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畜共患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2016-03-28胡元春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17期
关键词:人畜患病畜禽



人畜共患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由动物传染给人的传染病称为人畜共患病,是由共同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方面相互关联的疾病。这些疾病的发生不仅会给畜牧养殖业带来损失,还会危害人的健康。本文通过阐述患病危害和防控措施,旨在引起人们对这类疾病的重视,达到更好的防控效果。

人畜共患病;危害;防控措施

近年来,人畜共患病已成为对人类危害十分严重的疾病,发病有以下几方面特点:有特定人群进行传播与传染,感染力强,患病后无特别有效的疗法,难以预防。鼠疫在公元542年流行,死亡人口1亿多人,公元1346年死亡2500万人,公元1894年的流行仅印度一个国家死亡人口达1200万人。2003年2月以来全球发生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给世界各国形成恐慌,死亡人数92人。近期我国发生的H7N9禽流感,给人类健康形成严重威胁,给社会造成严重恐慌。人畜共患病不仅涉及到动物的健康,而且涉及到人体健康和社会稳定,人畜共感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损失。本文就人畜共患病的特点与危害,传播方式以及如何预防做一分析。

1 患病危害

公众对于此类疾病认识不足,了解不多,关注不够。由于此类病主要首先感染养殖与屠宰人员,多数民众与人群接触不频繁,因此对病情了解也少。由于民众对人畜共感病常识的缺乏,难以重视以及形成科学态度。

目前我国的人畜共患病方向的科研水准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缺少专门的研究机构,缺乏专业高水准的人才支撑。许多共患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水平低,难以形成效果。新型疫苗开发行业发展水平低,其先进程度与产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防控策略少,往往是在疫情发生后,进行扑杀与使用各种消毒药。

人畜共患病的流行与畜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增加,人畜共患病发生的机率也随之增加。人畜共患传染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其发生与宿主动物和疫源地的分布密切相关,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同时也与地区环境、家畜家禽的品种与密度、人类活动方式与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在牧区,犬和羊交叉感染造成棘球蚴的流行;南方湿度大,蚊子等生物媒介多,使得疟疾、登革热等病毒易于流行;北方牛羊饲养量大,布鲁氏菌病容易发生,北方发病率要比南方高。狂犬病的发生呈现以长江为界,南高北低。

同时,人畜共患病的传播也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畜禽价格高,养殖积极性好,相应的防疫工作就得到重视,反之,为了减少成本,养殖户则不愿进行相应的防护工作,从而导致疫病的发生几率提高。另外市场和人员的流动是共感病难以根除的主要原因。

2 防控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增加人们对人畜共患病的认识,从自身实际出发,预防疾病的传染。随着城市的建设,城市居民数量的增加,对于动物源食品的消费会越来越多,因此,也可能增加人畜共患病感染与传播的几率。因此加强对人民的教育与宣传,提高防范意识。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在特殊地区进行强制免疫接种。各级防疫部门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做好结核病、布鲁氏杆菌病等常发病的免疫接种,尤其是对于特殊人群,例如实验室研究人员、兽医、共感病疫情流行时期的养殖人员等,提高人体对人畜共患病的抵抗力,确保人不受感染。同时要做好畜禽的免疫接种,尤其要重视牲畜的口蹄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结核病、布鲁氏杆菌病、猪乙型脑炎、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从预防与治疗两方面控制禽畜的病情发展。除此以外,还要积极开展人畜共患病的定期检测。医疗卫生部门要对与动物接触较多人群保持联系,定期进行人畜共患病的检测工作,对患者进行治疗,同时防止人们之间的相互感染。

[1]寸朝汉,桂祎,李洁,等.加强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的思考[J].中国畜禽种业,2012(01):16~17.

[2]周显珍,詹国顺,杨丽仙.浅谈人畜共患病的危害及防控[J].畜禽业,2013(02):12.

[3]张作琴.浅谈人畜共患病对人类的危害及其防控措施[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3,43(4):53~54.

[4]陈玲玲,贺洪君.强化人畜共患病综合性防控措施[J].中国动物保健,2013,15(9):7~8.

[5]张艳红.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特点[J].畜禽业,2013,6:8~9.

453000河南省新乡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胡元春

猜你喜欢

人畜患病畜禽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为照顾患病家父请事假有何不可?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对基层动物防疫员感染人畜共患病的调查与思考
多胚蛋白酶 高效养畜禽
“glifo”帮助患病儿童圆提笔之梦
浅谈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谨防人畜共患猪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