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视剧作呼唤原创精神

2016-03-24张俊伟

人民周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心态影视作家

张俊伟

影视行业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规模的抄袭现象?这和艺术创作乃至整个社会的浮躁心态不无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追求经济发展和物质利益的同时,容易忽略对精神家园的建设与守望。渴望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浮躁心态充斥着许多人的大脑。尤其在影视这个充满名利诱惑的行业里,很多人想要快速实现名利双收,又不愿付出相应的努力,于是剽窃他人作品成了捷径。还有些制片公司纯粹把艺术当作生意,想尽快把创作兑换成人民币,因此偷工减料、仿造克隆。而长期以来,创作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相对薄弱,很多人明知被侵权却难以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特别是影视艺术领域的概念比较模糊,判定侵权的标准往往难以界定,更增加了法律诉讼技术层面的维权难度。对于一些抄袭行为,观众和原作者只能进行舆论谴责,反而为其宣传炒作提供了话题。

全媒体时代,粉丝经济对影视创作思潮产生深远影响。似乎无论什么人,有怎样的品行,只要有足够的粉丝群和关注度,就可以在影视行业立足甚至飞黄腾达。有的粉丝甚至善恶不辨,只要是心仪的偶像,无论其行事对错都照单全收。

十余年前,法院曾判某作家抄袭他人作品,该作家做出赔偿却拒不道歉。令人错愕的是,该作家的很多粉丝认为此事无伤大雅,这在一定程度上“坚定”了抄袭者的“信念”,即有粉丝支持就敢抄袭。一些抄袭者深谙粉丝经济之道,持续用自我陶醉、虚妄的视听符号对粉丝实施精神控制,赚取巨额经济利益,搅乱了影视市场的正常秩序。

猜你喜欢

心态影视作家
影视展
作家的画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做谦逊的人
影视风起
还是“看掐架”心态
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