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皋黑塌菜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2016-03-27李建黄冬梅沙宏锋袁国明沈玉琼

长江蔬菜 2016年21期
关键词:如皋喷雾有机肥

李建 黄冬梅 沙宏锋 袁国明 沈玉琼

如皋黑塌菜因塌地生长而得名,是江苏如皋市冬春季小白菜主栽品种之一,目前在江苏南通及周边地区都有种植。秋季播种、冬春上市,以稍带苦味的墨绿色叶片为产品,尤以经霜冻后肥嫩鲜美而著称,被视为白菜中的珍品;因其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钙、铁、VC、VB1、VB2、胡萝卜素等,又被称为维生素菜[1]。为规范如皋黑塌菜种植技术,促进其商品化生产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如皋黑塌菜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措施、采收与生产档案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沿江地区及生态条件相似地区如皋黑塌菜露地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T 18407.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GB 16715.2瓜菜作物种子 第2部分:白菜类

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九)

3 术语和定义

如皋黑塌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乌塌菜变种(Brassica campestrisL.ssp.chinensis(L.) Makino var.rosularisTsen et Lee)的一个优良地方品种,又名如皋塌棵菜、趴趴菜(如皋方言),其株型平展,开展度25~35 cm,单株质量200 g左右;叶片卵圆形、墨绿色,叶面平滑、有光泽;短缩茎,叶柄宽而短、绿白色;根系发达、分布较浅、再生能力强;性耐寒,在我国长江流域可露地越冬[2];香味浓厚,经霜冻后叶片含糖量增加、叶厚质嫩,风味尤佳。

4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GB/T 18407.1-2001的规定。

5 育苗

5.1 种子质量

应符合GB 16715.2的规定。

5.2 苗床准备

播前 7~10天,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1 500~2 000 kg或商品有机肥 500 kg,加45%三元复合肥(15∶15∶15,下同)20~25 kg,机械翻耕,深 20 cm。

播种前补足底墒[3],整地作畦,畦宽2 m,沟宽30 cm、沟25 cm,做到沟系通畅。

5.3 播种

①播种期 露地育苗,9月中下旬播种,具体视当地气候条件等作适度调整,其中,林果园、桑园等套种田块的播种期适当推迟2~3天,秋季降温早的年份播种期适当提早2~3天。

②播种方法 一般每667 m2苗床播种 500~750 kg,苗床与大田面积比为1∶10。播种时将种子均匀撒播在平整的畦面,浅耙盖土厚0.5~1.0 cm,播后轻压畦面、盖上遮阳网,视墒情适当补水。

5.4 苗期管理

苗期应保持土壤湿润。播种后应根据天气、土壤墒情及时浇水;遇天旱,连续2天傍晚喷水,促齐苗。一般播后3~4天即可出苗。齐苗后及时揭除遮阳网,视墒情再补水。当幼苗2叶1心时间苗、除草,定苗间距 7~8 cm。

6 定植

6.1 大田准备

①大田选择 如皋黑塌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通常选择前茬未种植十字花科类作物,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的田块。

②施肥整地 前茬清理完毕后,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2 000~2 500 kg或商品有机肥600 kg,加45%三元复合肥30~35 kg,然后机械翻耕,深20~25 cm。旋耕后开沟作畦,畦宽(连沟)2 m,沟深25 cm;每30 m开1条腰沟,四周开围沟,沟宽30 cm、深30 cm,做到沟系通畅。

6.2 移栽

苗龄25~30天、秧苗4叶1心时选择健壮苗移栽。起苗前1天浇足水(湿润深度10 cm)。一般要求下午起苗,剔除劣苗,按大、小苗分别移栽,株距25 cm、行距 30~35 cm。移栽深度以第1片真叶在地表以上为宜[4],培实四周土壤。移栽后及时浇好活棵水,以后视天气浇定根水1~2次。

7 肥水管理

活棵后保持田间土壤湿润,干旱时及时浇水;20天左右追肥1次,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1 000~1 500 kg或尿素10~15 kg,并结合肥水管理中耕松土;入冬后控制肥水。

8 病虫害防治

8.1 主要病虫害

病害主要有霜霉病、黑斑病[5],虫害主要有蚜虫、黄曲条跳甲、菜青虫、斜纹夜蛾、小菜蛾等。

8.2 防控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控原则。

8.3 农业防治

合理安排轮作,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及时清理田园,晒垡消毒;培育壮苗,合理肥水管理。

8.4 物理防治

育苗期蚜虫、黄曲条跳甲采用黄板诱杀。一般每667 m2用规格为25 cm×30 cm黄色诱虫板30张或20 cm×25 cm黄色诱虫板40张,高度为离地30~35 cm。

8.5 化学防治

①农药的安全使用 农药使用应符合GB 4285和GB/T 8321的要求,交替使用,严格控制用量和安全间隔期,采收前15天停止用药。多余农药应及时回归仓库,废瓶、废包装袋及时回收处理。

②病害防治 霜霉病可选用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150~200倍液或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 000~1 500倍液喷雾防治;黑斑病可选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430 g/L戊唑醇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

③虫害防治 蚜虫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5 000~6 000倍液喷雾防治;黄曲条跳甲可选用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5%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喷雾防治;菜青虫、斜纹夜蛾、小菜蛾可选用茶核·苏云菌(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1 000 万 PIB/mL、苏云金杆菌 2 000 IU/μL)悬浮剂1 000倍液或1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

9 采收与整理

9.1 采收

定植后45天左右可开始采收,但以霜冻后为佳。根据市场需求也可采收至翌年2月,以后随着气温回升,如皋黑塌菜开始抽薹,品质下降。

采收时应贴土面将植株铲下,过深易带土,过浅易掉叶降低产量。

9.2 整理

采收后去除黄叶,按规格大小分级整理后包装上市。

9.3 包装与运输

①包装 选择整洁、牢固、美观、无污染、无异味的包装容器。

②运输 如皋黑塌菜为绿叶蔬菜,最适宜贮藏温度为0~2℃[2]。

10 生产记录

建立生产技术档案,档案资料保存不少于2年。

[1]舒英杰,周玉丽.我国的乌塌菜研究[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9(1):15-18.

[2]郁樊敏,陈德明.蔬菜栽培技术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57-159.

[3]刘云梅,张俊,黄春燕.如皋黑塌菜繁种技术[J].长江蔬菜,2014(15):42-43.

[4]晓旭山.乌塌菜栽培方法[J].设施园艺,1996(6):10-11.

[5]张武群.黑塌菜主要病害及其防治[J].上海蔬菜,2005(5):75-76.

猜你喜欢

如皋喷雾有机肥
能追光、充电、照明和喷雾的太阳伞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还原喷雾
如皋:围绕“四个来”做实侨务工作
如皋盆景走向世界绽放异彩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保障粮食安全 有机肥行业如何先行?
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把世界带进如皋,把如皋带向世界”
传统or新型 有机肥发展迎来春天
生物有机肥与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