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分析

2016-03-26张育洁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唐山063001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政策建议实证研究人口老龄化

■ 田 艺 张育洁(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唐山 063001)



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分析

■ 田 艺 张育洁(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唐山 063001)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农村居民消费 实证研究 政策建议

人口老龄化指一个国家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占总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国际惯例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10%或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7%时,即处于老龄化社会。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3.26%,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8.87%,超过国际通行标准。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还在不断加剧,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尤其是当前,由于社会保障体系未完全覆盖农村地区,导致农村居民为解决养老问题,储蓄意愿强烈、需求不足。我国农村居民占总人口的50.31%,是我国范围最大、最具潜力的市场。引导并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1 2004-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变动趋势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较大,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为21242万人,占比15.5%,较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为13755万人,占比10.1%,首次突破10%,较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见图1)。同时,从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变动趋势来看,近几年呈现高速上涨态势,我国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当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从7%上升至14%时,就标志着这一国家或地区从“老龄化社会”过渡到了“老龄社会”。中国产业信息网预计我国将在2026年至2027年进入“老龄社会”(见图2)。完成这一过程,法国用了100多年,而巴西、中国、日本、智利等国只用25年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第一,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逐步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转变。事实上,我国在2006年就已完成了人口转变,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3%,接近0.5%的国际标准。第二,长期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必将进入老龄化社会,但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加速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二)老年人口分布不均衡,老龄化呈现转移态势

我国人口基数大,2013年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突破2亿,人口老龄化的分布与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均衡状态。据国家老龄办公布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重庆、四川、江苏、辽宁、山东、安徽6个省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15%,其中三个省地处东部,两个省地处西部,一个省地处中部。2014年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上海、北京、江苏、辽宁、浙江、山东、安徽7个省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17%,其中六个省地处东部,一个省地处中部。从城市老龄化程度来看,2014年位居前7的城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22.5%,其中三个所属江苏省,两个所属浙江省,两个为直辖市(见表1)。由此可见,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按区域分布表现于两个方面:从人口老龄化区域分布来看,总体呈现出东、中部地区形势严峻,西部地区压力较小;人口老龄化呈现出由西部、中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三)“未富先老”迹象显现,经济发展压力持续增强

纵观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人口结构变化历程来看,几乎都遵循“富裕→老龄化→解决养老”的运动轨迹。即国家人口年轻态时积累社会物质财富,随后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这时已有足够的财力、社会配套设施解决养老问题。2001年,我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7.1%,成为全球公认的人口老龄化国家,但此时社会物质财富积累明显不足,人均GDP仅为1041.6美元,难以承担起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均GDP大幅增长,2014年达到7485美元,但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差距仍旧很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剧,自2012年起,已连续三年劳动年龄(16周岁至60周岁)人口下降,“人口红利期”已步入尾声,国民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压力持续增强。

由于电机系统进行冲击试验投入人力大、费用高,测试所获得的数据有限等诸多限制,人们普遍趋向于采用低成本、高性能和高仿真的有限元数值模拟仿真方法。当前,这类仿真方法主要是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比如ANSYS、LS-DYNA、NASTRA、HYPERMESH等[2-3]。

(四)“空巢”老人增多,农村人口老龄化堪忧

人口老龄化社会直接导致社会养老难题,近年来我国空巢家庭呈现增多的趋势。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我国“空巢”老人总数为6201万户,其中单身老人独居数占空巢老人总数的29.45%。至2013年,我国空巢老人总数突破1亿,呈现出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独居化加速的态势。另外,发达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往往高于农村,而我国则与之相反。农村人口流动性较大,青壮年为生计所迫来到城市打工,更是加剧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空巢老人增多,往往受疾病困扰、精神寂寞等因素,生活状态不尽如人意,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实证研究

(一)变量与数据

为了研究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本文选取2001-2014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研究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官网(www.stats. gov.cn)、全国老龄办,选取变量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Con)、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Rev)、城乡收入差距(RU)、少儿抚养系数(CDR)、老年抚养系数(ODR)。为确保数据的合理性,所有数据以2001年为基数。为确保实证结果的准确、有效性,分别对Con、Rev、RU三个变量进行对数处理,即Ln(Con)、Ln(Rev)和Ln(RU),以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

