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应用心理服务模式探讨
——以赤峰学院为例

2016-03-28杨竟楠谭吉涛赤峰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模式

杨竟楠,谭吉涛(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地方高校应用心理服务模式探讨
——以赤峰学院为例

杨竟楠,谭吉涛
(赤峰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为适应高等院校教育转型变革的要求,加大融入赤峰、服务地方的力度,主动走出去与地方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多种多样的合作,使高校从封闭式办学向开放式办学发展.本文探讨地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服务模式,旨在提高地方高校与社会协同创新、产学研结合、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服务社会的水平.

关键词:职业教育;心理服务;模式

随着我国高校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许多地方本科高校已经开始向应用技术型、职业教育型转变.赤峰学院作为赤峰地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就如何利用高校优势资源,主动融合校外创新资源,完善产学研合作,建立开放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新模式,如何开展实施应用心理学服务地方模式,我们结合国内应用心理学发展现状和我校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之而产生的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培训、企业EAP等行业也备受关注.在国内发达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应用心理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十年前就已经开始.目前国内心理服务模式主要是心理咨询、心理培训、企业EAP等.由于我国应用心理学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尽管应用心理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已经进行多年,但在国内还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应用体系.与发达城市相比,中小城市由于受地域、人文、经济等条件限制,应用心理服务发展更加缓慢.赤峰学院如果把应用心理服务与产学研工作相结合,并把科研成果转化,最终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这将是地方高校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社会创新出的产学研发展新模式.

1 我校目前可用的应用心理服务优势资源现状分析

应用心理服务的推广和实施必须要有完善的软硬件设备、优秀的师资团队和雄厚的科研力量.赤峰学院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以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学生工作处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为主体的教学、科研和行政服务机构有着各自丰富的教学科研和咨询资源.

以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为例.

赤峰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成立于2000年,于2011年进行了扩建和改造,同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目前有专兼职教师10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9人,硕士以上学历5人,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8人,心理治疗师2人.中心现配备有心理咨询与治疗实验室,沙盘治疗室、放松治疗室、发泄治疗室、团体训练室,装备有生物反馈仪、音乐治疗设备、催眠设施、宣泄器材以及多种心理健康测试软件、量表,建立了网络心理测评和心理咨询预约平台.

赤峰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有着赤峰市最专业、最先进的软硬件配置,有着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专业团队.但由于受学校体制和财务制度的约束除了面向校内学生提供心理测评、心理咨询、团体活动等日常工作外,许多社会需求方面的服务无法全面开展.教育学院和教育科学研究所同样面临应用心理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践、就业、心理学研究发展方向和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问题.

2 心理服务探索模式

如何利用高校优势资源,主动融合校外创新资源,完善产学研合作,建立开放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新模式,避免资源配置浪费,这既是一个系统工程,又是对地方高校领导层做出解放思想、突破常规、勇于创新决策的考验.结合国内外应用心理服务先进工作理念,根据赤峰地区实际情况,建议实施以下措施探索和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

2.1整合优化高校资源,发挥地方高校优秀师资和科研力量的作用,真正做到产学研相结合

(1)加强团队建设,吸收和培训校内相关专业优秀教师加入团队.

(2)邀请区内外的高层次人才加入团队,打造一支知识结构层面有博士、硕士、一线专职教师,年龄方面有知名退休专家教授,中青年骨干教师相结合的国内优秀团队,并建立奖励机制.

(3)各部门分工协作,教学、科研和心理服务资源共享.

(4)通过各部门的分工协作,对赤峰地区的行业需求进行调研,并制定项目的中长期科研和产品投入应用计划.

(5)在现有硬件基础上统一购置添加应用心理服务设备,制定科学严格的管理使用制度.

2.2申请建立应用心理服务产业创新平台,为应用心理服务产业化、产学研工作结合和转化科研成果提供载体

由学校申请建立隶属于赤峰学院的科研和产业机构,为应用心理服务模式的建立提供必要条件.国内知名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办企业,比如北大的方正、清华的紫光,这些高校企业既实现了政产学研用协同一体化,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又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赤峰学院可以成立一所应用心理的产业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心理咨询、心理培训、心理产品销售的资质,把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资源、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软硬件资源、教科所的科研和课程资源融合到一起,研发和打造赤峰学院应用心理服务的产品和品牌,主动融入到国家推行实施的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项目中,将会快速地推动我们开展和实施应用心理服务模式.

