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国色天香》看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

2016-03-28薛瑞环

今传媒 2016年3期
关键词:国色天香传统文化

薛瑞环

摘 要:《国色天香》是由天津卫视原创的一档由明星进行戏剧训练以及竞赛的季播真人秀节目,将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与京剧、豫剧、越剧等传统戏曲的唱腔旋律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曲风。第二季《国色天香》通过升级赛制和更加多元化的改编,赢得了更多的肯定与赞誉,但是其背后的有关传统文化“创新还是恶搞”的问题也值得我们反思。

关键词:《国色天香》;传统文化;创新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3-0085-02

一、内容:传统戏剧与流行歌曲的深度融合

第二季《国色天香》依旧是“歌改戏”的形式,但在改编上走向更多元化的路线,电声、戏曲、管弦三大乐队进行整合编排,更注重戏曲与流行音乐行业本身的规律,把戏曲与流行的精华展现出来,吸引更多的年轻群体。

1.以京剧、豫剧、越剧为主,“歌改戏”与传统原创戏曲相结合

歌曲改为戏曲后,明星选手需要接受专业的唱腔指导、身段指导和舞台包装,并最终由戏曲顾问、流行音乐总监和艺术总监三方配合呈现出成品。在剧种方面,第二季《国色天香》的演唱剧目以京剧、豫剧、越剧、评剧为主,其中京剧版歌曲42首,豫剧版歌曲13首,占总数的56%,越剧、和豫剧版歌曲13首,各占总数的17%。

除了学员正式竞赛的曲目,节目中还呈现了一些原唱戏曲剧目。如豫剧名家教李玉刚唱《朝阳沟》,朱明瑛唱沪剧原版《紫竹调》,主持人郭德纲和评剧名家赵如意演唱评剧选段,助演童星现场展示黄梅戏《女驸马》。

2.所选歌曲名气大,流传度广,有广泛的受众基础

“歌改戏”的过程首先要由总导演和艺术总监在近千首经典歌曲中,选出100首左右能让不同年龄段观众产生共鸣的歌曲,作为改编歌单。所选歌曲里,不乏类似《千里之外》《菊花台》《龙的传人》《传奇》这样周杰伦、王力宏、王菲等当红歌手的热门歌曲,也有一些诸如《精忠报国》《难忘今宵》《清官谣》《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经典歌曲。

经过改编,越剧版《月亮惹的祸》、豫剧版《小苹果》《大笑江湖》等歌曲开始被广泛传唱,并且被广大观众和网友赋予了“最强戏曲神曲”的称号。

第二季《国色天香》所选的歌曲,不管是影视歌曲,还是经典老歌,流传度都很广,有广泛的受众基础,改编后的戏歌给人带来一种耳目一新感,“不仅让流行音乐变得传统了,也让戏曲更时尚更现代了。”

3.展现歌曲与戏曲融合背后的故事,凸显节目的专业性和文化性

胡文阁、小香玉、舒锦霞、赵如意等这几位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领域里的大师级人物亲任导师,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戏曲业内人士和专业戏迷观众的疑惑和顾虑。几位导师虽然有严厉也有慈爱,但对戏曲的原则性问题都没有妥协。唱、念、做、打四门基本功,教学员们时都十分认真。

节目有意或无意呈现的这些“插曲”和细节,一方面表现了戏曲与歌曲的相互磨合,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节目的专业性和文化性。

另外,节目不但在编曲方面力求还原戏曲“味道”,节目场景和舞台设置也都很注重与戏曲元素的吻合。比如,第一期白雪竞唱的是越剧版《千古绝唱》,除了白雪打扮很大家闺秀之外,舞台背景也还原了越剧剧目中的一些经典场景:如贾宝玉抬笔写字,媒婆给人说媒,许仙给白娘子打伞等。

MIC团演唱京剧版《无字碑》时,五个小伙子分别扮演武则天的五个时期,他们扮相、着装、唱腔各不相同,但是外行的观众看后并不是很懂。经过导师胡文阁的解释,观众不但加深了对京剧的认识,而且也体验到了戏曲和流行歌曲融合后的浑然天成的对接之妙。

二、形式:明星真人秀和戏剧化编排

近年来,真人秀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其新颖独到的剧情编排、体验式的荧屏观感以及亲切温馨的思想内容都吸引了诸多观众的目光。当今戏曲的市场衰落是不争的事实,传统戏曲被当作“小众艺术”,而明星戏曲真人秀节目的目的就是让戏曲节目辐射到更广、更年轻的受众群体。

1.人物——凸显明星对戏曲的尊重与热爱

《国色天香》选择学员的先决条件是明星对戏曲的热爱。戏曲都讲究看角儿,明星有号召力,本身就是角儿,粉丝们会关注他们的每一个扮相、每一次互动,继而发现中国传统戏曲的魅力所在。

第二季《国色天香》请来了《中国好声音》四转选手张新、《我是歌手》冠军韩磊、《百变大咖秀》热门嘉宾瞿颖来做明星学员,都有向热门真人秀节目靠拢的意味。

刘刚在节目中的表现虽然每次都被“批评”,但是他对戏曲的尊重和真诚无不令在场的评委和观众动容。在这个方面,明星的个性品质就无限放大:他们对待生活对待艺术的态度,向观众传递一种向上的正能量。

虽然大部分明星学员都是第一次接触戏剧,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节目组呈现给我们的都是他们不敷衍、不糊弄、勇于挑战自己的姿态。明星们面对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被人评判,既体现了他们的勇气,也体现了戏剧的魅力。

