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媒体浪潮中广播节目的创新发展

2016-03-28相天春

今传媒 2016年3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微博创新发展

相天春

摘 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普及,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在新媒体浪潮中,涌现出众多的新型传播媒介,如微博、微信、电台APP等,凭借其操作便捷、传输及时等优势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在此背景下,广播节目需要顺应时代趋势,打破单一的广播节目传播模式,在与微博、微信、电台APP、交互式网络的结合下,实现广播节目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微博;广播节目;创新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3-0068-02

新媒体时代,广播市场越来越多元化,传统电台、电台官方网站、电台官方App、各类网络电台App、微电台、微信电台、音频定制产品等目不暇接,广播的收听行为迁移、收听时段变化以及收听人群也发生变化,新媒体给广播提供了多平台的发展。广播人如何通过车载移动、微信、微博、App、电脑网络等平台,多角度、多维度、多终端地延伸和拓宽传统广播的传播路径,根据终端的不同实现内容的差异化、碎片化、专业化发布,是新媒体浪潮中广播人在节目创新发展上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新媒体浪潮中广播节目创新概述

(一)新媒体浪潮中广播节目创新的重要性

目前,多终端收听广播的趋势已经形成,以往最主要的终端收音机在下降,MP3/MP4在下降,手机、ipaid、车载广播、数字电视广播、互联网收听在增加。在此过程中,节目与听众之间在互动上更加及时,节目的编排播出质量也有了极大程度的提升[1]。但需要看到,传统形式下的节目播出及编排,有着严格的播出时段表,听众的收听时段较为固定,在节目内容及时间需要进行调整时,一方面会对听众的收听习惯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另一方面也会涉及到节目时段内广告客户经济利益的损失。而新媒体的介入,克服了广播传输弱点,强化了广播传输优势,电台APP客户端及微博、微信等新技术、新应用增强了广播与听众的互动,在与原有的节目播出形式进行结合后,既可以让听众在上线的各类广播节目中灵活选择相应的节目内容,拓展节目的容量及节目频率,活动营销更为便利;又可以通过在各类新媒体媒介中进行传播及推介,提高节目的受众率,有助于培育节目精品品牌,从而形成节目编排-播出-收益上的良性循环。

(二)新媒体浪潮中广播节目创新的可行性

广播的自身优势,决定了它具有较强的融合性。网络信息技术及新媒介的兴起,给广播融入了更多的互动交流,兼具了信息传播及信息交流沟通的特点。从新媒体的发展阶段上看,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网络技术等多种信息传媒先后实现了与节目的结合及互动,而微博、微信及各类APP平台的出现在给广播节目带来了更为新颖的传播途径的同时,客观上也对节目的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媒体浪潮下,广播需要对节目的生产制作、类型形态、传播方式等环节加以优化,以此确保广播节目能够在与新媒体的融合中实现创新发展。从播出实践来看,受制于节目内容及形式单一僵化等因素的影响,广播在与新媒体进行竞争时,其所占据的优势越来越小,现实上也需要广播与新媒体进行交叉融合,以谋求其持续发展。

二、新媒体浪潮中广播节目创新的路径

(一)通过新媒体,拓宽广播节目的受众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生的一个概念,其中包括微博、微信和手机APP等形式。这几种新媒体形式在拓宽广播节目受众方面各有特色。首先,微博自诞生之日起就拥有着大量的注册用户,通过状态的文字更新及微博粉丝(听众)的绑定,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及推广;其次,微信集合了图片、文字、视频、链接等多样化的内容,通过微信用户的朋友圈,可以实现信息的几何级传播;最后,手机APP则以更直接的形式实现了广播节目的推广。用户通过安装手机APP,能够随时随地享受广播节目、关注广播节目,从而使得广播节目的受众向着家中没有电视和电脑的群体延展,从而拓宽了广播节目的受众。

例如,北京电台在举办春节联欢晚会中,通过微博、微信等,在新媒体用户内进行了节目收听需求的意见征集,在与新媒体的结合中,电台实现了实体收音机收听,广播网络、腾讯视频媒体及APP收听的立体化覆盖,收获了大量的广播新听众。而参考湖南卫视及浙江卫视的品牌节目营销及推广策略,也可以给广播电台创新及受众群体扩展带来有益启示,如湖南卫视及浙江卫视在其品牌节目《我是歌手》及《中国好声音》的推广上,采用了与新媒体中的腾讯网、新浪网、音悦台、微信、微博、QQ音乐、虾米音乐等进行合作,从而使电视节目的知名度及关注度大为提升。相应地,电台也可以通过与新媒体中的网站,APP等进行合作,通过策划广播剧等形式,可以吸纳更多的广播受众,使广播节目的影响力得以深度扩散。

(二)借助新媒体,创新广播节目的内容

广播节目创新和发展的基础是受众,只有受众喜欢、受众关注,这个广播节目才有机会和可能实现创新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受众对于广播节目的心理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广播节目要想实现内容上的创新就必须了解受众的这种心理需求变化,新媒体则为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广播节目通过电台APP、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建立交流沟通平台,在原有的热线电话,手机信息交流的基础上,丰富节目意见信息反馈的来源。广播节目创编人员通过整理分析来了解受众的需求变化,从而使广播节目的内容及形式实现创新,在受众目标指向上更加明确。

