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途上的食物

2016-03-28钱红莉

当代人 2016年3期
关键词:茶油活水洱海

钱红莉,70后,独立撰稿人,出版有《华丽一杯凉》《低眉》《风吹浮世》《诗经别意》《读画记》《育婴记》《万物美好,我在其中》《四季书》等,现居合肥。

有一年秋天出差柳州,中途去一个叫做雨卜的村庄。沿途尽是甘蔗林,仿如在甜的宫殿里穿行。那一程真是漫长,走得辛苦。入夜,倒头便睡。

初醒,微雨。打一把伞,去村口闲步,远远看见一个山民挑了担子自小路而来,我迎着他一直望,近了——原来,他挑的是一担鲜笋。

皖地有春笋、冬笋,在广西那个纬度,倒还有夏笋、秋笋,真是稀奇。五六年过去,一直忘不掉那一担秋笋。皮被剥去,笋肉栗黄色,纤细柔嫩,简直一刻不停地滴着汁液。

雨卜村傍溪而建,四周青山围绕,溪流对面有高脚楼建筑,居住其间,可听溪声。一个隔世的好地方。近期,重读《湘行书简》,沈从文一次次在信里向张兆和描述湖南山水,读到“两岸青山苍翠迎人”一句时,我忽然想起雨卜村,跟沈从文笔下毫无二致。

雨卜村家家吃茶油,早餐也隆重。我客居的那家,把大灶砌在楼下客厅一角。大清早,女主人生火炒菜,房里飘满茶油香。她炒的是白菜酸肉。开始,不大习惯那种酸味,两顿吃下,慢慢觉出它的隽永绵长。尤其白斩鸡,被盛在桌上,通体金黄。不过就是在沸水里煮一会儿,捞起,冷凉,撕着吃,肥而不腻,余香满腮,回味里有不屈的甘甜。山鸡,喝溪水,吃青草、稻米、毛虫,保住了鸡的本味。

去年出差大理,在洱海的一个孤岛上,吃了一味粉蒸鱼,类似我们这里的粉蒸肉做法。原来鱼也可以拿来粉蒸。鱼的档次比猪肉要高,何况还是洱海里的鱼。可能是青混吧,口感粉嫩软糯,异乎寻常,一吃难忘。洱海周边的农村人做鱼,喜欢放白木瓜调味。生木瓜口味偏酸,起到了醋的作用。

一直喜欢去乡下做客,或是小镇。一为看见天地、庄稼;二为品尝最本味的食物。前不久,去一个叫做陈刘的乡下做客。主人煎了一盘豆腐,炒了一盘菠菜。满桌黄鳝、牛肉、蹄髈什么的大荤,我特为吃那两盘菠菜、豆腐。寒风里跑了这么久,就为了这一盘煎豆腐,也是值得。

回来这么久,依旧恋那里的豆腐口。临走,公婆的老友特去街上买了许多千张让我们带回。大灶烧出的,灰旧旧的,一点不起眼,待回家一烹,别提多美味。记得小时候吃到的千张就是这个味道——中间睽违了多少年?

豆制品好吃,均跟当地的水质有关。当我在饭桌上频频赞美豆腐的美味时,主人讲:说出来怕你吃不下去了,做豆腐的水都是河水。我讶然:河水正是活水啊,有什么吃不下的?小时,我们整个村庄不都在河里用水吗?挑水回去煮饭,在河里洗衣,一村老小都依靠那条小河。那个年代,河水不曾被污染,流淌的都是清泉活水,放心。

如今,偶去一次乡下,在心里还是微微激动着——为那永不再来的童年日月。

编辑:刘亚荣endprint

猜你喜欢

茶油活水洱海
金溪县:“金融活水”赋能乡村振兴
开学第一课《洱海保护》教学设计
衡阳首届茶油美食文化节圆满举行
走到洱海
观书有感(其一)
诗意洱海
茶油果
洱海太湖石
渠清源于活水
说茶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