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子化招投标在农业项目中的应用

2016-03-27国颖张建新李会猛北京方正联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100081

农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网络应用

国颖,张建新,李会猛(北京方正联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100081)



浅谈电子化招投标在农业项目中的应用

国颖,张建新,李会猛
(北京方正联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100081)

摘要:随着互联网思维的广泛运用,许多新的业态正在不断孕育,转型升级传统农业项目招标投标工作模式,实现农业投资管理手段的高效化、便捷化、透明化将成为趋势。目前,电子化招标投标新局面已初现端倪,本研究结合农业建设项目的特点和传统模式下的招标实践,通过梳理国家已出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变化,以及电子招投标在农业建设项目中的应用情况,系统总结了电子招标的概念、特点、优势和农业项目招投标电子化实施对策,为促进农业项目招投标电子化的深入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电子化招投标;农业项目;网络应用

0 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许多行业由传统运作模式向信息技术模式转型。目前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如物联网技术加速了农业生产向智能化方向转型,但在农业建设项目的管理特别是招标投标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加快转型招标投标传统工作模式势在必行。农业项目电子化的招标投标新局面已初现端倪,在制度层面近年来国家已出台一系列相关规定要求在招投标项目中采用电子化招投标方式,在实践层面,农业项目主管部门更加注重通过电子化方式完成招投标重点环节的监管,相关农业项目招投标市场主体也正在加快转型。

2012年2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建立统一规范的招标投标交易场所,为招标投标活动提供服务。招标投标交易场所不得与行政监督部门存在隶属关系,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国家鼓励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电子招标投标”[1]。这是此次《实施条例》的一大亮点,它首次明确了招投标集中交易场所的法律地位,并且鼓励采用信息网络进行电子招标投标。笔者重点关注《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关于电子化招投标的制度性安排,对中国农业项目中电子化招投标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旨在系统总结电子招投标的概念、特点、优势和农业项目招投标电子化实施对策,为促进农业项目招投标电子化的深入发展提供借鉴。

1 电子化招标投标的概念

2013年2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商务部联合制定并发布了《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其中对电子招标投标活动的解释是“以数据电文形式,依托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完成的全部或者部分招标投标交易、公共服务和行政监督活动[2]。”电子化招标投标是集计算机、网络、电子签章、通信等技术于一体,融合招标投标全过程交易、服务、监管于一身的招标投标操作形式[3]。电子化招标投标的运行具备了文件网上流转、在线备案审批、资格审查与基础库校核、电子辅助评标、操作留痕可追溯等功能,实现了为交易主体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招标投标社会成本、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等方面的作用。

2 电子化招标投标的特点和优势

网络以其不受地域和时空限制、多用户实时同步操作、信息反馈及时便捷等独特优势,与招标投标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高度契合。电子化招标投标有效融合了网络技术和招标投标技术,通过建立招投标全过程电子公共平台,对招标投标法定各环节实施在线操作,可在更大范围、更多层级实现透明、阳光交易。工作全过程的电子化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可节约大量直接工作成本,伴生优势明显。另外,电子化招标投标还将制度设计和流程标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加以固化,规范了操作程序、积累了基础信息、增加了违规难度、强化了节点监控、避免了执行偏差、降低了项目风险、加强了项目管理力度[4-9]。

2.1网上报名,减少了投标人与招标代理机构的接触机会,降低了违规违法操作的可能性

全程电子化招标投标交易中,一大亮点是任何符合条件的潜在投标人在资格预审公告或者招标公告发布后均可以通过电子化交易平台进行网上报名,无需到招标代理机构指定的地点递交报名材料。这无疑免去了潜在投标人车马劳顿的麻烦,节约了时间成本。最重要的是实现网上报名后,杜绝了招标代理机构阻止某些潜在投标人报名的违法现象。在限定的报名时间截止后,电子化交易平台会自动关闭,避免了招标人或者招标代理机构可能的暗箱操作,最大程度的维护了招标公开、公正、公平和诚实守信的基本原则[10]。

2.2网上操作灵活性增强,上传下载文件不受工作时间和空间限制

无论是招标代理机构还是投标人,上传下载任何证明文件、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等,只要在规定的上传或下载起止时间内操作,都无需受到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和所处空间限制,降低了因不可预测情况引起的意外事件对招标投标工作的影响,较大程度的赋予了招标投标交易各方操作的灵活自主权[11]。