(二)建立实证模型

以Sam ue lson提出的消费模型为基础,参照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构建计量模型:

Ln(Cont)=α1+α2Ln(REVt)+α3Ln(Rut)+α4CDRt+α5ODRt+α6Ln (Cont-1)+εt

其中:Ln(Cont)为被解释变量,Ln (REVt)、Ln(Rut)、CDRt、ODRt为解释变量,εt为随机干扰项,t表示当期数据,t-1表示滞后一期数据。

(三)实证分析

1.ADF单位根检验。本文选取的所有变量均为时间序列数据,为保证实证结果的合理性,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法检验数据的平稳性。若时间序列具有平稳性,则说明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反之,则可能产生“虚假回归”现象,导致实证结果无效。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时间序列Ln(Con)、Ln(Rev)、Ln(RU)、CDR、ODR都是非平稳的。在经过一阶差分后,原有的时间序列在5%置信水平下平稳,即一阶单整I(1)。

2.协整检验。经ADF单位根检验得到,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即可以进行协整检验。所谓协整检验,即变量间存在稳定关系,且相互之间变化受这种稳定关系的制约。本文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法进行协整检验(见表3)。按照AIC和BIC规则,迹检验统计量越小越好,检验结果表明滞后一阶的数值最小,即自回归阶数为一阶。同时,假设协整方程个数为三个时,在1%置信水平下接受原假设。由此说明,几个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可进行回归估计。

3.回归估计。通过上文建立的模型,对变量进行回归估计,得到表4。

从模型回归估计结果来看:模型解释力非常高, R2与R2ad j分别达到了0.9843、0.9831,且二者较为接近;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Rev)与人均消费支出(Con)在1%置信水平下呈现正相关关系,即当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每增加1%,其消费支出就会增加0.8028个百分点,表明收入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通过提升农户收入水平,能够刺激消费;农村居民滞后一期的消费与当期消费呈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表明在农户中消费的惯性效应并不明显;城乡收入差距(RU)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Con)在5%置信水平下呈现正相关关系,即当城乡间收入差距每增加1%,其消费支出就会增加0.0593个百分点,表明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在生活、消费习惯上逐步与城镇居民接近;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少儿抚养系数(CDR)、老年抚养系数(ODR)两个指标将是研究农村居民消费情况的重点。回归结果显示,CDR、ODR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Con)呈现负相关关系,表明少儿抚养系数的下降促进了农户消费意愿的提升,老年抚养系数的上升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

4.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可发现,各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少儿抚养系数(CDR)、老年抚养系数(ODR)两个变量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Con)的G ranger因果关系进行检验(见表5)。结果显示:CDR、ORD 是Ln(Con)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与协整检验结论一致;Ln(Con)不是CDR、ORD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与理论一致。即人口学理论指出,抚养比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意愿等并无关系,主要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相关。

图2 我国人口老龄化结构预测

表1 2010、2014年我国各省、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排名

表2 变量对数序列的ADF检验

(四)实证结论

通过对2001-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到各变量间存在线性关系的结论。尤其是人口老龄化的解释变量少儿抚养系数(CDR)和老年抚养系数(ODR),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Con)存在显著影响。结合我国国情,对此结论进行进一步分析:第一,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三十余年,产生了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农村地区父母更是寄予独生子女更高的期望,在教育方面增加大量投入,从而刺激消费。同时,我国约56.3%的农村地区实施“一孩半”的生育政策,即第一胎是女孩,允许生育第二胎,由此导致农村居民的少儿抚养系数仅10%置信水平下与人均消费支出相关。第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健全,农村居民储蓄意愿强烈,以为未来的养老、医疗做准备。同时,勤俭持家是我国自古以来的消费习惯,在短期内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难以发生较大改变。

表3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表4 回归估计结果

表5 Granger检验结果

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一)切实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消费能力

