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约我国科技中试发展的问题研究及建议

2016-03-24徐中舟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

徐中舟

摘要:中试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环节,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是鉴定和评价科技成果知识价值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大力促进中试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一直被认为是提升国家(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大力进行推动,但是成效明显不佳。本文分析了我国中试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中试瓶颈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试;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3-0000-01

当代世界各国在经济与综合国力上的竞争不仅仅取决于科学技术水平高低,也取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与效率。而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中试环节的滞后所形成的瓶颈和负面效应是造成转化速度和幅度受挫的非常关键的因素。以下对我国科技中试发展的问题逐条分析并提出解决建议:

一、知识产权缺乏保护,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知识产权缺乏保护,会导致研发合作的双方利益受到损害。下游企业由于长期以来的传统意识,通过人才争夺,购买催化剂,复制技术后自己“消化吸收”,这是在国内非常盛行的现象。华谊集团曾经有一个产品,国内就有民营企业,通过多种方法将整个研究团队挖走,然后通过技术复制生产一套同样的设备,最终形成了更大规模的产品生产线。这样的行为,使真正花了大量资金和时间去做研发的一方在受害后丧失了继续自主研发的积极性,也给整个业界带来了“拿来主义”的不良风气。政府应该加强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宣传,统一口径,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创造一个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同时组织知识产权部门对自主创新企业进行保姆式专项服务,以避免因重大专利侵权导致企业利益的受损。

二、垄断企业阻碍新技术的发展,政府应对推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国内的产学研体系中除了政府以外,大型企业(中石油、中石化和宝钢等)投入较多,但其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基本是垄断式的,在知识产权上占有70%以上的份额,科研院所只占有30%以内的份额,并且研发出来的技术将会被独占。这样一种技术垄断,其他中小型企业得不到相应技术上的提升,对我国同行业的生产力的提高并没有推动作用。这种状况降低了业内的竞争,没有竞争的刺激,技术的发展就不能达到高效高质,不利于新技术的发展。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以扶持拥有技术而没有市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常规,进行全面的税收减免。建立专项科技园,以满足中小企业合作交流,项目输出的需求。进行转让成功技术成果项目的大力度补贴,促进其资金积累。积极宣传推广并支持以中试为主的研发服务平台类企业,鼓励更多的研发机构、风险投资公司等行业的企业投身这一领域。

三、科研院所在技术扩散中存在缺陷,企业应加强合作沟通和利益分配方式的完善

国内科研院所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为了追求学术成果,往往会放慢技术研究的步伐,延长课题时间。这与企业想要加紧技术研发,尽快投入工业化的目标是相矛盾的。这样就会带来相互的信任危机,使研究出来的新技术带有水分,加上科研院所在基础研究上的先进性无法保证技术放大工程化的可行性,导致无法进行下一步的转化,合作破裂。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应通过加强与合作单位的沟通,在研究初期就商定严格的合作计划,并完善利益分配和专利共享制度,使科研院所在课题研究中始终与企业保持目标一致,提高研究效率和质量。

四、企业研发体系分散,长期规划能力不足,应加强研发体系和工程化能力建设

大部分企业没有形成一个集团层面研发的体系,以分散的技术中心为研究主体,人员和力量薄弱,技术研发的过程中往往容易产生达到专利要求即可的消极想法,导致技术成果只能“纸上谈兵”,无法实现真正产业化。即使进行对外来技术的消化吸收,也无法实现彻底的技术剖析和深化,便无法达到彻底的创新。国内企业研究院一般只做中短期的战略规划。中短期战略规划更加贴近市场,但会忽视正处于发展萌芽中的一些关键技术,也从侧面反映出国内企业长期规划能力不足。企业应该整合企业内部资源,从生产部分到研究技术中心再到企业高层,充分重视科研活动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给予项目课题研发足够的总体支撑。

五、企业研究院技术成果转化能力低,应重视工程化能力建设

跨国公司通过多种手段加强中央研究院的工程化能力建设:一是在中央研究院下设立工程化部门,以增强其工程化能力。相对而言,国内很多企业研究院尚未成为技术研发的主体,也不具备工程化能力,在这些企业中,研究院只起到规划管理、提供技术市场信息支持等辅助作用。应推动企业研究院与业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企业工程化能力建设。

六、项目申报审批制度效率低阻碍成果转化,政府应改进审批申报制度

项目推进和研究基地规划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的审批流程太过繁琐,效率低。企业向市委报批新项目或建立新基地,对安全、消防等方面具有硬性指标,相比于企业内部沟通,这个过程耗费了整个项目研发过程中超过50%的时间。政府应改进审批申报制度,同时为企业科研建设疏通相关部门,如建交委、消防局,对影响整个企业创新发展的整体研发平台建设规划给予相应的支持和理解。

七、新技术配套设施制造能力不足,应加快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除了在技术上有所欠缺,装置的先进程度也无法跟上国际脚步,企业只能依托通过对已购装置进行改造来适应新产品或者新技术的生产。由于装备制造系统的能力不足,无法完全自主设计一套符合国际最先进产品生产技术要求的装置。国外企业的设备装置不断创新,根据已有设备的缺陷进行改进,又产生下一套更先进的设备。而国内企业只有一套引进改造后的装置,由于设备制造上存在瓶颈,使企业只能在狭小的固有空间里进行研究,限制了进一步的创新。国家应加快发展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以跟上新技术成果创新的步伐,尽快实现产业化目标。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
天津市技术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