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纸上的单行道

2016-03-28王雪峰

歌海 2016年1期
关键词:单行道雪峰画纸

●王雪峰



画纸上的单行道

●王雪峰

我的恩师黄格胜先生说:“画画是个很难进步,却又很容易退步的行当,关键在于坚持。”可坚持又谈何容易。那些曾一起信誓旦旦地说要为艺术献身的伙伴,早已投入其他的怀抱,那些曾与自己把酒问青天的朋友们,也渐行渐远了。于是我便在艺术的路上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了。其间遇到了不少好老师、好朋友,而他们终会在扶你一把后离你远去。艺术的道路最终是唯一的,艺术风格也总该是不同寻常的,如同每人口袋里揣着的那张属于自己的名片那样唯一。艺术道路的择取和风格的形成与其说是艺术成熟的表现,还不如说它仅仅是与大众相离甚远罢了。当你回过头看时,艺术的路上,你仍孤身一人,倘若你无法经受得起这趟艺术苦旅,你便成为了瞭望者。

艺术的规律使其注定是条单行道,要么去,要么回,方向永远都是唯一的。行走的人也永远只有自己。

《梯田层层接云天》(王雪峰)

正是因为喜欢的缘故,我仍旧继续画着。当自己逐渐长大,在认识周围的同时,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清楚自己喜欢什么。老师曾经三番数次讲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话语会萦绕在耳边,于是每个人都因各自喜欢的东西而努力着,时间给予坚持的人以成就,使他们能各擅其长。我想,我是明白自己的,不是喝茶下棋养出来的孩子,装出一腔文气而又高深叵测的去修饰画面不免太假,不是那种踌躇满志、壮志凌云的猛士肯定画不出那份爽快和“惊天地”“泣鬼神”。于是我选择勇敢地说真话,八桂大地是我的家,我生于此,长于此,当我远离家乡时,还会梦到那涓涓小溪和那些不用画设计草图建造而成的房子。仿佛一切都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茶是故乡浓”,每每四月总会让人想起谷雨的采新茶,那满山遍野的杜鹃花,那无忧无虑转动着的老水车……一切都是这样的美,这样入画。在学创作以前,我曾问格胜导师,为什么他可以有那么多不同的构图?现在多少也明白了些,因为同源于一种深爱和一种执著的眷恋。

《元宝山上有元宝》(王雪峰)

我想,正是这份“糊涂”的坚守,才可能是我的画,才可能是我自己,想起一个朋友曾说:“我原本想搞艺术的,可艺术却把我搞了。”引人深思的是在艺术中远离了的竟是艺术家的自我,一个灵魂出窍的艺术家又怎能搞好艺术呢?中国画是我们民族的艺术瑰宝和骄傲,但总不能在影子和骄傲里长大吧?当代,百花齐放,大师名额指标或许早已用完,作为一个青年人,在艺术上还只是一只幼年的“菜鸟”,又何须让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在当代教育体制下更多的人都注重素质教育为学生减压,可中国画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让画家减压,又怎么给予这群处于艺术童年的“鸟儿”一个无忧的童年呢?

保持一份对艺术的纯真,保持一份不安分的心志,我想画终究会画好的,而到最后或许我还不明白到底算不算好画?但我相信一定会把自己留在这些画纸上。我也不知道我选择的是怎样一条向北或至南的单行道,量身定做的道路终究是否又适合自己,可能正因为无法知道自己艺术旅程终点站的位置,我才会享受画画,正因为画画

它是未知数,才是值得我一生探索和追求的。

《曙色映雄姿》(王雪峰)

努力很久了,天晴下雨的时候也在外写生,吃了不少苦。画不好时又讨了不少骂。不经意间却有了出集子的机会,任性几句以之为文。以此谢谢那些在我失意中帮助我,在我得意时打击我的老师、家人和朋友们。想告诉你们我已出发。

作者简介:王雪峰,广西艺术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单行道雪峰画纸
我姓什么
要退休了
真话假话,都不过是一张岁月的便签
画纸上的家
把手掌放在画纸上描一描,画出一只幽灵吧
把手掌放在画纸上描一描,画出一只企鹅吧
看山是山?看山非山?
雪峰下的草场
蚂蚁走在单行道
韩雪峰的“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