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经济发展中各主体的角色扮演

2016-03-24梁武

商场现代化 2016年2期
关键词:个人县域经济政府

摘 要:县域经济的发展成果能够更好的造福于地方的群众,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力量整合,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该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样才能够从经济发展的成果中分得红利。

关键词:县域经济;政府;企业;个人

近年来,县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可以说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县域的经济的发展的好与坏关系到地方的生产生活以及人民群众的幸福程度。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个主体都在各自的领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论文将围绕从三个主体的角色方面来展开。

一、县域经济的含义

张国兴认为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域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它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诸环节, 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从以上定义中可以看出,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全国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县域经济发展不稳定,那么全国经济的发展将会受到极大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涉及诸多方面,它不是单一的指某一个方面的发展,它是发展的综合体,各方面都需发展,否则就是病态的发展。邢志广认为县域经济是和城市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综合性概念,指的是以具有独立规划和财政职能的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 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完备并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系统。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县域经济是单独运行的一个经济区间。

二、主体的角色扮演

1.政府

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是经济发展的主导,但是在市场经济阶段,政府不再是主导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而是服务于经济发展。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政府更多的工作是服务经济的发展,为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笔者认为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信息发布者

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一个角色是要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市场有效的信息,要注意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同时,信息的发布必须涉及到县域经济发展的各个地方,中西部地区的县域可能会由于交通的不便捷造成信息的传达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是政府还是应该尽量使信息送达到这些地方,不能造成地方的信息接受差异。信息的发布还应该及时,地区之间信息不应该有滞后。

(2)保护体制建立者

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只有形的手,不应该过多的干预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是提供经济发展的外围保障体制,来保障经济的有序运行。在市场不能自主调节问题时,这时候政府建立的经济保障体制就应该体现出应有的作用。县域经济作为一个小范围的经济区域,市场运行的各种问题更加凸显,就需要政府为这些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提供健全的保护机制。因此,政府制定的保护体制应该要细化到每一个问题上,这样当问题发生时,才会有制度保障。例如,在资源分配上,政府可以建立一种体制,在这种国体制中规定何种资源归何类企业使用、使用标准是什么、使用年限是多久、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技术、责任人是谁、问题处理办法、环境保护权益等等诸多方面。

(3)政策引导和签署者

过去政府过多的参与到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这种政策制定过程可能会造成政策与实际脱节,笔者认为,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先让市场主体(企业和个人)形成一种政策的走向,政府再将这种这种走向加以引导,最后出台的政策就必然会有市场基础,政府只是作为经济政策的最后敲定者,公布这些有效的政策法规。经济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如果市场能够自身调节的问题,政府就可以以市场解决问题的手段为基础,来制定相应的经济的经济政策,这种政策不是政府的单方面行为,而主要是根据市场自身已有的问题解决机制来制定政策。同时,政府如果发现市场中的经济运行出现不能调节的问题,那么,政府应该引导这样的经济政策走向正轨。

2.企业

企业是市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没有企业在市场中穿针引线,那么市场经济就不能很好的有序发展。在当前的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企业的作用似乎没有凸显出来,因此,本人认为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更好。

(1)政策制定的参与主体

企业是市场活动的参与主体,企业是市场运行好坏的切实体会者,在县域经济这样一个区域经济里,企业应该发挥自己的力量,为政府的经济政策制定提供最有利的市场信号,同时,在建言献策的过程中,企业可以适当的提出一些自己的利益诉求,但是不能左右政府政策的最后敲定。

(2)市场问题调解的主体

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应该主要由市场去调节,因此,企业应该更多的去参与到市场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够自动的形成问题的解决办法。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更多的让县域中的企业去融入地方市场,使地方市场充分运营发展,当中出现的问题应该更多的依靠企业自身的调节能力和企业之间形成的调节机制去调节,政府只能解决那些企业不能处理的问题。

(3)政府和个人信息的传接纽带

企业应该更多的执行政府的政策理念(如前所述,这种其实也是来自于企业自身,只是最后由政府颁布实施),更多的向消费者传达政府的执政理念。同时,企业应该将消费者所反映的问题一定程度向政府做汇报,以便政府在建立保障体制时能够更好地综合各方面的因素。

(4)产品的生产者

企业的最重要任务是应该向市场生产商品。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企业应该就县域中消费者购买力来决定产品的生产量,产品的质量必须获得相关部门的许可认证,同时县域经济中的企业也应该做好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不能造成消费者的流失。

3.个人

个人是政府和企业的最终服务对象,个人对政府和企业的好感程度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好坏。个人可以为政府和企业的决策提供更多的直接信息。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本人认为个人主要承担以下几个角色:

(1)信息反馈者

政府的政策和企业的决策针对的是个人,因此个人应该对这些政策或者决策给出相应的执行效果反馈。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由于面对的群体总数相对来说比较少,因此政府或者企业收集信息比较便捷,这时候个人应该尽量配合政府或者企业的调查抽样,这样能更有利于政府或者企业制定出更适合个人群体的政策或者决策。

(2)建言献策

个人还可以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个人也可以通过相关合法方式来参与到政府或者企业的决策当中去。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个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政府或企业建言献策,例如政府官方微博、企业信箱、政府热线以及明主团体等等。

(3)民主监督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个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政府和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督。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尤其要强调这一点,因为地方政府容易玩忽职守,地方企业容易违法生产,个人的监督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政府和企业形成威慑。

三、结语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多方面综合发展,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协力,共同进退。正如前文提到的政府、企业和个人,这三大主体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政府要建立起良好的保障体制,要对企业和个人及时正确发布消息,同时要积极做好引导工作;就企业而言,要积极参与到政策的制定当中去,要从自身出发去解决市场中的问题,同时还要做好信息的传达,除此还必须提供良好的产品;对于个人,主要从细节上影响政府和企业的行为,例如反馈信息、提出意见或建议和监督政府和企业行为等等。通过这三者不断努力,县域经济的必将有序稳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兴.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9).

[2]邢志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探讨[J],区域经济,2006(4).

[3]刘志超.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评述及其反思[J].区域经济,2013(2).

[4]段培君.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的系统框架[J].区域经济,2003(2).

[5]辜胜阻.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新思路[J].经济纵横,2010(2).

作者简介:梁武,大理大学政法与经管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管理与中介服务

猜你喜欢

个人县域经济政府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研究综述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偷自行车的人》与《小武》分析比较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浅议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面临挑战和机遇之探析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