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是什么

2016-03-25刘稚亚

经济 2016年8期
关键词:斯宾诺莎境界竞争力

刘稚亚

最近的思考来源于对斯宾诺莎的理解。

这位富二代犹太人放弃家产,排斥当时的主流生活方式,以磨镜片为生,过着某些人认为是圣徒而大部分人认为是愚蠢的生活。44岁在穷困中死于呼吸系统的疾病。经历简单而平凡。

作为哲学家,斯宾诺莎可谓是“人格最健全”的一位了。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交友广泛,不喜远行(直到康德打破了他宅男的纪录),待人温和,压制自己的才华,对那些不够聪明的人也很有耐心。信念坚定但并不教条,对周围人始终报以宽容之心。生活节俭,却也没有到斯多葛主义的变态境界。

从他的著作和思考中,也能看出他对生活现状很满意,他的生活没有什么大的波动起伏,这点常能与幸福联系在一起。但是他身体不好,又穷,也没老婆,那为什么他还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足?他的秘诀是什么?他让我思考,除了常见的青春、健康和财富,是不是还有别的东西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

斯宾诺莎对于如何实现生活幸福的著名建议是在其论述伦理行为时提出的。《伦理学》第四部分的命题18中就提出,“德性的基础即在于保持自我存在的努力,而一个人的幸福即在于他能够保持他自己的存在。”看到这里,我甚至有些恼火,说了等于没说啊。我怎么才能保持我自己的存在,尤其是在这个各种不可避免的充满痛苦的世界中?当然有些人可以依靠深刻感受到的宗教信仰,但是其他人呢?

按照斯宾诺莎的观点,追求快乐需要充满热情地依靠科学知识、审美体验去获得一种理解力,同时还需要某种自我克制的精神。这是一种精神体验。只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世俗化和极端的商业氛围使这种精神追求变得更加难得。人们越来越不耐烦对自然的沉思,对科学发现的思考以及对伟大艺术品的欣赏,并且更容易原谅和放纵自己——碎片化的生活带来的只能是碎片化的心灵。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容易快乐。

人需要成就感才能满足,然而把成就感建立在别人的认可上,还是自我存在上,这是两种选择。

就像谈到“核心竞争力”,大多数人关注的是一项技能,一纸证书,一次比赛名次,却很少有人把“保持身体健康能力”、“建立亲密关系能力”、“打造家庭和谐能力”当作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于是我们不关注一个人是否家庭幸福,为人谦和,而是他能赚多少钱,获得多少荣誉和关注。

我们总是选择最难的选项,所以我们越来越不容易快乐。

但我认为斯宾诺莎的解决方法有些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而且脱离了社会,主要是他的禁欲主义在今天很不实际。我们已经习惯于高科技生活中流行的所有事物,为什么要逼迫自己放弃它们?我也对斯宾诺莎的对于客观世界的消极看法不太满意,不管他的幸福在内部是如何积极。对于生物体本身和社会施加到人类身上的苦难和不平等,并没有什么解脱的渠道,也许只有死亡才能到达他所要求的境界了。

或者,我们可以用亚里士多德的智慧来折衷地解决这个问题:心满意足的生活才是具有德行和幸福的生活,但是健康、财富、爱情、友谊也是这种心满意足的一部分。

许多曾经无法理解的地方现在看起来却是那么熟悉。

猜你喜欢

斯宾诺莎境界竞争力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斯宾诺莎对迈蒙尼德寓意解经法的批判及历史意义
青年施莱尔马赫的斯宾诺莎研究中的形而上学
斯宾诺莎
胡适、张君劢眼中的斯宾诺莎
“人师”的境界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