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上树屋

2016-03-28刘建蕊

当代人 2016年3期
关键词:树屋树枝

刘建蕊

第一次知道树屋,是小时候看《汤姆索亚历险记》。当汤姆和哈克的树屋有模有样地出现在小伙伴面前时,我心里是既惊讶又兴奋的。这真是个绝妙的主意!再后来,看美剧,发现西方人小时候都喜欢在自家院子的树上建小木屋。登上树屋,就好像是隐居于山野,听风声雨声鸟叫声,感受树木的温度,感受着自然的味道。这一切,都让人快乐!

树屋情怀

树屋不可能像美国人气小说《魔法树屋》里所讲的那般,是能够穿越时空的,我们也不可能通过树屋去完成各种神奇的冒险。但是,人类经历了住在树上,住在山洞里,再到后来盖了木屋、土坯房、砖房……再到现在高楼大厦已经遍地开花的时代。为什么那么多人对树屋情有独钟?相信不仅仅是因为一个住宿的问题了,更重要的是情怀二字。是有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情怀,是一种亲近自然的天性使然。

且不说在树屋上能极目远眺,更重要的是,你住的地方,还有一个大自然的精灵,与你呼吸与共。那是一棵活着的树,你可以用指尖试试它的温度,和它说说话,或许晚上还能梦到它。这比起钢筋水泥里的生活,多么让人心怀雀跃!

清晨醒来的时候,你不再听到烦人的喇叭声,而是虫鸣鸟叫。呼吸的也不再是可怕的雾霾,不用使劲儿,就能闻着树木的味道和周围馥郁的花草香。这里,没有喧闹和繁杂,只有静谧和悠闲。竟如梦境一般!要是能住在这样一个树屋里,我想,哪怕是倚着栏杆,看看日出日落,哪怕是发呆一天,都觉得幸福无比。

搭建一座树屋吧

住在树屋,肯定有人会有疑问。下雨时,树屋会漏水吗?树在生长,会不会破坏树屋?树屋的使用年限有多长?住在树上安不安全呢?

据有关专家介绍,适合建树屋的大树并不多。选好建树屋的地址后,首先要确定树是否健康,树种一般选择质地较密、不易招虫的类型。比如松树、核桃树、银杏树、橡树等。树屋的外形要根据树木的长势建造,将树枝融入树屋内,让部分树枝穿透墙壁。同时,尽量选择材质较轻的木质建材。树的成长大部分是枝杈的向外延伸以及树根的生长,树屋将会与树融为一体,一般情况下两者不会相互破坏。树屋的防腐也要做好。树屋外层要涂上防水漆,以保证下雨时房子不会漏水。为了保证树屋的稳定安全,屋子的重力并不是都压在树上,多数屋子的四个脚还是由木桩支撑。

树屋时尚

现在,树屋已经更频繁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日本东京还出现了一座开放的椭圆形树屋建筑,这是辅助日本立川富士幼儿园建立的。新建建筑与原有幼儿园相邻,整体环绕着一棵巨大的榉树,该树主干非常庞大,两个成年人也难以将其环抱。建筑物被蔓生的枝杈和茂密的树叶穿透,打破了室内与室外、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界限。从小奔跑徜徉在这样一个充满趣味的幼儿园里,这里的小孩子们都舍不得毕业吧?

此外,树屋酒店更是早已闻名遐迩了!1997年,迈克尔·卡尼尔在美国俄勒冈州发起首次“世界树屋会议”,十几年后的今天,世界各地建造出各式各样的树屋,如美国的Cedar Creek Treehouse,瑞典的Tree Hotel,加拿大的“自由精神生态球”,泰国的蓝珍珠树上餐厅等,树屋的创意越来越新,数量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纯熟。

住在树上,意味着回归到原始纯粹的大自然中,是一种对大自然的向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野奢旅游项目走进公众视野,传统旅游单纯的观光或是主题设计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旅行需求,树屋这种将景区与度假结合在一起的新型旅游也将占有越来越大的市场。

树屋的根儿在中国

万事都要讲求个本源。树屋,其实还是咱们的老祖先“有巢氏”在上古时期发明的。

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即有记载。《庄子·盗跖》有言曰:“且吾闻之,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宋地理学家周去非说:“深广之民,结栅以居,上设茅屋,下豢牛豕。其所以然者,盖地多虎狼,不如是,人畜皆不得安,乃上古巢居之意欤!”

《通志·三皇纪》记载:厥初,先民穴居野处,圣人教之结巢,以避虫豸之害,而食草木之实,故号“有巢氏”,亦曰“大巢氏”。

“有巢氏”到底指普通人,还是圣贤,众说纷纭。但是总结以上众多典籍,得出的结论是:有巢氏指导人们用树枝和藤条在高大的树干上建造房屋,房屋的四壁和屋顶都用树枝遮挡得严严实实,既挡风避雨,又可防禽兽的攻击,人们从此不再过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

著名历史学家吕振羽在《中国历史讲稿》中也明白地说:“到了有巢氏,我们的祖先才开始和动物区别开来……从此就开始了人类历史。”

编辑:细细开endprint

猜你喜欢

树屋树枝
树枝变虫虫
“树屋”
美丽的树屋
树枝贝壳花
成功与树枝
树屋
成功与树枝
神奇树屋等四则
八面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