2.3应用心理服务模式内容

(1)利用我校优秀师资和科研力量,设计和实施适合赤峰地区大中小学校应用心理服务项目.

主要内容包含帮助大中小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体系;建立心理教育课程、心理咨询、心理讲座、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剧、心理报刊、心理健康周(月)等多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创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色,依据每一所学校的实际情况,帮助创建心理教育工作特色方案,包括针对学生特点的教育工作要点指导、针对学校历史传统及教育教学实际的教师工作方案、针对家长特点的家庭培养方案等,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卓有成效的开展;针对教师心理开展专题培训;开展冬夏令营,赤峰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有很多可利用的旅游资源.我们把这些资源结合我们心理课程,设计出集旅游、学习、心理拓展为一体的冬夏令营模式.

(2)开展家校合作教育支持模式.

家校合作教育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协调推进,即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又注重学生共性培养的教育.家校合作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它的实施过程关注对教师和家长的培训,以期实现提升教师对家校合作教育的理解与操作能力,提高家长对家校合作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实践技能的目标.根据赤峰地区人们生活水平和教育现状,我们打造赤峰学院家校合作、亲子教育、家长课堂的品牌课程.

(3)发挥全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示范中心的作用.

联合赤峰市教育局、赤峰心理协会,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赤峰进行心理知识与技能专业培训.以赤峰学院的“全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示范中心“为平台,与区内乃至国内知名高校进行交流与研讨,并开展互助帮扶活动、心理专家进赤峰活动以及赤峰心理论坛等活动,把国内心理服务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引入赤峰,促进赤峰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研究的快速发展.

(4)面向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开展EAP项目.

EAP(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直译为员工帮助计划.又称员工心理援助项目、全员心理管理技术.它是由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其对象为所有员工及其家属.其目标为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在组织中的工作绩效以及改善组织气氛和管理.其实质为组织层面的心理咨询.学校可以投资建设赤峰学院心理素质拓展基地,为赤峰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和学校提供素质拓展的平台,同时让学校的国培计划、辅导员培训等内容更加丰富.

(5)面向社区、街道、农村弱势群体的公益活动.

联合赤峰市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把应用心理服务理念传送给每一个需要的人,树立赤峰学院的品牌效应,把赤峰学院应用心理服务模式做成内蒙地区乃至全国的推广模式.开展公益性活动,由我校的专业团队带领学生到社区、社会福利院、光荣院、儿童福利院、留守儿童聚集的学校等,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义务实施心理援助,同时宣传我校面向社会服务的免费咨询热线及服务项目.开通赤峰学院心理咨询热线,热线的接听既面向校内学生,又面向社会服务.心理咨询和心理热线既是一个机构面向公众服务的窗口,又是体现机构的服务意识和服务专业度的展示名片.

(6)提供应用心理学认证培训,建立赤峰地区应用心理服务实习实践平台.

学校向我市人力与社会资源保障局申请心理咨询师、公共营养师等项目认证培训资格,利用我校师资开展相关培训.建立应用心理服务实习实践平台,让我市获取从业资格的人员积极融入我校开展的各项应用心理服务之中,并完善从业资格培训——实习实践——继续培训——再实习实践的良性循环培训模式.例如:招募心理热线员,并进行培训、督导;企业EAP实施过程中的心理咨询师的招募及培训;心理素质拓展师的培训等.

3 结论

地方高校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在产学研结合方面与国内知名高校存在着很大差距,正是因为这种差距,使得地方高校在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后,努力推动协同创新,努力改革传统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向政产学研用协同一体化的方向奋勇前进.赤峰学院应用心理服务模式的探索,既符合我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也符合国家高校职业教育改革形式下主动寻求转型的客观规律.总得来说,开展实施应用心理服务对于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产学研结合、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服务社会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6-0074-02

收稿日期:2016-02-28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模式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