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当今互联网及产业转型的认识

2016-03-30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

通信世界 2016年20期
关键词:运营商时代服务

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

对当今互联网及产业转型的认识

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

就当前通信行业形势而言,现代通信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传统电信业务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网络承载业务也发生了巨变,新一代网络将替代原有传统网络。运营商企业不能依然站在传统的电信思维角度上,对待和认识现代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如何适应新时代、新观念成为当务之急。

2016年是建国67周年,这期间,通信行业走过前30年通信手段很落后时期以及后30年通信大发展时期,如今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就当前通信行业形势而言,现代通信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传统电信业务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网络承载业务也发生了巨变,新一代网络将替代原有传统网络。运营商企业不能依然站在传统的电信思维角度上,对待和认识现代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如何适应新时代、新观念成为当务之急。就此,我针对以下方面提出一些看法:第一,回顾互联网发展的简要过程;第二,概述互联网产业的三大业态、四大技术;第三,对互联网认识和实践,也就是知和行。

互联网的产生

回顾历史,互联网产生实际是一种计算机通信替代原有通信方式的发展过程。确切地说计算机产生于1936年“图灵机”,当年图灵机获“图灵奖”,后来美国科学家冯·诺曼在图灵模型基础上做出了第一台计算机,1965年因特尔公司做出芯片CPU,1965年摩尔定律产生,并一直指导着互联网的发展。

1969年在美国,科学家用通信线路把不同低点的计算机连起来增强它的计算能力,建立ARPANet网,也建立了互联网的雏形。1973年召开的世界计算机通信大会上确定了TCP/IP协议,准确地说,人们现在所指的互联网实际是在1973年的世界通信大会上产生。到了上世纪90年代认识到使用万维网接入比较方便,人们开始进入互联网的主机时代。在微软发明了Windows以后,PC机大量接入互联网。有人称这是互联网的1.0时代。1994年中国用国际卫星线路接入了美国的公共互联网上,发了第一封电子邮件,这标志着中国互联网的诞生。1999年“网络泡沫”出现,问题来源于对互联网的认识有缺失:认为人可以脱离实际只依靠互联网便能解决一切问题。经过了1999年的“网络泡沫”以后,人们开始清醒地意识到互联网还需“科学对待”,科学地分析互联网的价值和它的作用。但那时,互联网核心实际上仍然是由美国把控,其总服务器都在美国。

直到2009年,智能终端可连接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能够上网意味着人们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这项技术的突破对互联网产生极大的推动,由于有移动互联网的促进,很多门户网站逐步转型成应用网站。在“互联网1.0”时代,带来的是信息化的进程,各个单位都瞄准信息化,自己建系统、开发软件、组装设备,推动了信息化发展。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很多应用网站,企业无需自建系统便可享受服务。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人称之为“互联网2.0”时代。如今,互联网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方便,尤其是消费领域,购物、用餐、出行,用手机一查便知。

但是互联网不能止步于应用和消费这些领域。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必须依赖于物质资料的生产,互联网必须进入生产领域,近几年互联网进入工业生产领域,这意味着“互联网3.0”时代的开启。进入生产领域以后,德国提出“工业4.0”;我们国家提出“工业制造2025”并做了30年的发展规划;美国提出所谓的“互联网生产”是抓住现在的原材料和现在的生物技术、新型科技。互联网从消费层进入到生产层,这又是一次飞跃,进入“互联网的3.0”期间,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变为人与物、物与物、机器和机器之间的交互,是一次对人类物质生产力的促进和推动。所以进入“互联网3.0”时代以后,基于传感器应用,互联网可称为“感知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是否要进入“认知互联网”呢?个人认为AlphaGo预示着进入认知阶段,现在它可以进行深度学习,它的学习同人的大脑比虽然还有巨大差距,但这预示着从感知阶段可能会进入到认知的阶段。目前我们还在“互联网2.0”的时期,3.0基本上还在规划中。

现代互联网的“三和四”

“三”是指三大业态,即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许多人习惯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混同并列,实际上互联网是标志着互联网工具的产生,是用信息通信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的业态是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

第一,云计算。云计算实际上是互联网技术的一种服务模式,能够提供信息服务,如医疗、保险、金融、管理、实时通信及信息、交通、定位等。它是互联网一种服务模式,而不是某一项特定的服务内容。它在这种服务上面主要的特点是虚拟化的服务、个性化的服务,面向大众随时随地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云计算的3个特点:软件式服务、基础设施式服务、平台式服务。构成云服务的基础是“大宽带+大数据”,必须建立大宽带并由大数据对信息进行分析才能提供云服务。但是这种服务的平台离不开我们实体的支撑,它靠的是无所不在的网络,依靠的是对庞大信息大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分析,才能够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信息服务。

