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用型教学理念对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16-03-24陈鲲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2期
关键词:传统教学法

【摘要】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需要扎实的掌握理论知识,更注重学生后期的技术性和实践性。本文从传统的给水排水工程教学模式出发,分析了现有教学模式的弊端,并针对本课程“理论实践同修,实践重于理论”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应用型教学理念的给水排水课程改革”观点,给出了从教学方式上改革、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及工程管理分析能力等方面探讨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教学实践和改革建议。

【关键词】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传统教学法 应用型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35-01

随着水资源浪费、可用水量锐减等问题的日益严重,如何解决水资源的充分、循环、可持续利用是全世界的共同课题。作为“水科学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担负着水资源的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重大责任。给水排水管网系统作为给水排水工程的主干之一,是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对于高校学生来说,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比较年轻。2003年,全国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鉴于城市供水工程和城市排水工程呈现的一体化趋势,将两个系统整合,作为一门课程来教授。虽然专业相对年轻,但是教学模式本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从应用型教学理念出发,寻求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一、传统教学模式分析及存在问题

我国多数设有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现在采取的教学方式普遍统一化,即课程发展认识、专业理论知识传授、课程设计与分析、生产实习、成绩考核五大部分。大概的流程是这样的:教学初期是枯燥的学科发展史,由老师照本宣科的讲解,甚至是学生自学;接下来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固定不变的公式、原则;结束某一阶段的学习,开始给学生布置作业,自主的课程设计与问题分析;到了学期末,学校组织学生实地观察、实习一下,然后开始闭卷的考试,最后的成绩评定用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加权平均的方式。

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看似完整,但却是实际意义甚小,应用性很差的。对于选择这个专业的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个专业自己需要重点学习什么,以后可以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具体做什么,而枯燥的前期课程设置,不仅不能解答自己的疑问,更会让自己陷得云里雾里。对于实际操作性很强的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传统的一面黑板、几只粉笔、几幅图纸、几个经典案例、一份课件的陈旧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需求了。

除了教学模式的陈旧,教材内容相对落后是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的另一个显著问题。虽然2003年的时候,给水、排水两个系统整合到一起,而且给水排水专业指导委员会也推荐了新教材《给水排水管网系统》,但是部分院校仍是采用老教材,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教材的陈旧落后,使得学生所得到的专业知识有了局限性,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很可能面对尽管掌握了专业知识,但是进入工作中却与行业脱轨的状况。

除了以上两点,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考核机制也存在问题。以比例较重的卷面成绩作为衡量专业知识的标准,这也使得很多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专业知识不能灵活运用,虽然认真的记录老师所讲的设计及设计步骤,但事后却很难留下深刻印象,导致学生没有资料查询,设计的作品成了照猫画虎,结果就是自己还是没有理解。

三、对现有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由于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的特性,传统的书本讲课形式以不能满足教学需求,需要从应用性出发,将授课方式转变成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授课形式,针对实物进行讲解。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计划,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可以给学生布置观察作业,到学校的教学楼、食堂、寝室等地实地观察各种给排水管网系统,完成自己的观察记录,在课堂教学时可以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和自己的看法,老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关注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将课堂移到观察地点,用现场教学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除此之外,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实际案例的分析,用视频、图片、模型等多样的手段将抽象的概念、原理,难以解释的设施、构造生动的表现出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科学与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要求方方面面的与时俱进,给排水管网系统的专业知识也不例外。各个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除了及时更新教材、加强教师的知识储备之外,也可以有计划的更新学校图书馆内的相关书籍,做到让学生有平台来接触新技术新理论,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电子文献资料库,给师生提供最前沿的行业资讯,了解、学习最新鲜最先进的案例经验。除了书面知识的更新换代,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不定期的组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研讨会,进行思维的碰撞。老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接收能力,学生更可以从老师身上学到课本上无法传授的经验知识。

考核机制的主要目的是检验过程。而期末考试是检验老师教学及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传统的评分机制和考试形式也需要有所转变,尽量使考核科学合理。为了突出应用性教学理念,学校可以尝试将总成绩分成平时成绩、实际设计成绩以及期末考试成绩,具体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闭卷考试,经常会出现学生通过短期记忆来应对考试的状况,是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精神。可以将闭卷考试改为开卷形式,允许学生带教材参考,将考题难度增加,适当的加入最新案例和注册考试专业题,使考试本身灵活性变高,也能够考察学生将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从传统的给水排水工程教学模式出发,分析了现有教学模式的弊端,并针对本课程“理论实践同修,实践重于理论”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应用型教学理念的给水排水课程改革”观点,对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及工程管理分析能力,促进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教学实践和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武海霞,嵇保健.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5):64-65.

[2]魏娜.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50):117-118.

[3]张鑫,王伟,刘丽娜等.应用型本科院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初探[J].林区教学,2014,(4):8-9.

作者简介:

陈鲲(1976.02.13-),男,汉族,福建三明人,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给水排水工程。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统教学法
PBL教学法在金融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PBL教学法对肝胆外科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评价
谈项目化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心内科激励教学模式探讨
利用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多媒体技术打造体育高效课堂
大学排球普修课教学方法研究
PBL教学改善中职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实践
论如何将奥尔夫教学法与高中音乐课有效结合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机械分析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