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策略

2016-03-28赵欣菏泽学院图书馆山东菏泽274015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推广策略经典阅读高校图书馆

赵欣(菏泽学院 图书馆,山东 菏泽 274015)



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策略

赵欣
(菏泽学院图书馆,山东菏泽274015)

摘要:阅读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随着计算机、智能手机的广泛流行,当下不少年轻人热衷于转瞬即逝的的碎片化阅读,忽视了对人类精神产生重要影响的经典作品的研读.在提倡全民阅读的今天,作为校园素养教育中心的高校图书馆应做好读者调研工作,开展经典导读;建立经典阅览书库,方便读者阅读;利用各种平台,实现读者间互动,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和院系各部门一起为推广大学生经典阅读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策略

大学是心灵的故乡.“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过:“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后,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1]薛涌曾说“大学就是要为年轻人建立一种精神的故乡,使他们在万变不息的世界上闯荡时,有一种内在的资源”.[2]这种内在资源即是做人的基本素质或人格品质.大学期间,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精神世界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除了要为未来的职业储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更要不断吸取丰富的精神食粮,强大自己的内心,建立起自己坚定的信念和理想.而阅读尤其是经典作品的阅读无疑是年轻人充实心灵的最好方式,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和精神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经典,简洁地说,就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是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其核心价值不会随时代的变迁而改变,而能经得起千百代读者反复品读玩味,每读一次都能领悟出新的内涵.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汪涌豪教授指出,经典不仅仅指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也包括人文社科类和一部分自然科学类的优秀著作.它囊括古今中外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比如《论语》、《庄子》、《理想国》、《资本论》等等.阅读经典,可以提高人的人文素养,教会人为人处事.可以帮助我们获取知识、促进思维,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助人涵养精神,充实人生,完善人格,提升精神境界;可以益人心智,怡人性情,培养气质,滋养人生;可以传承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

然而,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智能手机开始流行,尤其在接受新事物较快的年轻人当中,更是出现了“低头族”现象.读书的人逐渐减少,低头看手机的却越来越多.人们在阅读方式、阅读内容、阅读习惯等方面跟传统相比有了不少改变,一些国家甚至出现了阅读危机,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也普遍存在.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0 —2013年间,我国青少年的阅读量分别是9.99本、10.67本、7.96本、8.97本.[3]“据复旦大学调查,目前大学生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的只有15.2%,阅读人文社科经典著作的有22.8%,阅读专业期刊的有9.3%,阅读英文文献的只有5.2%.”[4]山东农业大学的杨棣老师六个学期对3000多名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从未主动阅读过文学作品以外的任何历史、哲学、艺术类作品,25%左右的学生坦言课余时间除上网和读休闲娱乐杂志外几乎不看那些“整本的书.”[5]我也对所在菏泽学院的在校生分文理、本专科就经典阅读状况分别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由三大块若干个小问题组成,一是对经典的认识问题,二是经典阅读的方式问题,三是对图书馆推广经典阅读的方法建议问题.通过调查对本校大学生经典阅读状况有了大致了解:

1 当前大学生阅读现状

1.1大学生阅读功利性较强

调查显示,90%以上的同学都有阅读经典的兴趣,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有这种倾向还是很好的.当然还有一部分同学进入大学之后,就又投入了报考各种证书的行列,“四六级英语”、“教师资格证”“考研”“公务员考试”等等,现实的压力让他们埋头于一本本考试宝典当中,无暇顾及任何与考试无关的文字,尽管也想阅读一些经典名著,让自己浮躁的心安静下来,但迫于时间紧迫,只好一次次放手.阅览室成了名副其实的自习室.

1.2热衷于娱乐消遣性阅读,对经典阅读深度不够

网络屏幕的普及,微信微博的盛行,形成了一个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更新更快,内容更吸引人的眼球.瞬间更新的信息让年轻人手不释机,大多数年轻人追求一种短暂的心理愉悦和快速的信息摄取,即使是经典名著也碎化成一个个片段,大部头的作品常常也被概括在了140字以内.阅读越来越肤浅,越来越快速,读者大多只求了解即可,而不去深究作品到底能带给我们什么.北京晨报2015年4月21日刊发的第12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14.11分钟,其中微信阅读接触群体人均每天阅读时长超过40分钟.数字化阅读接触率达到58.1%,超过传统阅读率.根据我校图书馆OPAC检索系统显示的连续几个月的热门图书借阅目录,发现借阅量比较多的当属一些娱乐情感类书籍,而这又往往伴随着影视剧的热播及拍摄宣传力度的扩大而提升的.比如《左耳》、《最美的时光》等.汪涌豪教授曾指出,“据图书零售市场的报告,虚构类书籍销售的前五名全为郭敬明与韩寒包揽,许多大学图书馆的名著出借率被排在百位之外.”[6]