例如,江苏苏州市某广播节目《上班男女》,主要面向都市上班族,其在广播节目内容及形式的创新上就借助于新媒体,使该节目的信息量更大,互动性更强。在该广播节目的开场中,节目听众可以将自己的心情通过微信传送到“心情指数”这一节目板块中;在“洋泾浜”板块中,主持人通过短剧录制的方式,在短剧中使用一些本地的方言俚语,通过微信互动平台,让节目听众对其含义进行猜测,然后将“答案”编辑为微信语音,传输到互动平台中,从而使广播节目的内容更加充实。听众的参与积极性得以调动的同时,节目的受关注度及收听率直线上升。

(三)依靠新媒体,创新广播节目的形态

在广播节目的形态上,通过对其加以丰富创新,使节目更具品牌效应,从而给节目增添更高的附加值,为经济效益增长提供新契机[2]。在广播节目形态创新上,原有的单纯以音乐、新闻及谈话为主的广播形态可在新媒体的辅助下,实现播音、音乐、声效、话题的多元融合,在一些满足及契合受众收听心理或喜好的多种形态的节目中,在提高节目亲和力的同时,使节目与听众的需求更加匹配,带动节目效益的提升。总体上说,节目形态在新媒体的介入下,可以由单一的空中声音传播的表现形式,转变为新媒体等各类传媒共同发挥传播作用,广播节目内容产品更为丰富,广播节目营销渠道更加广泛的综合型平台形态。

调查发现,新媒体中的微博、微信等媒介形式,其用户数量及用户粘度极高。在广播节目的形态创新上,可以依靠这些新媒体,通过策划及精心编排的方式,使广播节目突破单一的形态属性,在各类媒体形式的整合中,提高广播节目的深度及广度。以南阳市1002私家车广播的《直播南阳》这一节目板块为例,在该节目中,涉及到一些热点及焦点话题,在节目的播出形态上,通过主持人及嘉宾表达各自观点的方式,先对话题进行概述,然后在节目的交流讨论上,由主持人进行串联,受众可以通过微博互动及微信互动的方式,在“观点冒泡”栏目中就节目中的话题进行双向探讨。节目在实现深度报道的同时,给予受众及民众表达其观点及意见的机会,与此同时,该节目的编排播出质量水平也有大幅度提升,节目品牌效应得以凸显。

(四)利用新媒体,创新广播节目的风格

广播节目的风格创新主要指广播节目在实现内容及形式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对主持人的主持风格进行创新,使节目的风格更加独特鲜明[3]。在广播节目风格创新上,新媒体也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但新媒体作用的发挥更多地依赖于主持人的主持魅力。主持人在对新媒体进行深度挖掘后,制作及编排广播微电影、微话剧及宣传片,使节目的风格化更加明显,可识别特点更加鲜明。

在节目风格的打造上,通过发挥节目策划人、制作人的专业策划能力及制作能力,利用新媒体,制作及编排一些短故事,然后对短故事进行润色,在剪辑、配乐、后期编辑的辅助下,推出更具听觉震撼力的宣传片,然后将宣传片及微电影等放在一些新媒体传播平台,如微信宣传号、微博、电台网站及视频、音频APP中,在增加广播节目视听观感的同时,将后期人员、策划人员、制作人员,尤其是主持人进行包装及宣传,让听众将主持人与电台节目加以串联,从而使节目更加鲜明有个性,形成节目的新风格及新标签。

例如,河南电台交通广播深受听众的喜爱,该广播频率为增强本频率的收听率,使河南交通广播成为广播品牌,由主持人担纲主演,进行了电台首部微电影的拍摄。在微电影中对直播室中的人、物、事进行再现及演绎,然后通过新媒体,将微电影放在收音机调频、电台网站、蜻蜓FM及优酷土豆网中,使听众对广播主持人由单一的声音认知增加到光影感知后,一方面使听众对广播节目的印象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也为主持人丰富其生活经验及业务技能提供了平台,达到了良好的广播节目品牌塑造及节目风格培育效果。

三、小 结

在新媒体浪潮下,广播节目要谋求创新发展,需要紧密依附于新媒体,借助微博、微信、电台APP、网络等媒介,拓宽受众,在节目的内容、形态、风格上加以丰富创新,从而使广播节目能够在博采众长中更具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 赵冬梅.浅谈新媒体在广播新闻节目中的应用[J].活力,2013(21).

[2] 张靖.基于新媒体时代的广播节目创新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5(7).

[3] 郎骏.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的创新[J].中国传媒科技,2012(14).

[4] 李澎.运用新媒体平台“孵化”广播节目[J].新闻研究导刊,2015(16).

[5] 杨洪发.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的“变”与“融”[J].采写编,2014(6).

[责任编辑:东方绪]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微博创新发展
何以解忧?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的睡眠健康公众叙事研究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探讨新时期环境下博物馆的讲解工作
创新发展 奋勇前进 释放洪荒之力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