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地区新升本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16-03-28韩娟赤峰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内蒙古赤峰024000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

韩娟(赤峰学院 大学外语教学部,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少数民族地区新升本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韩娟
(赤峰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为了追上经济、文化全球推进的脚步的同时,新升本院校成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中的主力军之一,然后,少数民族地区新升本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中生源质量、教学背景、师资力量、教学手段等因素导致学生的英语水平与老牌、外语类院校的学生有着不小的差距.本文先是就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升本院校大学生英语课程体系现状进行概述,又分别阐述当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最后分析介绍了符合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升本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发展的教育模式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少数民族;新升本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迅速壮大,在教育教学上取得过很多显著的成就.但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升本院校的大学英语教育水平仍不能达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此次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新升本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以往的翻译式教学,把重点从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上转移到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上,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强调文化教育,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结合英语教育与文化交融的性质,让大学英语教育不仅仅是给学生打下一个结实的语言基础,还要通过语言形式的掌握,重视语言技能的培养,重视多元文化的交流,让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一门学科,更是一扇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从而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

1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升本院校的英语课程现状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的对大学英语教育提出了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要求,听说能力一直是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的重点教学目标.目前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听力比分从20%提高到了35%,听力难度也相应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英语基础和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的英语基础差距非常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小,口语发音不标准,听力差,语法知识在交流、写作等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差.这是语言环境的缺失、外籍英语教师的缺乏,单一的翻译式教学等因素共同导致的.在我国的传统教育当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导与被教导的关系,这一习惯性的教育方式不利于语言的学习,语言的学习一定是需要不断的沟通交流练习,外语教学不能单纯的是你在台上讲,我在桌上记,这种传统的“尊师重道”不应该成为当下外语的学习方式,闷不吭声的做题是锻炼不了一个人的英语水平,只会让学生所学的英语成为“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而当下面对存在这么多问题的少数民族地区新升本院校应该如何普及英语,提高英语水平,如何让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可以学好英语、用好英语、说好英语,这是当下教育专家们关注的热门话题.

2 少数民族地区新升本院校的英语课程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教学在当下学生认知中往往只定义为一门语言工具性学科,而少数民族地区新升本院校的学生对于英语的认知往往也是如此.经过几十年的英语教育改革,但其教学效果总不尽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还是因为当下的英语教育脱离了素质教育,只追求考试的分数结果,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没有立足于把交际工具转化为文化枢纽.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现在,英语并不能作为一门学科来看待,更应该看成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的催化剂.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生存在三种语言环境下,因为民族的文化和成长环境对于英语的重视程度和认识存在不足.教师在教育学生语法、规则、逻辑中更应该先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理解这门学科,应该从阅读英语教学材料中学习多元化的知识、经验,运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当中,把提高自己的视野和认知的提高作为学习英语的目标.使英语这门语言课程达到一个新的有价值的层面,同过多元化的学习理解,能提高这门语言的兴趣,英语教育不仅代表其工具价值,更有文化价值,不可忽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新生本院校更应当重视大学英语课程教育,重视其文化交融价值,将文化交融导入大学英语课程中,大学英语教育体系将上升到一个更有价值的层面.

3 少数民族地区新升本院校的英语课程薄弱环节

与国内的211和985等重点高校相比较,少数民族地区新升本院校的英语教存在太多急需改进的地方.主要分为三个因素:一是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二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三是教育模式的落后的原因.

3.1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升本院校在英语教育这方面都存在了很多问题.教师队伍的建设不完善,英语教师的数量非常有限,本土英语教师外语能力、素质有待提高,外籍英语教师的严重缺失.少数民族地区因为民族语言的因素导致使用英语的频率低,没有一个使用英语交流的氛围,而外籍教师数量稀少,学生在校内也很难接触到地道、正宗的英语,校内校外都缺少使用英语交流的渠道,严重抑制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课程的教学效果.

3.2学生自身原因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比发达地区学生接触的英语基础教育晚,在浓郁而独特的民族特色成长环境下,学生有自己的独特生活方式,往往导致对于英语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思维方式、语态环境适应力差,基础教育的薄弱导致口语、听力,语法用能力差,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低.

