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诸迪:舞台艺术发展很有潜力

2016-03-25李晗

经济 2016年8期
关键词:院团精品美术馆

李晗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公开发表,中共中央出台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一时间,全国的文艺创作出现了令人欣喜的新气象、新风貌。在此背景下,“十三五”期间文化部有怎样的顶层设计?具体有哪些举措?2016年主要落实哪些工作?为此,《经济》记者专访了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诸迪。

总思路:抓导向、补短板、出精品、惠民生

《经济》:“十三五”期间,艺术司将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规划?

诸迪:根据对全国2000家剧场粗略统计,我们发现,我国舞台艺术发展还是很有潜力的。2015年全国营业性演出总演出场次达100718场,与2014年相比,无论是演出场次、观众人数,还是票房收入,都有所增长,反映了普通观众更加关注舞台艺术创作,并且自愿购票进剧场观看舞台演出。在各地艺术节中,观众也踊跃参加,有些好的剧目更是一票难求。

我们以“抓导向、补短板、出精品、惠民生”为工作思路。抓导向,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补短板,就是要加强对艺术发展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的扶持;提升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艺术创作水平,促进艺术事业的协调发展;扶持剧本创作、加强艺术人才培养。加强艺术评论,建立健全艺术评价体系。出精品,就是要做好艺术创作规划和资源统筹,深入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努力形成艺术创作生产的“高峰”。惠民生,就是要坚持共享理念,坚持重心下移,发挥好中国艺术节、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等各种展演展览活动的示范引导作用,支持文艺院团开展公益性演出和商业演出,扩大优秀艺术作品的知名度和观众覆盖面。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经济》:细分来说,有哪些举措?

诸迪:在“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戏曲振兴工程、剧本扶持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计划。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紧扣“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及年度重点选题,坚持全国一盘棋思想,统筹协调、上下联动,形成策划一批、创作一批、演出一批的优秀作品生产机制。提高组织化程度,集中力量、集聚资源,力争到2020年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体现时代文化成就、代表国家文化形象的艺术精品。

扎实推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为文艺工作者必须练就的基本功,作为出精品、出人才的必由之路。研究制定支持文艺工作者长期深入生活的经济政策,提供工作条件和展示平台,建立健全长效保障和激励机制。继续组织文化部直属文艺单位艺术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艺术采风、结对帮扶、慰问演出等活动。

继续实施艺术评论体系构建与引导扶持计划,加强评论阵地建设、评论人才培养、评论实践开展和评论成果推广,为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

在人才培养方面,文化部制定了十三五时期艺术人才培养千人计划。2016年,我们已经安排了戏曲编剧、戏曲导演、戏曲音乐、戏曲舞美以及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等专业的培训班。这些班次,面向全国招收学员,既包括体制内,也包括体制外。总之,要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才,建设一支德艺双馨、规模宏大的艺术人才队伍。

戏曲扶持工程中的“名家传戏”,也是我们进行戏曲表演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采用“一带一”、“一带二”的方式进行,即遴选老艺术家为老师,由每位老师挑选两名学生,文化部提供费用。去年,扶持了“名家传戏”141组,141位老艺术家向250名学生传承了280多场传统经典折子戏。

在美术工作方面,一是结合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重大主题性美术创作展示活动。二是继续实施国家美术收藏工程,完成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工作,通过藏品普查摸清家底,研究、梳理并发布国家美术收藏指导目录,研究制定国家美术收藏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加强科学规划和指导。同时,进一步加大藏品作用,继续组织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推动更多藏品和观众见面。三是推动实施当代美术创作引导工程,通过重点扶持美术馆、学术研究机构等开展优秀的当代艺术展览及学术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强对于当代美术创作的引导和对于青年艺术人才的培养扶持。四是全面推进全国美术馆画院专业建设提升,不断强化公益性美术机构的专业职能,大力提升美术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目前,《美术馆管理办法》已处于起草阶段。

戏曲:多手段促繁荣

《经济》:时隔60余年,2015年,国务院再次发布扶持戏曲艺术的文件——《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为推动戏曲艺术的发展,艺术司将做出哪些努力?

诸迪: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通过开展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名家收徒传艺、支持戏曲创作和演出、举办展演展示活动等方式,构建戏曲传承发展新生态,培育有利于戏曲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环境。

今年上半年,我们将协调有关部委共同开展政策的落实督导工作,督促各地认真把中央政策落到实处。年中,将举办全国基层院团戏曲汇演,展示国办政策出台以来基层院团创作优秀作品、服务基层人民取得的成果。还将召开基层戏曲院团发展座谈会,充分发挥基层院团的作用。继续做好戏曲剧本扶持工程,鼓励创作新剧本、移植改编传统剧目,缓解优秀剧本短缺现象。

此外,我们将用综合手段、立体方式来加强人们对戏曲的认知,培养青年受众群体。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将策划拍摄一部类似《舌尖上的中国》的戏曲类系列专题片,每个剧种30分钟左右,在互联网上或者电视台播出。让更多观众了解戏曲,欣赏戏曲,喜爱戏曲,走进剧院观赏戏曲演出。

美术:美术馆发挥战略性作用

《经济》:如今,美术领域的创作存在什么特点?

诸迪:美术创作的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劳动,体制外的美术家较多;二是美术市场化程度很高。这种情况,有利有弊。比如,像舞台艺术,其商业化、市场化程度不够,就需要政府扶持。而美术市场化程度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失衡,现在来看,市场的导向对美术创作的影响较大,需要有学术性和公益性的东西来制衡。

《经济》:依靠什么来制衡,引导美术健康发展?

诸迪:根据美术的规律和特点,我们采用以展览带动创作、以展览带动收藏的方式来发掘优秀作品。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加强美术馆专业化建设,发挥美术馆在评价机制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梳理国家级美术展览体系,并结合重大纪念时间节点举办主题性展览活动。

我们鼓励建设美术馆。美术馆是记录近现代和当代艺术发展历程的一个很重要的学术机构。一方面作为传播平台,是激发艺术家创作、让观众了解美术的一个渠道。在过去,美术馆以展览馆居多,其自身博物馆的性质没有充分发挥。在未来几年,我们要继续推动美术馆向艺术博物馆转型,并且要有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美术馆也是评价机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馆收藏什么,展览什么,都能起到导向作用。它和市场引导不一样,市场以价格为判断标准,而美术馆以艺术和学术为标准,并不一定收藏价格高的作品,它通过公益性质的收藏,来影响市场。

另外,我们将加大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的作用,继续推动美术文化惠民,强化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沟通。

猜你喜欢

院团精品美术馆
2022年昆曲院团调查报告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去美术馆游荡
一种聚焦: 上海民营院团的现状与发展
国家优秀院团丑角专场演出暨丑角表演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
美术馆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