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值网竞争优势构成要素的协同机制分析

2016-03-26袁青燕博士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商学院南昌330013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竞争优势

■ 袁青燕 博士(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商学院 南昌 330013)



价值网竞争优势构成要素的协同机制分析

■ 袁青燕 博士(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商学院 南昌 330013)

内容摘要:价值网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系统,其演化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获取竞争优势。价值网竞争优势的形成是不同竞争优势构成要素协同机制的结果。本文以自组织理论、协同机制理论为基础,从价值网协同机制生成的自组织特性出发,建立了价值网协同机制的逻辑架构,在此基础上对价值网资源配置与共享协同机制、竞争与合作协同机制、分工与柔性生产协同机制、知识流动与技术创新协同机制、利益相关者战略与顾客忠诚协同机制五维协同机制耦合作用进行了深入剖析,明确不同竞争优势构成要素如何通过协同机制来获取竞争优势,以明晰价值网竞争优势构成要素的协同机制。

关键词:价值网 竞争优势 构成要素协同机制

价值网是因价值创造方式的网络化而形成的一种网络组织,是对传统价值链解构、整合和重构所形成的一种新的价值创造体系(吴海平、宣国良,2004),其本质是在相应的治理框架中,采用一定的价值传递机制在专业化分工的生产服务模式下,将价值链上不同节点企业或利益相关者联结在一起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从而产生竞争优势。价值网竞争优势是在多种竞争优势构成要素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下共同促成的。本文以自组织理论、协同机制理论为基础,研究不同竞争优势构成要素如何通过协同机制来获取竞争优势,明晰价值网竞争优势的创造机理。

图1 价值网协同机制建立的逻辑框架

价值网协同机制生成的自组织特性

本质上看,价值网也是一个动态的自组织演化系统,其自组织特性的产生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价值网作为一个经济系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它包括“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两层含义,前者是指价值网内部成员企业之间的协同,其主要目的是帮助成员企业强化组织系统的各项功能;后者是指系统与外部宏观环境特别是扰动因素的输入,要求价值网系统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实时调整,推动价值网系统重新实现平衡态势。二是价值网系统具有非平衡性,一方面,在价值网系统中不同成员企业的资源具有异质性特征,此外不同成员企业的管理、生产、知识积累等都有一定差异,在知识共享、技术创新等方面都是非平衡的;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组织结构、文化、学习速度等方面差异的存在,以及由这些客观差异所导致的互信程度、目标期望值的不同,引发了不同成员之间各种形式的冲突,价值网的合作机制被减弱,导致系统协同机制被弱化,从而对价值网的发展规律、速度、效率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都会导致价值网系统由平衡状态转向不平衡。价值网系统进行自适应调整并出现有序结构的前提就是价值网的典型的非平衡特点。此外,价值网系统内部具有非线性作用,具有显著的相干性特点,系统内部的不同要素间不是简单的从数量、功能上进行叠加所产生的整体效应,而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并相互耦合形成一个整体。

假设价值网的状态变量用Xi表示,则价值网系统的演化方程可表示为:

式中:Xi(i=1,2,…,n),Ci(i=1,2,…,m)

可见,价值网是线性系统的条件是fi中所有的变量均为线性函数,只要有一个非线性函数存在则价值网就是非线性系统。非线性作用能推动协同机制的产生与发展,导致系统局部涨落的产生,从而使系统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由相对稳定状态到不平衡状态再到新的稳定状态的演化过程)。

价值网协同机制建立的逻辑分析

(一)价值网协同机制建立的逻辑架构

价值网是复合与非线性竞争优势的有机体,其竞争优势构成要素是广泛而复杂的力量。关于价值网竞争优势的来源,国内外学者进行过诸多探讨,但并没有形成权威统一的结论,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发现(Praha lad,Ham e l,1990;Ran jay Gu la ti,1999;Ye Kelin,1998),主流观点主要将竞争优势的来源划分为五大类,即:分工与柔性生产、竞争与合作、资源有效配置及资源共享、知识流动与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战略与顾客忠诚。

