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硬汉班长的“铰棒精神”

2016-03-25肖润兵李仕俊段攀

解放军生活 2016年1期
关键词:犄角硬汉货物

肖润兵 李仕俊 段攀

“一副铁身板,一双铁砂掌,手里一根铁铰棒…一”提起某物资供应站班长葛安涛,战士们都用“三铁”来形容他的硬汉班长形象。 说起葛班长手里二尺长的铁铰棒,单从材质来说,正宗俄罗斯进口空心白钢,既轻巧又坚硬,是葛班长捆绑加固的“利器”。说起来历也不简单,是一次执行任务中,俄方押运人员为表示对葛班长的敬意赠送他的。这些年,他对这根铰棒爱不释手。有一次,因操作不慎掉到车皮里的货厢夹缝里,人下不去,磁铁也吸不上来,想尽了许多办法,最后用3米长的钢筋窝成钩,好不容易钩上来,从此,他对这根铰棒倍加爱惜了。

与其说,铁铰棒是他手里的工具,在他心里却如同老师一样,给了他很多的人生启迪,让他学会了像铰棒精神一样铁骨铮铮、默默无闻、张弛有度。如今,这根铰棒已经陪伴他12年,棒身上也早已“伤痕”累累,但还像葛班长的意志一样坚韧如初。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儿。一次,站里接到一组紧急收发任务,为节省吊装时间,现场吊车操作员合并货物厢,将两组货物同时捆绑挂钩,正当落钩时发现中国车皮装不下俄方宽轨货厢,超出部分正是固定货厢两侧的木方,但由于是同时起吊,木方如同两只“犄角”顶在两个货厢中间。情急之中,只见葛安涛拿来一根垫木,并手语指挥吊车操作实行“错位调整”,将垫木支在其中一个货厢重心后落钩,错开顶角后,很快就撬掉了多余的几只“犄角”,货厢顺利实现装载。

由于中国和俄罗斯的8.5厘米轨距差,现场操作时类似的问题有许多。用他的话来说,准轨转宽轨好卸也好装,宽轨转准轨,十有八九难,平板车皮还好点,遇上货厢车皮有的愣是装不下,就得重新用木头做货物支架,把货厢放在车皮上方,并重新焊接固定支点。

葛班长说:“士兵就要像铁铰棒一样,铰的是困难,紧的是安全,但归根到底打铁还须自身硬,只有这样才能百折不挠,刚正不阿。”

猜你喜欢

犄角硬汉货物
开怀篇
逛超市
酷爱“头饰”的动物
赢韩!球迷陪国足硬汉战长沙
没角的牛
公羊触篱
马德钟:硬汉也需柔情
路遥知马力
硬汉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