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16-03-27陈彩军

数码世界 2016年3期
关键词:计算机中职人才

信息化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化在我国社会各领域逐渐普及。目前,计算机技术已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核心地位,同时,计算机技术也给群众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结合教育领域来说,中职院校是以实践性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更应该加强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力度。面对信息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必须顺势而变、顺时而变,积极深化计算机教育信息化改革,学习信息化时代新技术,通过教育的信息化改革来创新教育形式,培养更多适用于新时代要求标准的高素质人才。

1 信息化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1.1 中职计算机教育信息化的必然性

目前,信息化逐渐走进我国计算机教育,多数学校已实现教学工作无纸化、师生沟通便捷化、校内服务个性化等,并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了学校官方网站、教学系统、公众平台、行政管理系统等。部分学校走在信息化前沿,开始探索更多的信息化服务项目。

结合中职院校的特点,所培养出的人才更多的是直接应用技能,为社会岗位提供生产力。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扩大教学资源、完善教育服务,同时还可以实现学生就业档案的电子化管理,通过及时收集社会就业信息内容,灵活调整计算机教育的方向,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1.2 中职计算机教育信息化的可行性

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教育资源投入不断增加,计算机信息化教育课程在我国中职院校已经并非新鲜事物,然而我国计算机教育中的信息化水平在世界信息化水平中仍然处于落后队伍,信息化计算机教育仍存在较多弊端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信息化计算机教学体系建设不完善,信息化教学模式落后,信息化计算机教育骨干教师缺乏等情况。

就目前而言,我国计算机的信息化教学仍处于过渡阶段,传统理论教学与现代信息化教学都在计算机课堂上占有较大比重。从教学数据中综合分析,多媒体信息化教育能帮助学生理解枯燥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让计算机学习形象化,让计算机语言动态化,改善了枯燥的知识体系,开发学生潜能,增进学生阅历,对于教学环境改革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2 信息化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方向

2.1 转变教学方式

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当下的学生已经无法满足于传统的灌输性教学模式,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求知积极性,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特点与个性,有针对性的讲解知识,引导学生少听多说,少看多想,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参与到师生互动环境中来,从学生手中得到第一手的教学反馈,针对学生的反应有针对的调整计算机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2.2 重视实践教学

近年来,社会人才需求导向逐渐从知识型向应用型转变,拥有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尤其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更易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由此,计算机教学应结合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大幅度提升实践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从教师自身开始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从而由上至下影响学生的观念,让学生主动投入实践教学中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成功有效结合,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提升个人能力,将理论知识落实于实际问题中来,积极参与社会实现,提高实践能力,力争成为社会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3 完善教学方案

从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的出发,为了适应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大量的实践操作需求,计算机课程教学必须完善教学方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针对性的使用多媒体设备,用多媒体设备实现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结构,培养创新型人才。例如,在教学过程不要单纯地进行操作技能训练,可以结合一个具体的开发项目进行,培养学生的手脑结合能力、创新能力。

3 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计算机教育改革浪潮中,信息化影响深远,作用明显,更适合当下社会人才需求现状,计算机教师团队应正确认识当前教育形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计算机教学,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信息化人才。

[1]孔超.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

[2]石长征,许坦.信息化教育的媒体选择模型刍论——从计算机在经验之塔中的定位谈起[J].电化教育研究,2009,11:30-36.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中职人才
人才云
计算机操作系统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