如何充分挖掘、有效拓展价值网络的竞争优势构成要素,培育、创新组织网络的协同机制,并推动竞争优势构成要素不断向竞争优势的转化,是价值网不断获取竞争优势的内在逻辑。协同机制的建立与发展在价值网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功能的正常发挥不但能提高价值网络系统在获取竞争优势过程中对相关构成要素能力和方式的利用能力、效率,也能够推动组织网络的子系统或主体获取或更新更有价值的竞争优势构成要素,如图1所示。

依靠价值网络内部协同机制的成熟度及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特性,能推动网络组织不断获取竞争优势,推动竞争优势的起伏增长(W in te r,2003)。自组织调整时间越短,协同机制越成熟,竞争优势的获取、增长就越快。

(二)价值网五维协同机制的生成框架

价值网竞争优势的获取包括三方面含义,一是竞争优势的获取是价值网为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而进行的适应性变化,二是竞争优势的获取是成员企业综合能力的体现,三是价值网的整体能力在子系统持续地自组织协同作用引导下不断演化和提升,竞争优势的获取是多种动力要素共同努力的结果。

假定价值网用S表示,价值网协同机制作用下的协同效应函数F表示,价值网的子系统用Xi(i=1,2,3,…,n)。则价值网S可以表达为:

S=F(X1,X2,X3,…,XN) (2)

由公式2可以得到价值网各子系统的协同效应函数:

X1=F(X2,X3,X4,…,XN,S)

X2=F(X1,X3,X4,…,XN,S)

X3=F(X1,X2,X4,…,XN,S)

XN=F(X1,X2,X3,…,XN-1,S)

假定价值网系统的协同效应价值(系统序参量)表示为Vs,用Vxi(i=1,2,3,…,n)表示价值网各子系统独立运作时效用价值。为了简化计算过程,假设组织网络内部各子系统独立运作时忽略互补性和关联性,则可以得到:

VS=VX1+VX2+VX3+…+VXN(3)

但价值网中的子系统通常都不是独立运行的,假设某价值网内部的协同机制运行良好,表示组织网络内部的各子系统之间互补性、关联性较强,协同程度较高,其数学表达式为:

VS*=V(X1+X2+X3+…+XN) (4)

假定价值网协同机制下增效价值为△V,则:

△V=VS*-VS=V(X1+X2+X3+…+XN)-(VX1+VX2+VX3+…+VXN) (5)

当△V>0时,说明价值网在协同机制的作用下产生了增效价值,协同成本小于协同收益,也就是说组织网络内部的协同机制有助于提升协同程度。

假设时间用k表示,则这种关联性的数学表达式可以描述为:

X0={X0(k)|k=1,2,…,n}=(X0(1),X0(2),…,X0(n)) (6)

假设该价值网中m个子系统的效应函数用m个比较数列表示,则:

Xi={Xi(k)|k=1,2,…,n}

=(Xi(1),Xi(2),…,Xi(n))i=1,2,…,m (7)

则比较数列Xi对参考数列X0在k时刻的关联系数可以表达为:

式中:ρ为分辨系数,ρ∈[0,1]。

由于价值网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不同时刻的关联数有很大差异,将每个时刻的关联数进行拟合,则两者的关联度可以表示为:

公式9可以将不同时刻过于分散的信息进行有效地集中处理,进而将子系统间的关联性清晰地描述出来。

价值网中不同竞争优势构成要素的互补性是影响价值网协同效度及价值的关键因素。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等对互补性进行了数学定义。

设函数f:Rn→R是超模态的,当且仅当对于,y∈Rn

f(x)+f(y)≤f(min(x,y))+f(max(x,y))(10)

公式10表示x,y关于目标函数f互补。本文将互补性的数学概念引入到价值网协同机制的研究中,价值网子系统用x,y表示,两者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应函数f则是这种互补性关系的充分体现。由于子系统之间的互补性,能使得不同子系统之间在相互作用中产生正反馈机制,这种相互“吸引”使得不同竞争优势构成要素的协同机制产生协同效应,同时通过选择与反馈贯穿于整个演化过程。

五个维度间既存在关联性又存在互补性,成员企业应围绕价值网的共同目标在协同机制作用下充分利用竞争优势构成要素展开,通过五个维度间的有效协同,最大限度地追求协同效应并帮助价值网企业获取竞争优势。