而真正的经典阅读是读者走近作品,和作者及作品中的主人公一起快乐、愤怒、平和、忧伤,是一次次独特而又无可替代的生命体验,是在和作家作品的一次次对话中获得的精神的成长.就像阅读《富兰克林传》,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十八世纪美国伟大的科学家、政治家、外交家,他的一生,从学徒到文学爱好者,从乐善好施到走向政坛,历经艰辛,一次次阅读,一次次感动,主人公勤奋、坚韧、对困难的不妥协,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让一代代读者获得前进的力量.

1.3学生在书籍的选择上存在困难

通过调查发现,文科学生对经典书籍的借阅量较多,这跟他们的专业及老师的推荐有关系,理科学生中的不少同学也有阅读的需求,但面对众多的书籍却又不知道如何下手.所以大家希望图书馆能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希望能有一些书目及简介引导他们,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需要进行选择.

2 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策略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各种专门人才,高校图书馆则要全心全意为其服务.“德国图书馆专家卡尔施泰特认为,图书是客观精神的容器,图书馆是把客观精神传递的场所.[7]高校图书馆作为典藏人类优秀文化的机构,有必要、有责任在经典传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图书馆在阅读推广工作中可采取以下策略:

2.1做好读者调研工作,开展经典导读

清代学者王鸣盛曾说“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这里说的便是书目问题.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不同的学校性质、不同的学历、专业、不同年级的人群有不一样的阅读需求,为此,图书馆要预先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馆藏资源,找出他们期待的阅读书目,并配以简介发布在图书馆网站,或者印成宣传手册发放到学生手中.许多经典对某些专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法律系的《政治学》、《论法的精神》,中文系的《论语》、《庄子》及莎士比亚作品等.同时大多数专业都有自己的历史、名人和著作,如果把这些书籍作为学生专业学习的辅助工具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必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事实上从近代到当前有许多学者都对书目做过研究,胡适、梁启超、钱穆先生都曾为大学生开列过书目,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王余光教授带领其研究团队收集了北大、哈佛大学教授开列过的80多种经典书目,通过统计层层筛选,列出一份《中外名著排行榜》,成为《中国读者理想藏书》的基本书目.本书正文分36类,每类按首批推荐、二次推荐、三次推荐三个层次向读者推荐,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读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列出自己的阅读计划.

2.2建立经典阅览书库

根据图书馆列出的适合学生的阅读书目,建立专门的经典书库,分类排架,当这样一个书库呈现在图书馆,当一本本同学期待的书籍出现在他们面前,那份欣喜是无法言说的.这些精挑细选的文化典籍,包含了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思想,独到的见解,引领着年轻人求真、向善、寻美,再加上温馨舒适的阅读空间,又有哪一个爱书人不喜欢徜徉其中呢?这必能在大学生中间掀起一次又一次的阅读高潮.

2.3利用各种平台,实现读者间的阅读互动

在调查图书馆如何进行经典推广时,40%以上的同学都希望能加强阅读的交流.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建立了读者俱乐部,可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实现读者的互动.

2.3.1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

调查显示,40%以上的同学希望在阅读完作品后能有一个互动交流,图书馆根据这一要求可通过举办一些实际活动实现读者的沟通.在一个活动周期结束后,可举办一个小型的阅读交流会,读者之间就各自的感受展开交流,比如读完《平凡的世界》后,大家可就平凡世界中的不平凡展开讨论,最好能有专业教师参加,老师独到的见解,新颖的看法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图书馆还可就大学生经常进入的网站做些调查,选择一些合作,在上面开通互动平台,读者可以互相推荐读过的好书,可为读过的好书点赞,还可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图书馆可对参与较多的同学适当奖励,以激励大家的读书热情.

