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分析

2016-03-28梁后军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30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中小银行中小企业融资

谢 睿,梁后军(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30)



我国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分析

谢睿,梁后军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30)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却变得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不断恶化,如何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已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银行是中小企业的坚实后盾,如果能够紧跟其后,势必就能打破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的局面,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本文试从中小银行的角度出发,提出破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政策和建议,进而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献计献策.

关键词:中小银行;中小企业;融资

1 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不断攀升,目前已达到企业总数的90%以上,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如何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当前,银行贷款仍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最主要渠道之一.

而多数中小银行,不愿将自身命运与中小企业发展相联系,却宁愿紧跟在大型银行的背后,在其占尽先机的中高端市场争夺一席之位.总体来看,我国中小银行依附在政府的背后,不惜背上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包袱.尽管近两年我国有些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出现了转机,也出现了本土化的草根银行——地方银行,但这只是局部的变化,改革趋势势在必行.中小银行如何走出具有自我特性的个性化发展道路,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进程中,获得自我发展的难得机遇,关乎中小银行生存命脉.

2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理论分析

融资难一直是困扰着世界各国中小企业进步发展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即便是在经济发展良好的发达国家,虽然他们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体系和制度都相对比较齐全,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情况依然凸显.根据国外小企业联盟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五成的小企业对“银行支持”感到满意,而对“信贷成本”表示满意的小企业只有不到两成,对利率满意的小企业仅有一成不到;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明显劣于大型企业是不言自明的.

下面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2.1交易成本高.因为银行贷款具有比较明显的规模效应,贷款规模越大,其单位交易成本就越低.而中小企业信贷与大企业相比不具有规模经济性,因此贷款交易成本相对较高,这使得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2.2信息不对称.在信息不对称的大背景下,大型银行信贷市场易于出现信贷配给——即按照所报的契约条件,贷方提供的资金少于借方的需求.大量的实证研究表,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可受到的大银行信贷配给的影响更大.其原因是:由于中小企业在交易成本高,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经营者的声誉较低,其管理风格及行为特征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给中小企业贷款所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也相对更严重.

2.3中小企业经营不确定性较大.中小企业经营风险高、持续时间短,退出市场的概率较高,以上几个方面从客观上增大了银行信贷的风险.

而理论界关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道的若干假说中,几乎每个假说都证明了一点:大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成本高、不经济,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分析,大银行是不太可能获得盈利的.当然,对于任何一个经济组织来说,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它的首要基本目标,如果一个企业发展情况不好,即使国家、政府都强迫银行给其贷款,也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小银行与地域内的中小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信息优势,容易与中小企业建立和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对其融资、贷款使用情况非常了解,不用多花人力、物力、财力,就可以监控企业,贷款具有明显区域特征.中小银行在长期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其具体经营状况,很大程度上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困扰.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有效监控、跟踪,同样一笔业务,大银行是赔本的,而中小银行是赚钱的.所以中小银行的建立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途径.

3 中小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分析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均有大量研究.总体来说,一般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的结论:一是大型企业能够较容易地从大银行获得贷款,而中小企业大多只能从中小银行获得贷款.二是中小企业大都通过“关系型贷款”获得银行资金.三是信贷配给更容易在中小企业发生.

所谓“关系型贷款”——是指为企业提供的一种特殊的信贷服务,该服务旨在通过投资获取客户的特定信息,即所谓“专有性”的信息,并通过与客户建立起长期的交互多方位关系来评价这些信贷投资的质量.“关系型贷款”的最主要特征是:贷款决策所依据的信息是一种难以量化的“软信息”,经营者的素质、品格和可靠程度,及其技能的积累水平等均在此列.

而对于“小银行优势”问题的研究,我国部分学者认为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关系型贷款”方面具有大银行不可比拟的天然优势,而大银行天生与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不兼容”.

综上所述,国内外大量研究都表明一点:大银行天生不适合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小银行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上具有天然优势.相信随着我国金融环境的日益完善和政策体系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会得以缓解,也能实现中小银行和中小企业双方良性互动发展.