图2 价值网五维协同机制的构成一览

价值网五维协同机制耦合作用关系分析

作为复杂的系统,价值网不同竞争优势构成要素的协同机制各维度间互相联系,相互影响,不同的维度之间形成了一种耦合互动的关系。价值网协同机制的子系统分别表示为P1、P2、P3、P4和P5,则价值网竞争优势与不同竞争优势构成要素的协同机制可以表达为:

F=f(P1,P2,P3,P4,P5) (11)

可以将价值网不同竞争优势来源获取竞争优势过程中的协同机制耦合关系用构成图的方式直观地表现出来,如图2所示。

(一)资源配置与共享协同机制的耦合作用分析

价值网中资源配置与共享的协同机制,实际上就是以价值网中资源的配置与共享活动为基础,通过资源配置与共享的优化过程,调动组织网络系统内其他协同机制的正常运行,并带动整个系统在不平衡与平衡之间的动态循环演化。价值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诸多因素匹配互动的结果,任何一种资源要素的不匹配或短缺都会对价值网的运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企业无法获取或维持竞争优势。资源结构必须符合价值网成长的实际需要,通过优化实现动态平衡。价值网资源配置与共享的协同机制能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优配置及优化,并降低资源配置程度、实现成员企业资源的互补,进而实现整体效应的涌现。在资源配置与共享的协同机制的作用下,价值网其它协同机制运行中可通过选择共同、关联或互补性的资源协同来寻求合作与援助,借助资源的优势或弥补自身的资源不足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并推动价值网其它成员企业的发展,使不同资源之间产生更广泛、更深入的协同效应,从而为价值网的运行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知识流动与技术创新协同机制的耦合作用分析

价值网中知识流动的协同机制是指价值网络系统内部各个知识源、知识点开展互动的知识活动规则,或组织网络内部不同知识体系中各知识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价值网中知识协同机制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建设、形成良好的知识协同模式,提高组织系统中知识的利用效率,以实现知识转移、创造和共享的最优化目的。在价值网中,在知识流动的协同机制的作用下,子系统以知识动力要素为支撑进行技术创新,推动了价值网创新能力的提升及创新行为的增加。知识流动能有效推动组织网络内部各种创新要素的有效结合,推动创新活动的开展。价值网知识流动的效率与规律,直接决定了技术创新的运行与最终结构。与此同时,有效的知识流动协同机制能为其他协同机制的有效运行提供知识和理论基础,促进竞争与合作的开展,优化资源配置与共享的效率,协调利益相关者关系并最终达到顾客忠诚的最终目标(哈肯,1987)。在知识流动协同机制的作用下,价值网成员企业通过内部与外部的学习,形成了价值网内部所需的关键性知识与重要资源,为价值网获取竞争优势创造条件,实现利益最大化。

技术创新协同机制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技术扩散,通过新工艺或新技术来推动知识流动,提升资源配置和共享效率,进而以技术为原动力促进竞争与合作的开展,有效实现价值网技术创新的最终目标。价值网技术创新协同机制的良好运行能促进价值网中知识的流动,从而实现知识要素的更新与有效积累。实际上,价值网中新技术在组织系统内的扩散过程,就是成员企业之间的学习过程,成员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获取超额价值之后,会引发和带动其他成员企业的学习和效仿,使成员企业在共享价值网知识的基础上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实现知识的积累与更新。此外,由于新技术的出现,必然会引发价值网竞争的加剧,引发不同利益相关者收益分配方面的冲突;而竞争的激烈必然又会引发一定程度上的合作,导致系统的资源配置与共享发生了变化,这都是技术创新协同机制对其他协同机制的耦合作用。

(三)竞争与合作协同机制的耦合作用分析

在价值网中,竞争与合作的协同机制是指成员企业为追求组织系统整体价值的最大化、以合作为手段,在互相之间的价值联结点上所进行的协调行为,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构成了价值网成员企业间的基本关系。