2.3.2播放经典影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从我校OPAC检索系统图书借阅排行榜来看,热播的电影电视的原著总比其他类书籍得到学生的亲睐.读者俱乐部的同学可根据读者要求,与图书馆放映厅协调,周末播放根据经典书籍拍摄的电影,像《简爱》、《巴黎圣母院》等,组织者在电影播放前可布置一些任务,观后讨论.直观的形象,优美的意境,跌宕的情节,让观众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可了解原著的大体内容,这势必会引起同学们阅读原著的热情.

2.3.3开展生日捐书、图书漂流活动

在国外,有的父母在孩子过生日时会向图书馆捐赠一些资金,孩子可从图书馆列出的图书清单中选择一本捐献,图书馆在图书中附上藏书标签表明本书的出处.在校大学生也可采取这种方式庆祝自己的生日,由读者俱乐部引导,过生日的同学可从自己购买的书籍中选择一本捐给图书馆,在书中附上自己的信息及推荐理由,当这本书在同学们之间流传时,一份爱书人的热情也随之传播,多年以后,当有机会再到图书馆看到自己的那本书还在同学们之间漂流,将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一件事!

2.4加强院系教师和图书馆的合作推广

图书馆的阅读推广主要是通过馆员进行的.图书馆员平和的心态、热情的态度、温暖的话语对阅读推广活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馆员本身对书籍的热爱和推荐,是对大学生经典阅读推广的有效方式,大多数图书管理员都是爱书之人,自己对某些经典的热爱和独特感受,会在工作中情不自禁地向借书人推荐和宣传,引导有此阅读倾向的读者浏览、借阅,不经意间完成了阅读的推广.除了日常工作外,图书馆员还要经常关注网络热点和社会焦点问题,关注某一阶段的畅销书籍,自己反复阅读,同事之间交流,分析向读者推荐的理由和阅读此类书籍可能对读者带来的帮助和影响,选择和读者沟通的话题积极向他们推荐.

高校教师的课堂,并不是照本宣科的重复朗读,而是通过对自己专业的常年研究,通过对所教专业经典文本的反复研读,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的认知、精神都受到影响.图书馆流通部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当某学科教师要求学生读某本书或布置了有关作业时,同学们便会对这些书蜂拥而至,看谁先抢到手.而在老师没有要求时,就又回到了消遣娱乐的阅读状态,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有必要加强主流文化的宣传,强调经典作品的研读.教师专业的引导,对提高学生阅读品位是切实有效的.

2.5建立经典阅读推广的长效机制

在高校学生中经典阅读的推广,不应是心血来潮的一次活动,而是构建书香校园的一次长期举措.这需要高校领导、各院系及高校图书馆的合作及长期不懈的努力.图书馆应把推广工作作为重要的常规服务环节,树立阅读在校园教育和终身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学校、图书馆均应设立阅读推广的专门业务部门,有专人负责,立足校园,长期坚持,进一步加强书香校园建设.图书馆在搞好日常服务工作的同时,还可配合学校开展的各项德育活动,推荐相应的图书.比如今年,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有关此类战争题材的书籍已被图书馆有关部门搜索整理好上架,并做了宣传导读工作,如《我的抗战》、《铁道游击队》、等等,学生借阅热情高涨,图书借阅率得到提升.我馆还在每年的世界读书日、国际纪念日等特殊日子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总之,高校经典阅读推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理想,我们要靠学校、院系等多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努力实施,作为校园素养教育中心的图书馆更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为全校师生精心打造愉悦的阅读空间,让我们与大师对话,与智者同行,让世界优秀的文化遗产潜移默化地滋养一代又一代美好的心灵.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三联书店,1991.14.

〔2〕薛涌.谁的大学[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15.

〔3〕周肖云,李大鹏.传播学视角下的青少年阅读推广工作剖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2):83.

〔4〕寸丽华,黄正良.高校图书馆如何推进大学生经典阅读[J].大理学院学报,2011(9):56.

〔5〕杨棣.关注大学生文化经典阅读[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1):87.

〔6〕汪涌豪.经典阅读在当下的意义.百度文库.

〔7〕吴慰慈,董炎.图书馆学概论[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54.

收稿日期:2015年9月6日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1-0173-03

猜你喜欢

推广策略经典阅读高校图书馆
经典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想象力都去哪了
对新兴排舞项目及其在普通高中推广策略的研究
“延吉三打一”项目推广策略分析
试论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策略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