4 阻碍中小银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自身因素分析

我国中小银行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等.中小银行在向中小企业贷款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我国发展中小银行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然而中小银行的表现一再证明了它难以胜任这一任务,以下几方面因素严重阻碍了中小银行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4.1中小银行的发展偏离了原先设定的方向——为中小企业服务.我国中小银行的发展历经多次治理整顿和改制重组,其最终目的是为改善中小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不良贷款比率,对中小银行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保证其经营向着稳定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然而,中小银行在追求上述目标的同时,却未能坚持其最初宗旨——为中小企业服务,而是越来越向着大银行的经营模式转变.造成这种后果的直接原因主要是以政府的监管为导向,而不是以市场为导向.

众所周知,中小银行从发展之初到现在一直伴随着政府的扶持,中小银行的治理整顿、资产重组及兼并消亡等措施,每一步都在政府的干涉指导下通过非市场方式进行.

4.2股权结构不合理,导致中小银行未形成市场化经营机制.在我国中小银行股东的中政府或政府机构出现频率最高,相应地,中小银行也就受政府干预最多.

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前身是信用社,它是以合作制形式组建,持股者众多:有政府、国有商业银行以及银行的分支机构,也有民营企业甚至个人参股,股权结构相当复杂.不少城市商业银行组建之初普遍存在着经营规模小、股权结构不合理、资金成本高、内控机制不健全等这些不良因素.这样的银行之所以得以发展和生存,主要由于当时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其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4.3中小银行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无论是现在的城商行还是之前的信用社员工的素质普遍偏低,大部分员工在没有任何专业背景和相关培训的条件下上岗,决定了他们中的很多人难以胜任银行复杂的银行业务,充其量只能做些简单的记账算账工作.即便是那些最早从事信贷工作的精英骨干,也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而不能保证贷款质量.

尽管这种状况在重组城商银时有所改善,大专和本科以上文凭的员工比重在逐年增加,但是与股份制银行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中小企业财务信息——以非数码化的形式为主.因此,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评估更加复杂,也需要有较强的能力以适应其个性化需求.这对银行员工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但是现实情况是:我国中小银行员工素质普遍参差不齐.

因此,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商业银行,要想靠这样的人员从事相关信贷工作近乎不太可能.这种局面带来了两个不利后果:一是难以适应中小企业信贷个性化服务要求,无法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开拓细分市场,限制了中小银行的生存发展空间;二是以往的业务质量难以保证,中小银行贷款质量普遍比大银行差.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大型银行依靠高素质的人才不断创新和发展金融产品,有效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在细分的金融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5 中小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建议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各银行之间利率大战会倒逼银行不得不进行转型.而中小银行如何在银行业竞争中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占领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不动摇,从而实现与中小企业发展共赢,是非常关键的.

首先,中小银行要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要把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提升到战略发展高度.这就要求中小银行在发展模式的选择上要走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同时要注意引入部分民间资本,使其在发展改革的道路中发挥更大的优势,不断激发各类中小银行的活力,使其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在激烈的信贷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其次,坚持为中小企业服务市场定位不动摇.纵观国际,很多国家中小银行与大型银行业务发展领域不交叉,呈现出互补的关系.我国中小银行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容易失去自我方向.中小银行定位服务于中小企业客户,符合自身发展规模的特点,有着与大型银行无法复制的优势.中小银行要立足当前,充分发挥经营灵活和贷款决策迅速等优势,真正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有效服务.

最后,要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机制,更好服务中小银行应立足于当地,服务区域内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中小银行可以与地方政府签订相关协议,以支持区域内公共事业发展,这样就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也可由地方政府牵头,搭建投融资平台,整合区域内优质资源,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发展.比如:南京银行在与当地政府合作,为改进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程惠霞.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发展作用的计量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2004(6):39-43,57.

〔2〕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10-18.

〔3〕陈天阁,方兆本.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银企规模匹配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4):149-154.

〔4〕史建平.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

〔5〕熊艳,谢艳,张同建.国有商业银行信息能力培育与风险控制的相关性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6):74-75.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6-0099-02

收稿日期:2016-03-20

基金项目:安徽财经大学科研项目(ACKY1429)和安徽财经大学教学研究项目(ACJYYB20140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中小银行中小企业融资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债市“新常态”下的中小银行信用风险防范
中小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思考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