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的承载

2016-03-25刘东衢

青年文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刘东生病列车

⊙ 文 / 刘东衢



小说的承载

⊙ 文 / 刘东衢

刘东衢:江苏新沂市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做过销售员、编辑、记者、“北漂”,后创业至今。作品散见于《大家》《花城》《芙蓉》《散文》《小说选刊》等刊。出版有合集《灰锡时代》《飞翔》。电影剧本《花与棋》等十几部。曾获第二、第三届“贝塔斯曼杯”全球网络原创作品奖等。

如果小说想承载一点什么,哪怕就那么一点点,就注定它不轻松了。好比人这一辈子,但凡想做点小事,都不轻松。养儿抚女的,轻松吗?上班、投资、说亲攀故、看病,都伴随着丝丝缕缕的沉重。因为人。因为人这辈子注定是画不成一个标准的圆的。画着画着,路线就走偏了,不规整了,与那个完美的圆之间永远差距着,缺失着。人总奢望着有一种东西能填补它,古往今来,从而诞生了一篇篇或明或暗,或平仄或仄平的作品。

小说,对缺失的表现近乎永恒,从广度和深度上讲,也许是唯一的。没有任何一种艺术,能像小说这样对人进行彻彻底底的革命。这种革命的目的,并非为了权力和资源的重新分配。我记得鲁迅说过,他用手术刀对人进行医学似的解剖。——也就是说,在鲁迅看来,虽然未庄的人照常活着,实际生病了,有些人病得不轻,甚至疯了,狂了,对死亡都麻木了,得动手术。缓一点的,开方子。小说便是鲁迅开的某些药方子。也许有人会说,时代变了,“互联网+”了,高科技和资本的天下,或许将来某一天,基因科技可令人类长生不老,永葆青春,不需要什么药方子了。但这一切,都不能保证人类不生病。事实的发展有可能相反。

我们在时代中,每天和生活零距离接触,除了接触五花八门的人,还要采取形形色色的方式。——我们总在追随一点点的变化并不断地适应它,渐渐地,你会发现时代就像一辆迷雾中疾行的高速列车,你有票,但无计可施。于是,世间塞满了被时代遗弃的人。他们以旧时代的思维设计雕琢着自己的人生,却屡屡受挫,在将晚的白色天光里暗暗垂息,奋力一搏,终不免零乱落魄,怨愤自残,对意义深恶痛绝,寄托于灵魂的最深情处,他的一生寄于此,小小的、如蛋壳般薄脆的一生,同时又是那么的恨、那么的无奈和凄楚。

对于很多人而言,平安至死就是幸福的。人对于一生的渴望,到最终,也竟如看待一杯茶那样,丢一片茶,丢三片茶,丢十片茶,那也是茶,哪怕一片也不丢,也算是茶。到最后,凡端得起来喝的,笼统得都可以叫茶吧。这样的人,我认得一些。但是我并不能想得透他们。似乎有一刻,我对那样的药方子也产生了怀疑:究竟有没有呢?

小说创作的作者,与现实中的人和作品里的人物应是平等的,许许多多的疑问得不到解决,只好设问。或者有出身好的、依山傍水的人物站出来为解惑,然而惑解开了,倒显现了下一个惑。再解,又倍感无聊,衣食男女,烟火人生,只求忘。又自嘲,自己是不是也得病了?如一个病人看待另一个病人?

革命的年代里,视死如归的英雄深怀大爱和大义,希望下一代能乘上新时代的列车,奔向他未曾目睹的神圣,是将他自己的鲜血,洒溅到理想的锋刃上,画一个完美的圆。如果那班列车今天重新启程,会发生什么呢?

对于英雄而言,拥有比失去更加沉重。

那小小的人物呢?

⊙侯立远·松风

猜你喜欢

刘东生病列车
城际列车
关爱向列车下延伸
“生病”的一天
温馨列车
列车上的失窃
春转夏,你的肌肤生病了吗
别怨天气热,身上爱出汗,可能是你生病啦!
领个女人回家
冷湖
养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