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三地州“三品一标”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6-03-29勉玉虎周阳新疆乌鲁木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甘肃农业 2016年13期
关键词:三品一标检查员巴州

勉玉虎,周阳(新疆乌鲁木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三地州“三品一标”发展现状及对策

勉玉虎,周阳
(新疆乌鲁木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近年来南疆三地州(巴州、阿克苏、喀什)“三品一标”工作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其推进办法和采取措施得到广泛应用,作为开拓市场主导产品,三地州以地域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可操行性强等特点,着力推进品牌化和标准化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本文通过实地调研走访,总结了各地州的经验做法,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品牌发展;南疆三地州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近年来,巴州、阿克苏、喀什地区南疆三地州紧紧围绕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建设要求,因地制宜,坚持资源优势与特色产业紧密结合,以农业标准化生产为抓手,大力开展设施蔬菜无公害生产以及香梨、核桃、红枣等特色品牌化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三品一标”产品认证与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一、南疆三地州“三品一标”发展现状

到目前为止,三地州都以内设、挂靠的形式设立了地州级“三品一标”工作机构,10个县市也照此设立机构。三地州“三品一标”专兼职工作人员已有20余人,检查员、监管员85个,占全区总数的31%。有效期内“三品一标”产品数299个,占全区总数的28.8%。截至2015年12月底,南疆三地州“三品一标”产品完成101个,完成计划任务的67.33%,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42万亩。从三地州工作情况来看,“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有序推进、逐步展开。

二、主要经验做法和推进措施

(一)加强领导,高位推进

三地州各县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通过制定政策、强化手段等形式,加以推进以“三品一标”为主的品牌农业发展。在调研中了解到巴州和硕、焉耆、和静、博湖等县市人民政府,都基本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或“三品一标”认证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三品一标”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的工作机制。同时,一些县市还将“三品一标”和品牌建设工作纳入考核内容,作为县乡主要领导绩效考核硬性指标,逐项细化、层层分解。2014年,阿克苏地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起草了《阿克苏地区“三品一标”发展规划》,要求各县市层层落实并按照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并针对“三品一标”认证和原料标准化基地建设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

(二)加大优农惠农力度,凸显“三品一标”品牌效益

三地州在加快“三品一标”数量规模发展上,措施得力,效果明显。主要体现在,一是借助项目资金加大扶持。重点是借助2015年自治区现代农业发展补助项目,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内容上加大对“三品一标”认证补助力度,鼓励企业、合作社积极申报。二是设立惠农政策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合作社申报。在调研中了解到巴州和静县2015年惠农政策明确规定,对企业、合作社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的产品分别给予1万元、3万元、5万元和6万元的补助奖励,和硕县2015年安排财政专项经费,对“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全额补贴。三是借力发展。通过对喀什地区的走访,了解到喀什借助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优势,大力开展一系列招商活动。通过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发展理念,带动主导产业品牌化发展。喀什地区引进新疆凯仁达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通过土地流转、品牌定位、精品包装等经营模式,大力培育稻米品牌化发展,部分产品已

(三)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明显,标准化生产凸显规模

三地州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标准化生产中,始终坚持围绕龙头企业带动,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近年来,巴州和硕、焉耆、和静、博湖等北四县围绕区域资源优势,借助山前倾斜平原砂砾土特质条件和纬度优势,紧紧围绕乡都酒业、芳香庄园、瑞峰酒业、天塞酒业、帝豪酒业等一大批州级、区级龙头企业规模化加工,坚持选育优良品种与增施有机肥结合,大力开展北山坡30万亩酿酒葡萄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现已呈现出满山葡萄、条条成带、果满枝头、蔚为壮观的景象。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培育核桃产业,积极推进绿色食品原料核桃基地建设,打造了享誉全国的“宝园牌”核桃品牌。巴州焉耆县良种场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通过“集中管理、分户贴标”的管理办法,对生产基地内的农户组织实施“宝沙全”牌甜瓜贴标活动,培育了品牌,深得消费者认可。

(四)治理源头,强化证后监管

三地州十分重视“三品一标”证后监管工作,每年都借助专项检查、市场抽检等开展各类活动。巴州各县(市)农业管理部门,重点深入企业、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开展监督检查,全年共检查市场35次,检查产品115个批次,抽检合格率达100%。阿克苏地区全年重点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标志使用专项检查,出动人员261人次,检查市场(超市)66家,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三品一标”宣传单3 455余份。喀什地区开展了“三品一标”标志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查处伪造、冒用、超范围使用“三品一标”标志行为,共出动检查人员104人次,检查农产品经营单位79家,发放宣传资料9350份,未发现违法行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检查员匮乏且不稳定

随着“访惠聚”工作不断深入,三地州各县市认真贯彻落实维稳各项要求,选派了包括“三品一标”检查员在内的大批业务骨干下基层、下社区,使原本紧缺、较少的人手,变得更为紧张。加之人员频繁调换,新手增多,也影响了材料审核工作。

(二)品牌意识亟待加强

三地州资源丰富,农产品种类繁多。尤其是近年来,打造了以红枣、核桃、香梨、苹果、酿酒葡萄等为主的林果产业,但其他如加工辣椒、加工番茄、西甜瓜等一些特色产业却发展较慢,没有形成规模、没有大范围品牌化发展。如巴州、喀什等地一些果蔬加工专业合作社生产的优质番茄干、杏干等都被大包装后以原料销售,没有形成品牌。

(三)产业化经营程度低

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龙头企业发展规模数量少,尤其是缺少大企业、大集团规模化带动发展与中小龙头企业插花式参与发展。二是企农利益联结机制没有建立健全,主要表现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还没有形成。企业收购、农民生产都是自发的初级合作。

四、“三品一标”工作发展对策

(一)加强培训,扩大检查员队伍

重点是抓好三个方面的培训。一是加强全区“三品一标”检查员培训力度,对培训合格人员加紧注册、取得资质;二是加强区域性“三品一标”检查员培训,重点是争取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人才优势,借助农业部援疆机制,按照区域对地州“三品一标”检查员进行技能培训;三是充分利用19个省区援疆优势,加强对地州、县市检查员的培训。

(二)围绕资源、特色优势,着力培育品牌

三地州农产品种类繁多,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要积极引导企业、合作社,围绕辣椒、番茄、大米等特色农产品开展初级加工或半成品加工,通过小包装、精品包装,主动与大市场对接、与消费者对接。同时,多渠道开展广告宣传与举办产品推介会,逐步培育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精品品牌。

(三)大力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是紧紧围绕大企业、大集团服务,着力营造产业化经营氛围,坚持以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加工、品牌化经营为带动,提升主导产业发展水平、主导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二是逐步建立健全企农利益联结机制,鼓励企业、合作社规模化生产,与基地内的农户以订单、租赁、入股等形式,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关心,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让更多的农民主动参与到产业化经营链条,从而增加收入。

(编辑:张琼琼)

F203

A

1673-9019(2016)13-0017-02

2016-05-09

勉玉虎(1981-),男,新疆乌鲁木齐人,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三品一标”现状与发展研究。销往内地市场。

猜你喜欢

三品一标检查员巴州
绿色食品检查员工作绩效考评现状与对策建议
广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公布聘任广西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检查员和审评专家名单的通知
新疆巴州: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检查员=吃货?
巴州观赏石协会召开年会
福州“三品一标”建设收获理想成绩单
新疆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研究
井研县“三品一标”农产品发展现状及对策
绿色食品检查员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的思考
全国“三品一标”工作会议在宁波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