3.3教育模式的落后

少数民族地区新升本院校的设施相对从前已经完善许多,大多都配置了英语教育的多媒体教室,有专门的听力课程,然而学生的英语成绩依旧不理想,不仅是学生的基础薄弱的原因,和教育模式是一定有必然的联系的,学生对于英语听力的锻炼没有积极性,处于一个相当被动的状态.教育方式仍采用一般的传统教学,以考试教育为主,附带听力教学,照本宣科的翻译式教学严重地阻碍了英语实际使用能力的锻炼.

4 少数民族地区新升本院校的英语课程现状的改革措施

4.1分层有针对性教学

改变以往的自然分班统一教学的方式,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没有进行高质量教学,又容易打击到基础薄弱的热情,不利于整体的发展.应现对学生进行能力测试,分成多个班级,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时间的安排,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潜能.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当加强学生单词基本功底练习,在掌握更多词汇的前提下,口语同步加强,能在口语锻炼中,识别更多的单词,进行强化练习中,让语言基本功底变得扎实.

4.2升降班竞争机制

在分层分班教学中,鼓励不同水平班级进行交流竞争,根据学生的上课表现、成绩和强弱项等因素,实行升降班机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求,循序渐进,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薄弱项进行专项训练.

4.3开展实践性教学

一直以来,国内初高中乃至大学都是单一的课堂内教学,造成了国内高校大学生英语“高分低能”的现状,少数民族地区新升本院校中“哑巴”英语、“聋子”英语更为普及.单一的课堂内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听说能力锻炼需求,无法给学生提供语言运用的环境.为了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升本院校的整体英语能力,就需要将课内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结合起来.开展多样化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将英语运用到现实当中,张口说,张口练.多开展英语实践活动,诸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诗歌朗诵,经典外语电影配音,英语戏剧表演等.

4.4人文环境情感带入教育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语言更是文化交流的载体,英语教育不仅要重视其工具性,更要重视其人文性.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新升本院校的学生而言,掌握一门国际语言很重要,这是它的工具性价值存在,而学习英语更能够了解外国的异邦文化,通过中西文化的交流学习英语,课本的内容设置应该包罗万象,选择材料应精心选择具有现实意义、教育意义,能拓宽学生视野,能激发学生兴趣,能净化学生心灵,能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引发学生认同感包含多元化的知识的英语教材,让学生在学习异邦文化中潜移默化的锻炼英语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和谐发展.

4.5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少数民族地区新升本高校中,英语教师数量有限,外籍教师稀少,素质急需提高.学校务必要加强英语教师培训力度,建立一个有创新能力,复合型,双师型的英语教师团队.

少数民族地区务必要采用调动各方力量,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新升本院校的教师福利,强化高校英语教师各种理论学习,实践能力培训的力度,加强师资力量,形成一个健全的教师素质加强培训运行机制,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保证学生能接受到一个良好的教育.

除了从教学方法、队伍建设、实践活动、人文交流等教学方法改进,学生自身的也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在网络中运用英语,实现英语学习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不仅能加强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更能拓宽知识面.

4.6硬件设置与软件建设的完善

学校层面应该努力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英语教学提供完善的制度、良好、环境和稳定的物质保障,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发展环境.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仍有存在软硬件条件不完善无保障的状态,少数民族地区新升本高校更应该主动加强硬件软件设置的建设,使得教学环境更科学化与规范化.

5 结语

目前,我国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新升本高校大学教育在教师、学生、硬软件设施、语言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阻碍着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更阻碍了院校大学英语教育体系的改革发展,要通过多方面,多层次进行处理和改善并且解决.努力创造一个适应时代发展的英语教育环境,全力激发学生的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加大学院的英语教学的硬件环境的投入,制造英语语态环境.最终提高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升本院校的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素质,体现英语的交际工具价值和人文纽带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洁.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听说训练对策[J].时代教育,2014(5):46-46.

〔2〕闵宝霓.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2):339-339.

〔3〕周瑞红.多媒体教学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上旬),2015(6):57-58.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6-0201-02

收稿日期:2016-03-13

基金项目:内蒙古社会科学院2015年度外语研究专项课题(WYZX2015-14).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贵州少数民族节庆一览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医用于治疗痢疾的黔产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道: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