2.3电子化招标投标流程清晰透明,操作规范,每个环节都留有痕迹可追溯

招标代理机构要完成一项招标项目需走完电子交易平台设定的20多项流程,任何一项流程如果没能按规定按要求操作都会导致项目无法继续进行。对于交易各方的参与者,依法依规的正常操作,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在结束操作后都保存着最终上传的成果,不可更改,必要时可随时回查追溯。

2.4厉行勤俭节约,节能环保

从发布公告接受报名起,上传下载资格预审文件或招标文件,上传投标文件,到评标、定标、公示全程无纸化运作,节约了交易各方因制作文件而浪费的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实现绿色交易[11]。

3 农业项目电子招投标现状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幅度增加农业投入,有力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在农业项目投资不断加大的形势下,纳入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管理的项目也逐年增长。农业项目中达到必需招标规模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等工程类招标[12-13]已纳入各地的有形建筑市场执行电子化招投标操作,接受当地建设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交易与监管平台(以下简称“电子化交易平台”)已具备电子化招标投标运行的条件,并已开始启用[14]。此电子化交易平台覆盖项目建设的施工总包、监理、专业承包、材料设备采购、专业分包、劳务分包等项目招标及合同履约全过程,做到了招标投标活动的全程电子化[15]。

随着国家对楼堂馆所等土建工程内容的严格控制,农业投资向仪器设备方向集中,如近期实施的《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规划》(2012—2016年),重点通过改善科研基础设施和仪器装备条件提高整体实力和服务能力。据统计,建设内容中仪器设备和农机具等投资比例达到80%以上,因此农业项目的电子化重点在仪器设备招标的电子化。目前,农业项目中的大量农机具、仪器设备等货物的采购大多采用委托公开招标方式,由社会化的招标代理公司来完成。招标采购活动中电子化的应用基本停留在招标公告和中标公示信息发布上,电子版招标文件的网络下载,而法定流程中澄清、答疑、修改、撤回、评标以及质疑投诉等的重点环节则仍然以传统模式完成[16-17]。推广应用工程类招投标在有形建筑市场中的工作程序、网络系统和管理模式,显得尤为迫切。

4 农业项目应用电子化招投标的建议

4.1健全完善与电子化招投标相关的实施政策

农业项目的特点是数量多、种类多、建设地点分散。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对项目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工作的监督管理很难做到对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工作过程的全覆盖。一些重大项目,农业部要求审查招标文件,纪检部门要求报送过程材料,并对开标、评标等重点环节进行监督。但招标和政府采购工作包括公告、投标人资格审查、起草招标文件、发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签约等众多环节,环环相扣,行政主管部门和纪检部门很难对全过程各环节进行监管,存在大量盲点。如果启动电子化招标投标,出台与电子化政府采购相关的政策方针,制定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规范各类市场主体行为,则能促进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18]。

4.2提高采购单位和招标代理单位的硬件配置和软件系统开发

电子招标投标是以网络为媒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招标投标业务的协同作业。因此招标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易各方的办公硬件条件。较高配置的计算机和一定带宽的网络系统是参与交易各方的基本办公设备要求。

《电子招标投标办法》所阐述的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主要只是招标投标的电子商务部分,即包括公告公示、标书发售、网上投标、网上开标、网上评标、网上定标、网上异议及处理。对招标代理机构而言,完整的电子招标投标系统还应当包括业务管理系统、运营管理系统和监督管理系统等内容,这样才能实现《电子招标投标办法》中规定的交易、公共服务和行政监管三平台的功能[3,19]。

4.3评标专家的收集和培训

农业项目相对于建设工程项目来说是专业较多较复杂的项目,农业项目招标评标时除了需要经济类专家外还需要相关农业专业的技术专家参与。农业部拥有上千名农业各专业的专家和学者,这无疑是农业项目招标评标的巨大资源和保证。通过电子化招投标系统统一收集专家信息、组织在线培训、发布相关信息,可实现智力有效整合,为农业招投标项目的科学决策、实施和评价提供强大支持。