如今三大运营商也都在提供云服务,资金、技术投入较多,但目前相比那些直接面向市场的云服务提供商,运营商在云服务方面发展相对缓慢,云服务提供商直接利用三大运营商的已有网络,适时开发市场及消费者需要的应用业务,用灵活的消费模型,吸引广大用户。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现在的互联网服务都是众多的云服务商在提供云服务,他们依赖的就是现代的网络、大数据平台。所以说第一个业态是云计算,包括专用云、私有云(如部分地方海关、保险的云服务),大量O2O虚拟的业务看似繁花似锦,但是线下实际困难重重。由于线上、线下的不对称,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管理需加强,制度需完善,政府部门监管力度更要加大。一个新业态服务的发展带来很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各有关部门不断在实践中完善。

云本身是个服务形式,包括银行金融云、海关云归为专用云;提供社会公众服务的归为公众云,这2种分法个人认为比较科学。公众云对三大运营商的转型是一个重要方向,运营商拥有大型网络,借助用户资源、信誉优势,做好云服务实现转型和效益“双赢”。

第二,大数据。大数据是由于大信息量而产生的数据。从哲学上讲,信息是存在的,但它又不是物质的。信息是指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中事物及其运动状况的客观反映。

在互联网时代以前,有传统的数据分析,有人把它归纳为数字大数据分析的1.0时代,以描述性的分析和大量的统计报表为依据。这些数据来自于内部、小结构化的数据,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分析,看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再提供给内部做决策,这是叫大数据分析的1.0时代。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一方面原有的传统结构化的数据仍然在增长,另一方面新型的各种非结构化的数据也在迅速增长,逐渐成为数据存储、传输、分析的主体。人们需要用新的方法和能力来分析、处理大数据,所以大数据就应运而生,这是大数据分析2.0。现在通过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找到有价值的信息供决策者决策。用一些软件对已经成熟的分析进行固化,放到实时的采集过程中进行实时分析。实时分析就是在业务的运转过程中可以做实时的决策。因此,人们将这种实时分析称为3.0时代。在业务的运转过程中通过实时的硬件嵌入以后可直接分析业务下一步进展如何,提前给决策者在运行过程中间进行分析,现在我们国家还没有进入到这个阶段,国外已经进入了3.0时代,所以数据的收集分析功能和业务本身合二为一,运用网络与大数据给予分析处理,处理的同时实时地决策,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数据分析进步、传感对网络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例如交通管理,目前摄像头还是平面的,将来可能是立体的、三维的,一个城市集中分析以后,会对这个城市的交通状况进行深度分析。

第三,物联网。物联网是由感知层、传输层、控制操作层组成的,互联网进入工业生产时代,互联网的服务消费已经比较发达了,现有工作都在加大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在实体经济领域里将是一个万亿级的“蓝海”市场,这个市场是很大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预测产业互联网将占到地球经济的46%,所以三大运营商就应利用拥有网络的优势,给某一个行业、制造业提供物联网服务。工厂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互联网生产,就不需要自己建一套独立系统,运营商为他们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工厂生产产品的管控全由工厂自己主管控制。生产内容不一样,有化工生产、机器生产、轻工生产,运营商只提供信息流量服务,这样互联网进入生产领域层次十分清晰,运用方便、权责分明。所以三大运营商转型要从这方面加以探索。三大运营商将来不是经营某个业务,而应经营流量;提供全套的信息流量服务。但并不是替别人进行生产,只是给用户提供其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流量服务,确保其安全可靠。

现代互联网“三和四”中的“四”是指4个支撑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及软件和智能终端技术。

第一,微电子技术。所有互联网、通信行业的变革脱离不了微电子,微电子现在已进入纳米时代。所以各方都很重视微电子,个人建议利用“微电子基金”研究微电子材料。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微电子技术是最核心的支撑技术。

第二,网络传输技术。网络的传输技术进入全光网时代,骨干网也已经到了要换代的时候了,从以前的G651到如今G655,开始建的时候是比较先进的,现在技术进步很快,已经落后了。但是现在是光传输,所以就光作为传输的载体来讲,看来目前还找不到一个完全能替代它的,干线网络是光纤网,无线不可能长距离都是一种接入方式,当然卫星可以做一部分,无线带宽是有限的。无线的频率是有限的,而光纤的频率是无限的。