收入决定消费,尤其是“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更是在农村居民中根深蒂固,使其消费支出主要受当期收入影响。由此,必须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才能有效提升消费能力。农村居民很少进行信贷消费,除了受消费习惯与节俭意识的影响外,对预期收入不确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户的消费热情。更主要是金融机构出于风险的考量,农村居民难以获得长期信贷支持。切实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主要需从以下路径着手:第一,完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确立按劳动、资本、技术与管理等生产要素贡献进行收入分配的原则,提高农村居民在社会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第二,加快科技走入农村的步伐,提高农村居民的种植技术,实现增收、创收,增加农作物、农产品收入。加大对农村居民的就业技能培训教育,拓展非农业就业,鼓励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尤其在加快城镇化建设中,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农村居民参加城镇建设,获得工资收入。第三,组建农村信息合作社,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实现农产品与市场的对接,保障农村居民的生产收入。第四,在商业银行中引入竞争机制,加快农村信贷发展步伐。商业银行应适当简化农村居民贷款程序,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同时创新信贷种类,帮助、扶持农户扩大再生产,创造更大的收益空间。

(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逐步转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与思维模式

千百年来受儒家“黜奢崇俭”思想的影响,农村居民储蓄意愿强烈。在短期内要改变农村“先存款,再消费”这一传统思维模式,就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发挥政策最大效应,正确引导合理适度消费。一是以医疗、教育、文化作为突破口,统筹农村社会事业。通过解决农民工子女免费入城就读、提高农村学生“三包”标准,提升农村学生受教育程度,既为未来提升农户收入奠定基础,同时也缓解了农村居民因子女受教育而带来的消费压力。尤其要关注留守儿童,从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与费用减免。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大力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逐步实现医保在农村地区的全覆盖,使农村居民“病有所医”。二是以低保、老保、五保为落脚点,切实解决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实现“老有所养”,解除农户的后顾之忧。加快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健全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孤寡老人、贫困居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三是鼓励民间资本和慈善机构的进入,加快建设、改建一批农村养老院,并在制度设计上有意识地向贫困老年人倾斜。同时,鼓励商业资本因地制宜地在农村地区设立企业,解决青壮年就业,使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结合起来,减少“空巢”老人家庭户数。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关注并激活农村消费市场

各省结合实际情况,出台有利于扩大农村消费的政策,关注并激活农村消费市场。一是结合农村居民消费特点,继续开展“家电下乡”活动,并逐步拓展产品领域,尤其是与农村居民生产息息相关的机械设备,如拖拉机、收割机等。以物美价廉的产品、上乘的售后服务,满足农村居民需求,有效激活购买力。鼓励中标企业深入农村地区,为农户进行安装、调度,履行服务承诺,切实提供专业、精致的服务。二是鼓励工商企业加大在农村市场的调研,研发适合农村居民需求的产品。农村居民收入有限,决定了其对产品的需求以物美价廉、实用性为主。同时,在包装设计上还要适应农村交通路况。三是鼓励多种投资主体进驻农村商品流通领域,繁荣农村经济。整合农村供销社力量,构建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营销体系,促进农村居民的便利消费。四是关注老年人消费产品的开发,扩大农村老年人消费需求。在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的背景下,注重开发老年产品与专业服务,如老年健身按摩保健产品、医疗器械、食品等。尤其是当前老年专业护理人才缺口较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应加大培训力度,为未来社区提供专业而又精致的养老服务做准备。

参考文献:

1.毛中根,孙武福,洪涛.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关系的比较分析[J].人口研究,2013,37(3)

2.王宇鹏.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1,1(1)

3.李晓嘉,蒋承.我国农村家庭消费倾向的实证研究—基于人口年龄结构的视角[J].金融研究,2014(9)

4.于洋,钱强,王雅彤.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J].消费经济,2015(2)

5.胡鞍钢,刘生龙,马振国.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J].人口研究,2012(3)

6.胡乃军,杨燕绥,于淼.中国城镇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居民消费研究[J].人口学刊,2014(5)

7.王爱华.新时期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城镇化视角的再审视[J].经济问题探索,2012(12)

8.王欢,黄健元.人口结构转变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J].消费经济,2014,30(5)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政策建议实证研究人口老龄化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