4.4安全保密权限管理

电子化招标系统需要通过网络媒介进行操作,也面临诸多安全隐患,如黑客、病毒攻击,会导致信息丢失、泄密、被盗、被删除或被改写,给网上进行的招标业务带来很大挑战。目前,网络安全防护主要包括身份认证、传输数据加密、数据存储加密三个方面,通过认证防护,对不同环节的不同使用人员设置户名和密码认证,系统授权用户方可进入工作界面,严禁非法用户进入[20];通过固化工作模块,保证工程流程不可逆,对进入下一环节的用户,严禁修改前一环节任何信息;通过制定相应的使用操作规程,维护和监管网络运行安全,也实现电子化招标业务软环境安全。

4.5规范招投标行为,杜绝违法违规操作

近几年的农业项目监督检查中发现,在招标和采购环节以上问题屡有发生,如有的招标项目招标文件在确定合格投标人的条件上大做文章,排斥潜在投标人;评标办法倾向性十分明显;评标委员会组成不合规;有的评委评分指向性很强;招标人向投标人泄露标底;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投标文件雷同等。更有甚者,项目根本没有进行招标,而是伪造了整套的招投标过程材料,有的在中标通知书发出之前就与合作单位签订了工程承包或采购合同,问题十分突出。规范电子化招投标之后,将招标和采购工作纳入统一的交易系统,接受农业部相关管理部门和纪检部门的监督,接受所有投标人的监督,规范操作,透明操作,实现阳光招标,阳光采购,真正从源头上杜绝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杜鹰,安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释义[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12-15.

[2]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等.电子招标投标办法[Z].部令第20号,2013.

[3]李世明.构建三平台分离的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探索[J].招标采购管理,2014,26(10):30-40.

[4]乌云娜,牛东晓.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代建制理论与实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30-31.

[5]叶青.项目管理与招标采购[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24-39.

[6]佘健明.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62-73.

[7]胡文发,何新华.现代工程项目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8-16.

[8]邓淑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应用新规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5-32.

[9]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农业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农业建设项目标准规范选编(第一卷上)[Z].北京:2011:3-13.

[10]姚锐.我国B2B在线采购的模式、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 2013(7):242-243.

[11]姚锐.电子化招标创造价值的力量与典范[J].招标采购管理,2015, 35(7):16-18.

[12]农业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NY/T 1715—2009,农业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范[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2.

[13]《标准文件》编制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Z].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9-15.

[14]北京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协会.北京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常用法律法规汇编[M].北京:2013:315-323.

[15]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分会.GB/T 50358—2005,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1-35.

[16]隋斌.农业建设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71-194.

[17]农业部发展计划司,财务司.农业建设项目管理法规选编[M].北京:2006:3-104.

[18]魏国良.借鉴国外先进理念促进电子招标投标健康发展[J].招标采购管理,2014,26(10):43.

[19]徐国庆,杨华.中煤集团建设电子招标投标系统的六条经验[J].招标采购管理,2015,32(4):18-21.

[20]胡九华.对开展电子招标投标工作实践的再思考[J].招标采购管理,2015,30(2):22-24.

Application of E-tendering and Bidding in Agricultural Projects

Guo Ying, Zhang Jianxin, Li Huimeng
(Beijing Fangzhenglia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With the wide use of internet, many new internet product types are emerging. Transforming and upgrading the tendering and bidding pattern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projects, and achieving the efficient, convenient, transparent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management mode have become a new trend.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agricultural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traditional bidding practice, relevant supporting laws and policy development, and E-tendering and bidding application in agricultur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advantages of E-tendering and bidding in agricultural project and its corresponding implementing strategies were summarized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tendering and bidding projects.

Key words:E-tendering and Bidding; Agricultural Projects; Network Applications

中图分类号:TU723.2

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cjas15080010

第一作者简介:国颖,女,1978年出生,北京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农业或建筑类工程咨询、项目管理、招投标等工作。

通信地址:100081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59号606北京方正联工程咨询有限公司,Tel:010-62135588-6061,E-mail:guoying1211@hotmail.com。

收稿日期:2015-08-20,修回日期:2016-02-14。

猜你喜欢

网络应用
泰国·曼谷
交通领域中面向D2D的5G通信网络应用探析
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分布式网络应用管理系统研究
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面向外训学员开设《计算机基础与网络应用》课程的实施探讨
谈网络在中学生物探究学习中的应用
网络应用识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新媒体视阈下青少年网络应用行为探析
民航空管气象网络安全建设方案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