2.编排:突出真实性、戏剧性和趣味性

《国色天香》第二季升级了赛制,戏曲导师与明星选手采取“绑定制”,即选手淘汰,导师也一同离开。此种战队式的比拼无形中加深了导师与选手间的密切程度。这种以老带新的形式恰恰代表了目前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方式,以及尊师重道的师生关系,也是体现中国情怀的重要标志。

(1)真实性。记录学员们在台下的训练场景,表现明星学员和导师的情感互动。学员们上场前的紧张,下场后的放松,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点与《我是歌手》的表现手法极为相似。刘刚在3天之内瘦身2.5公斤,首次挑战花脸勒头差点晕倒。在“扎靠”主题节目中,刘刚虽然很胖,但是他还坚持扮上戏服。在台上时,刘刚不停地流汗,节目接连给了好几个特写镜头,让观众看到了一位明星对戏曲的尊重和对艺术的虔诚。

节目经常会把导师和学员修改曲子的过程,也会呈现出一些有关戏曲和音乐的专业方面的争执。尤其是白雪作为一个有过越剧专业培训的歌手,她特别希望在音乐中可以加入更多的戏曲元素。她对待戏曲精益求精的态度,甚至为了一些旋律和节目的音乐总监发生语言冲突。为此,白雪在舞台上专门向音乐总监原艺道歉,引得原艺一大老爷泪洒现场。

(2)戏剧性。MIC的表演结束后,所有的评委都大加赞赏,但是最后一位评委话锋一转,上来就批评扮女装的一位学员穿错鞋子,导师胡文阁为此立马表示道歉;刘刚扮演徐九经演唱《清官谣》时,直接被赵如意批评:“这是原则问题,你扮的是三花脸,唱的是花脸的嗓子,很不统一。”胡文阁也直接批评说:“你跟音乐不合拍,而且老担心你别扇子丢了。”

在总决赛中,导师胡文阁为了自己的徒弟甚至当场与另外一位评委险些“红了脸”,这与胡文阁一向的稳重形象有所不同,展现了一位“老师”的护犊心切,使观众看到了戏剧名家鲜为人知的一面。

第二季赛制升级后,学员需盲选放弃一个自己认为最低的分数。由于判断失利,有些学员放弃的往往是最高分。学员看到分数后懊悔的表情也常常引得观众哈哈大笑。在密室加分环节,主持人和特约嘉宾在密室“密谋”的过结果,经常会给学员留下很大的悬念。

(3)趣味性。与严肃认真的训练、彩排和精益求精的舞台呈现不同,笑料百出的娱乐恰好构成了此档节目的审美两极,也为观众在了解和学习戏曲常识时带来了心灵上的娱乐。

瞿颖敢于抛弃偶像包袱,多次在节目中“扮丑”,她的每一次出场都为节目带来欢声笑语,大大弥补了整体学员过于严肃的劣势。豪爽奔放的小香玉和机智幽默的郭德纲经常在节目中一唱一和,为节目带来一个个兴奋的高潮。黑妹赵如意彩排时拒绝采访和探班,留下巨大的悬念。于毅白天拍戏,晚上排练。

在节目中,郭德纲的个头经常被学员们调侃,而李玉刚的衣服和名字经常被郭德纲调侃。在某一期节目中,郭德纲甚至直接调侃女扮男装的MIC成员健次的腿毛把丝袜支撑起来了。在最终公布结果的环节,主持人郭德纲喜欢绕圈子,学员们经常被他整的上下乱跳。这同样与《我是歌手》公布结果时有很大相似之处。

三、反思:创新还是恶搞

虽然《国色天香》作为一档戏曲真人秀节目具有自己的魅力,就是将平民化的话语方式嫁接社会性的议题,以细节化的故事化的呈现方式让观众参与其中。与此同时,节目中随处体现对传统文化的尊敬与探寻,也让其内核变得更厚实。

但是要在保证收视率的前提下使得真人秀中的戏曲艺术不“走味儿”,绝非易事。因为一不小心,文化或将成为娱乐产品的玩物。

一档电视节目如何既能迎合现代人的消费,又能守住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何界定传统文化改编的尺度,以及如何在原汁原味与改革创新之间取得平衡,是人们需要在实践中反思和解决的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国色天香》某些“歌改戏”的作品不伦不类,让很多观众感觉“浑身不舒服”。毕竟唱得过关才是保证,编曲不能偏离戏曲太远。在第二期中,沈春阳唱了一首豫剧版的《一无所有》,评委赵如意直言“你只是在唱歌,完全没有戏曲的味道。”这就是改编的失败之处,远离了节目传承戏曲的初衷。

试想,如果观众仅仅从节目中得到了哈哈一乐,陶醉于明星的各种花絮绯闻,那戏曲与真人秀这两大因素就要内外颠倒,《国色天香》就丧失了节目的初衷。

然而,传统戏曲作为我们重要的文化资源,需要发扬光大,需要在电视观众中得到普及。《国色天香》这档节目的突破和创新,值得我们肯定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让国粹经典焕发新生《国色天香》上创新创优节目榜单[N].今晚报,2015-03-06.

[2] 天津卫视《国色天香》获热评[EB/OL].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5-03/06/content_175400.htm,京华网.

[3] 李品萱.《国色天香》:中国戏曲的“文艺复兴”[J].当代电视,2014(5).

[责任编辑:传馨]

猜你喜欢

国色天香传统文化
《国色天香》(绘画)
国画作品
国色天香
国色天香一“线”牵——牡丹名家曹明冉
绘画作品欣赏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