干线的网络进入更新换代期。城域网一定要加宽、加密,光纤入户方面:光纤入户把带宽放宽一点,100兆、200兆、500兆并没有增加多少成本,但可以增加用户量。技术进步走到这种程度以后,就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吸引消费者。所以网络技术的发展,就是对现有新的网络一定要超前研究,软件定义网络和网络业务的虚拟化以及业务分配网络,就是SDN、NFV和CDN这几个网的情况,中国电信研究院在做SDN网,移动也在做,联通也在做。目前现代网络叫软件定义网络也好,软件的虚拟化也好,美国也开始做,国内现在网络技术、硬件设施不比美国差,但避免陷入“醒得早、起得晚”的境地,一定要结合网络技术超前研究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会给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作用,要在实践中检验要搭建的网络,做实际的东西,要与现在的网络匹配,处理好网络和业务的关系。

对下一代的网络、对运营商企业来讲,这是必须做的事情,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任务。因为三大运营商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是国家投入,网络涉及国家安全的基础。网络绝对不能交给外国,因为涉及国家利益、国家安全,我们既要加快对下一代网络的研究,又要把握住这个网络一定是掌握在国家、掌握在国家可靠的公司上面。

第三,计算机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大数据的分析技术现在很多可以进行实时分析,但是计算机的技术现在也发展得很快,存储量变大,现在很小一块存储卡动辄都几百个G。

第四,软件和智能终端技术。终端的多样化以及软件的多样化,如果没有软件、智能终端,平台、网络、服务再好,就像没有楼梯一样,“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

所以四大技术支撑了互联网的发展,支撑了互联网的三大业态,由于这三大业态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工具进一步的发展,促进新业态的变化。

互联网的机遇、挑战与企业转型

在互联网时代,对通信行业而言,实际上是“知”和“行”的问题。互联网本身有虚拟的一面,又有大平台的一面,它涉及到人们的生活、生产、管理和社会等方方面面,对我们的影响存在于各个角落。所以一方面面对这种新的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生产关系的调整包括上层建筑法律法规、制度。这个要求现在中央也很重视,最近下发了很多文件,包括前不久针对电信诈骗出台的文件,提高不守信誉者的成本,加强上层建筑立法、网络安全管理。

更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应对,第一要认清当前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的虚拟性、个性化、平台服务、即时服务、信息透明等众多特色。从这些特色来讲,首先要进行观念上的转变。转变什么?转变我们传统的电信管理模式。电信管理是垂直管理,C1、C2、C3大家都很熟悉。互联网则完全是平台,平台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要认真地去思考中央提出的发展理念:发展、协调、绿色、开放、共赢。当然发展要靠大家的努力,技术也好,建设也好,业务也好;协调确实也很重要,不同公司有协调的问题,举个例子,云服务大家没有必要都去争同样的领域,你把医疗云做好,我把水利云做好,他把交通云做好。协调是要从全局出发,最后达到共赢。现代互联网社会,不可能一家通吃,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是一样,即使美国这么强大,也做不到一国称霸,何况是企业。我们本身就有很好的基础,应该按照中央传达的协调共赢的思想,把工作做好。

运营商3家做好不是垄断,而是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运营商把力量集中后上下游企业都会集中,包括将来网络资源也可以共建共享。

第二就是转型以后一定要加大技术投入。运营商现在的投入确实与其要做的事情差距很大。举个例子,华为一家企业一年投入技术开发400个亿,占它收入的18%,没有技术开发,是无法提供服务的。当然大家有困惑,上面有国资委、KPI考核利润要增加,但这些其实是事在人为,技术开发费提取有法律依据。各个企业首先要加大研发的投入,现在就是个很好的时机,前不久刚召开了科技大会,院士大会、科协大会、这3个会一起开,并且习总书记发表了一段很重要的讲话,我们要根据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去落实在行动上。如果国家科研开发投入不提高,行业就没有前途。

第三就是人才,要调整人才结构。产业结构要调整,人才结构也要调整,要增加软件开发人才。现在信息设备生产、信息服务、网络运营的生态圈已经改变了,不再是上下游的关系,而是一个圆。华为在做云服务,也生产整机,做微电子。你说它是什么企业,现在企业的形态其实是很难单一定义的。乔布斯当年做苹果手机的时候,几个合伙人就住在车库里,白天在车库里工作,晚上就在车库里睡觉,没有高楼大厦。要有敢想、敢闯、开拓进取的精神,你不能说别人做什么你就学什么,“东施效颦”显然是不行的。新的技术在不断的进步,所以人才结构也要调整。从领导层来讲,不仅自己要干好,还要带领队伍,要勤奋、创新、敢于担当。因为创新就会遇到困难,不成功的责任也要去承担。同时不吝奉献,不仅在我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搞技术也要奉献,对事业精益求精。我们走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这一道路,更要有奉献精神,把自己所在岗位上的工作做好。既要严格要求自己,又要能包容别人,这样才能够使我们人生过得既精彩又踏实。

编辑|赵艳薇 zhaoyanwei@bjxintong.com.cn

猜你喜欢

运营商时代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