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卧龙区地膜花生高产栽培指导意见

2016-03-28南阳市卧龙区种子技术服务站刘铜

河南农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晒种根瘤菌多菌灵

南阳市卧龙区种子技术服务站 刘铜

卧龙区地膜花生高产栽培指导意见

南阳市卧龙区种子技术服务站刘铜

一、品种选用与处理

(一)品种选择

品种是决定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对农作物的增产的贡献率在30%以上。结合近几年花生新品种推广的实际情况,选择由南阳市农科所选育的高产多抗花生新品种宛花2号作为高产创建项目的栽培品种。

(二)晒果、选果与剥壳

播种前晒种有利于提高种子活力从而提高出苗率,缩短出苗时间,做到苗齐苗壮。晒种应在播种前10~20d,不宜过早,以免种子吸潮造成活力降低。晒种时注意不要在水泥地或石板上进行,以免高温损坏种果。选果可结合晒果进行,选择饱满的双仁果作种子。剥壳时间距播种时间越近越好,还要对剥过的种子进行粒选。

(三)种子处理

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防治因茎腐病、根腐病引起的死苗。使用方法:用25%适乐时25mL对水150mL拌14kg花生种子,重地块可加大至20mL。还可用50%多菌灵50g对水1.5~2.0kg拌种15~20kg,注意随拌随用。防治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100g对水100g拌种20kg。

二、播种前准备

(一)深耕晒垡

深耕要在冬季来临前进行,耕深25~30cm,深耕可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减轻病虫害及死苗现象的发生。

(二)配方施肥

1.花生需肥特性。生产100kg荚果需氮(N)5kg、磷(P2O5)1kg、钾(K2O)2.5kg。花生是豆科作物,长有根瘤菌,根瘤菌起固氮作用,能把空气和水中的氮固定在根上,供花生生长需要。因此,施肥方法上轻氮重磷钾、增微、氮减半磷加倍钾全量,施肥比例为2.5:2:2.5。施氮多土壤中硝态氮抑制根瘤菌固氮,根瘤菌供氮与氮肥用量是负相关反应。

2.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是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配施化肥。每667m2产量300~400kg的花生田,每667m2施有机肥2 000kg,没有土肥的话可施商品有机肥25~30kg;化肥可选用花生专用肥,无专用肥的话可选用低氮高磷钾型复合肥,如45%(15-15-15) 或48%(16-16-16)40~50kg加硫酸锌1kg。总之,掌握肥地少施,瘦地多施。

3.施足底肥,适当追肥。花生是直根系植物,吸肥能力在开花下针前最强,一次性施足基肥可以少追肥或者不追肥。如必须追肥,应掌握“苗壮轻施,弱苗重施,旱田淡施,地湿浓施”的原则,适时适量追肥。

(三)整地起垄

起垄栽培是夺取高产的一项技术,已得到广大种植户的认可。作用是增加活土层厚度,通风透光、排水防涝、有利收获。整地起垄要在正月雨雪过后有墒时及时耕耙平整起垄。这样可起到蓄水保墒作用,节气到时不耽误播种。起垄标准:垄高12cm,距宽80cm,垄沟宽20~25cm,垄面宽55~65cm。垄距宽和垄面宽可根据盖地膜宽度而定。

三、播种

(一)播期

地膜花生比露地花生要早播种15d,当5cm地下温度稳定在12℃以上即可播种。具体时间在4月5日前后。

(二)播种方式

起垄栽培一垄双行,行距35~40cm,穴距15~16cm,每667m2播8 000~10 000穴或10 000~12 000穴,每穴2粒。种植密度灵活掌握,薄地稠,壮地稀。播种深度一般掌握在5cm以内,黄土浅,沙土深。花生结果主要靠下面1~4对侧枝,第1对侧枝结果占整株的70%以上,播种过深第一对侧枝被埋,影响结果。

