精致的茶点,尽一般招待礼仪。但是,如果来访者具有特殊的身份地位,就必须从各方面给客人周全的招待以显示对对方的尊重,如薛姨妈好生招待来玩耍的宝玉和黛玉,尤氏宴请王熙凤和宝玉,贾琏有求于鸳鸯,这些都根据身份的高低,以及特殊性、重要性,决定待客的茶叶质量,对客人的重视程度从待客茶具上也能清晰可辨,所以茶具的选用也不会随意。

2 馈赠佳礼

随着茶叶逐步发展,品种趋向繁多,质量上乘的茶叶也开始作为礼品。在民间作为友情互赠,官方也常用做赠礼。据历史文献记载,茶叶在中国历史上作为礼品,来往于官方和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茶被作为贡品进献皇室是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在民间也在人们生活的各项事务中崭露头角,比如订婚、两家交好,都会互送茶。中国的茶文化中,人们偏爱太平猴魁、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等这类名茶。除了茶叶可以作为礼品赠送,赠送茶具也逐渐成为社会潮流,而这些都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成为一种文化。在实际生活中,茶具由最初的材质是金银玉到后来逐渐被陶器取代,明代又出现了紫砂壶。这些制作茶具的技艺日渐成熟,茶具价格也开始变得昂贵,将茶具作为往来佳品互相赠送逐渐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红楼梦》中不乏关于贾府将茶作为馈赠佳礼相互之间交好,或是以茶相送、以茶行礼,将茶作为一种礼节的事情,比如小说中王熙凤得到暹罗国进贡的新茶后,送给众姐妹们品尝的情形,凤姐尝不出来有什么异于寻常茶叶味道的地方,但黛玉和宝钗超凡脱俗的品味对着茶叫好。凤姐除了将暹罗国进贡的新茶作为礼品赠与黛玉,还将这送礼与订婚的“茶礼”混在一起,开着玩笑问黛玉什么时候做贾府的媳妇,在送新茶的时候,暗指二人的婚事。还有在《红楼梦》中元春命众姐妹猜灯谜之后,茶筅被作为礼品相赠,茶筅其实只是一种用于洗涤茶具小工具,其它诸如像茶炉、茶灶、茶磨、茶碾、茶罗、茶架、茶匙、茶筅、茶瓯、茶瓶这些精美的茶具就经常出现在曹雪芹笔下的字里行间了。

3 养生圣品

说起茶的功用,中国人最先想到的莫过于千百年前古籍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语出《神农本草经》)。茶在中国历史记载中如此之长,中华民族对茶的功能早已充分掌握,从最初的药用,到后来为世人所知的提神醒脑、健胃消食、解酒健脾、养颜养生,茶不仅仅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还有养生的功能。然而把茶作为享受养生,真正有历史记载的还应该从西汉算起,当时西汉开辟了一个专门的茶叶市场。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则形成了一种“以茶养谦”的风气,再后来唐代茶圣陆羽通过其著作《茶经》充分展现了茶的功用。相传唐宣宗在位时期,曾出现过年过130岁的和尚,古人追求长生不老,宣宗就向其请教,和尚答曰:“我向来不知药性,平生只爱喝茶,每逢云游到一个地方,先讨茶喝,喝一百碗也不嫌多。”可见古人在逐步的实践中发现挖掘了茶的各种养生功能。效用如此之大,在红楼梦里怎能没有体现呢?

之前在文中提到,薛姨妈宴请宝玉和黛玉,而宝玉喝多了酒,就是靠茶来醒的酒。《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普洱茶是具有“刮肠、醒酒”的功效,刘姥姥醉酒误入怡红院也是用普洱茶才解了酒的。茶功效颇多,作为茶之行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不只讲到了醒酒,还提到过“普洱茶治积食法”,特别提到了普洱茶的一种——女儿茶,它具有养胃的功能,又能消食,贾府上下也惯用此法来消食。老子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主张万物都是相对的,茶纵然有消食的功效但若引用不恰当也会伤身,刘姥姥就曾深受其害。贾母在饮茶时就十分注重饮茶的品种、饮用方法以及用量,名茶之一的六安瓜片,贾母就从来不喝,虽然其消化作用十分不错,但因此茶过于浓郁,老年人可能难以承受它对肠胃的刺激。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胆固醇偏高,相对来说,老君眉茶这种温和型的茶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极为有利。

4 鉴赏之物

自古以来,种茶、制茶、泡茶、品茶均被认为需要高度技艺。在绵绵几千年的历史中,大量与茶有关的艺术品涌现出来,当代中国人乃至全世界开始将这些称为茶艺。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侧重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饮茶的过程中,观色、闻香、品味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另外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便是观赏茶具。《红楼梦》中的贾府是封建贵族大家庭,对于饮茶的文化以及茶具艺术都是十分讲究,《红楼梦》里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的一段是妙玉使用茶具的专门刻画,这段中展现了“五彩小盖钟”、“官窑脱胎填白盖碗”、“点犀盉”、“绿玉斗”等多种精致的茶具,足以见得曹雪芹对于中国茶文化的精细了解,向我们展示了这些精美的茶具,也借此塑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妙玉形象。

“红楼荼事,亦雅亦俗”说的就是恢弘大气的贾府用茶之道。在当代,我们中国将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类,其实在清代这六种已全部形成。茶文化经过唐宋两个发展的高峰期,到清代茶叶的销量达到历史巅峰值,举国上下都喜好喝茶,加上文人雅士的带动,喝茶逐渐成为一种风气。林立的茶馆中喝茶品茗不再仅仅是中国的百姓,以英国为首的大量洋人也加入其中,所以清代后期对茶叶的需求量以及茶具的需求量也极大地提高了。

5 结 语

总的来说,《红楼梦》中贾府在茶文化与习俗方面,事无巨细都运用得恰到好处,足以知晓这个家族茶文化的丰富,也足以见得这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不愧是“百年望族”。当然,我们这些《红楼梦》的读者也知道了曹雪芹笔下蕴藏的茶文化丰富度。

参考文献

[1]周利《.红楼梦》中的茶文化[J].兰台世界,2011,01:61-62.

[2]吕云涛.略论《红楼梦》中的中国茶文化[J].兰台世界,2013,04:115-116.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人物红楼梦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茶文化的“办案经”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别样解读《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