竞争与合作的协同机制是以成员企业资源的异质性或核心能力为基础的,该机制运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资源配置及优势资源共享的过程。资源的异质性必然会引发价值网成员企业的竞争,导致组织网络内部子系统间的冲突,并导致优胜劣汰,并打破了价值网络的平衡状态(孟琦,2007)。成员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必然会通过价值网内部的知识流动与技术创新协同机制,学习、积累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合作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使得成员企业的技术得到了发展,管理得到了创新。同样,通过资源优化配置使得成员企业获得了足以支持其生存与发展的稀缺资源,而资源的稀缺性也推动了成员企业的合作和专业化协作,并在分工与柔性生产协同机制的作用下推动了成员企业生产能力的改善。只有各成员企业之间开展广泛而有效的合作,才能使得价值网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的效应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能推动利益相关者战略和顾客忠诚协同机制发挥作用,使组织网络内部各方利益得到平衡,并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要。可见,价值网的竞争是一种合作性的竞争。竞争与合作协同机制在资源配置与共享协同机制的基础上,对组织网络内部其他协同机制产生推动作用,导致价值网系统的平衡状态发生了改变,引发了自组织演化,并在多种协同机制共同作用下推动系统重新达到了新的平衡状态。

(四)分工与柔性生产协同机制的耦合作用分析

如图2所示,分工与柔性生产协同机制能对价值网的竞争与合作协同产生作用,其主要原因是价值网络内部成员企业中的竞争与合作是并存的,在这种协同机制的作用下,价值网络内部成员企业的操作工序、劳动者的分工及分工后学习效应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引发了生产方式的创新,并导致柔性生产的出现,导致价值网由平衡态势向不平衡态势演化。分工与柔性生产协同机制能够推动网络组织的企业基因重组,使网络组织形成了一些新的特性,必然会引发组织网络成员企业知识需求的变化,使企业产生了技术创新的驱动力,能推动知识流动与技术创新协同作用的发挥,促进网络组织成员企业的技术创新步伐,进而通过模块设计规则的优化及模块产品性能的改进等有效降低模块的设计和生产成本。同时,分工与柔性生产协同机制诱发的知识流动和技术创新为网络组织进行资源的配置与分享奠定了基础,使得组织网络系统能在资源配置与共享协同机制的作用下,依据价值网分工与柔性生产的实际需要,重新进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与分享,在分工与柔性生产协同机制作用下的成员企业能充分发挥其在资源、要素及能力方面的比较优势,有助于组织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价值网系统平衡态势的变化,导致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及顾客的需求都发生了变化,使得成员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动态、复杂和不可预测,如何充分协调利益相关者分配并满足顾客需求,是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状态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显见,利益相关者与顾客忠诚协同机制会充分发挥作用,在分工与柔性生产协同机制及其他机制的耦合作用下,通过协同机制有效化解了大规模生产与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并使各方利益得到了有效的协调与平衡,重新推动价值网向平衡的方向演化。

(五)利益相关者与顾客忠诚协同机制的耦合作用分析

利益相关者与顾客忠诚协同机制是指价值网从维护利益相关者(包括顾客)的角度出发,通过利益的协调,实现利益共享与共赢,而产生共赢合作的基础与前提则是价值网成员企业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种共享与互补作用是通过价值网资源分配与共享协同机制提供的,换言之,资源分配与共享协同机制为利益相关者与顾客忠诚协同机制的运行提供了前提,而利益相关者与顾客忠诚协同机制的变化则会导致资源分配与共享协同机制发生变化。同时,在利益相关者与顾客忠诚协同机制作用发挥过程中,共赢的观念是贯穿始终的。利益相关者与顾客忠诚协同机制是否完善、能否正常运行,是不同利益相关者关系能否得到有效协调的关键,并直接决定和制约了价值网其他协同机制的运行效率。从图2可清晰地看出,利益相关者与顾客忠诚协同机制为其它四种机制提供了物质驱动力和资金支持,为竞争优势的创造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Ye Ke- lin,Developm ent and creation of enterprises competitive strategy theory:Summarize three major theory schools since 1980s [ J] . Jianghai Periodical,1998.6

2.W inter,S. G.Understanding Dynam ic Capabilities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

3.吴海平,宣国良.价值网络的本质及其竞争优势[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4(24)

4.胡大立.基于价值网模型的企业竞争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6(9)

5.余东华,芮明杰.基于模块化的企业价值网络及其竞争优势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7)

6.哈肯.协同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7.孟琦.战略联盟竞争优势获取的协同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2015年)一般规划项目:昌九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电子商务特色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5YJ291)

猜你喜欢

竞争优势
21世纪以来法国电影产业发展及竞争力优势探析
中日美企业文化的比较研究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基于企业战略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中西快餐在中国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