(三)地膜覆盖与化学除草

播种盖土后,每667m2用50%乙草胺250g或90%乙草胺200g,对水50kg,喷匀地面,土壤干旱可适当增加药量、水量。对整地早播种时草芽出土的,喷药时配合芽后除草剂或灭生性除草剂。喷洒除草剂后立即盖膜。地膜覆盖能起到保温、提墒、促进生长、杀死病菌杂草的作用,可提早播种,增产幅度大,比露地种植增长25%~40%,每667m2产量在350~500kg,而且上市早,价格高,经济效益高。盖膜以机械最好,省工省时效果好。

四、田间管理

(一)苗期管理

1.播种到出苗为出苗期,时间约12~15d。出苗至开花为幼苗期,时间约20~30d。当60%幼苗顶土鼓膜时破膜放苗。破膜时间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以后破膜要分批进行。

2. 查苗补种。有缺苗现象立即补种。种子用温水泡1d,露芽后下地。

3.清棵蹲苗。齐苗时进行清棵,把花生根部的土扒去露出子叶,利于第一对侧枝生长发育。

4.防治蚜虫。蚜虫为害容易感染病毒病。每667m2用25%吡虫啉16g,对水50kg喷雾。

(二) 中期管理

50%开花至50%鸡头状幼果,为花生下针期。管理上主要是追肥和控旺。

1.追施叶面肥:每667m2追尿素7.5kg,配成溶液叶面喷雾,或用0.3%磷酸二氢钾溶液。

2.对旺长田(植株超过40cm),喷施控旺剂:壮饱胺、多效唑等。

3.二次防治地下虫。

(三)后期管理

50%植株出现荚果—饱果,为饱果成熟期。管理上主要是防早衰、防病害。一是后期叶面追肥,每667m2用磷酸二氢钾200g对水50kg,或硫酸亚铁120g加尿素500g对水50kg叶面喷雾1~2次,以补营养,防治早衰。二是做好病害防治。

五、病虫害防治

(一)虫害

1.蛴螬防治。一是药剂拌种(前面已提过)。二是土壤处理。每667m2用5%毒死蜱颗粒剂1.5~2kg,在整地时施入。由于蛴螬一年发生多代,当开花后,前期药效已过去,所以,要进行第2次防治。7月开花时,每667m2用毒死蜱700~900g,拌沙20kg,顺垄撒施,施后浅锄或下雨时施入,防治危害花生幼果。

2.蚜虫防治。每667m2用25%吡虫啉16g对水喷雾防治。

(二)病害

1.青枯病:幼苗幼株死亡,死后苗青。原因:主根维管束堵塞,使养分水分不能畅通。发病时间一般在初花期。防治方法:轮作、深耕、合理施肥、药剂防治。

2.根腐病:茎基部靠地面出现湿润状黄褐斑,叶片自下向上干枯,主侧根变褐腐烂。防治方法:一是农业防治:深耕、晒种、轮作。二是药剂拌种:50%多菌灵按种子质量的0.3%拌种。

3.茎腐病:该病又称倒秧、卡脖和烂秧,在根基部产生黄褐色水渍状病斑,最后成黑褐色腐烂,地上部萎蔫枯死,原因:种子带菌、连播、旱播。防治方法:晒种、选择无病田繁种、多菌灵拌种。

4.叶斑病。防治方法:开花前开始施药,7—8月是防治的重点,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每隔15d喷1次,连防2~3次。

六、收获与晾晒

当花生中下部叶片转黄脱落,70%果壳硬化且网纹清晰,内壁青褐色斑块,果大饱满、光滑,呈现品种特有色泽时可收获。收获后的花生果避免堆放,应迅速摊开晾晒,将荚果含水量降低到安全贮藏限度内。

猜你喜欢

晒种根瘤菌多菌灵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多菌灵的不确定度评定
鲜食大豆根瘤菌应用研究
农药多菌灵降解菌的分离及其降解效能研究
接种苜蓿根瘤菌对西藏苜蓿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关于水稻种子大棚晒种可行性的探讨
浙贝母中多菌灵残留量测定及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浅谈水稻种子的处理技术
啤酒中的“多菌灵”会致癌,它真的有那么毒吗?
去除果皮和晒种处理对红豆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水稻育苗关键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