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立体互动:构筑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的生态系统

2016-03-24纪莹莹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2期
关键词:生态系统

纪莹莹

【摘要】职业生涯变数的增加与中职生积极寻求发展的现实状况,需要学校对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进行培养路径的顶层设计,建立多维立体互动的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的生态系统:汇集需求,统筹领导,领导小组成灵魂; 多方参与,专业运作,能力培养联合体变大脑—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中心作脑核,内部学校部门融合式联合作左脑,外部企业、专指委等开放式联合作右脑;各种类型的课程流通过二维立体路径流通;学生在课程中参与、反馈,形成与所有相关资源与组织的充分互动。而生态培养系统中的中职生则能够有意识、系统和持续不断地获取知识、发送自身的行为和优化组织的体系,从而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保持可持续生存与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多维立体互动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20-02

一部《你知道吗?》引起了我对职业变动现象的关注。我们目前所处的职业世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职业生涯的变数增加了,这使得中职生在校依据所学专业进行的一次性规划的实际作用大大降低。而中职生自己也不再自暴自弃,转而积极寻求发展出路,但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对自己、对专业了解不深,选择往往被动而茫然,对未来的规划意识减弱、对持之以恒获得专业能力缺乏韧劲,直接导致他们的中职生涯所获有限,间接影响了自己的就业竞争力。目前,中职学校围绕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采取着一些措施,但往往各自为营,不成系统,类似散打点射,缺乏有力的顶层设计。我们需要整合各种生涯管理人员的力量,将丰富多彩的平台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关于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 以及生物种群相互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 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 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的主体是中职生,从自主建构的角度来讲,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的主人也是中职生自己,但是教师不应该是无为的,教育不应该是局外人。围绕在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周围的各个组织也应该形成这样一个群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需要这样一个可以持续运作,调动多方教育资源,彼此有序合作的生态型组织系统,保证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的专业与高效。

图1:“多维立体互动式”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生态系统

一、汇集需求,统筹领导——行政领导小组成灵魂

学校重视中职生的发展,需要把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与成长需要放在重要位置,面对当前社会发展对中职生的要求以及中职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学校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将内外需要汇集、融合成为培养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主题,并积极统筹资源,成为整个培养系统的灵魂。从行政手段上需要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室为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组员的“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全校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与发展的规划,优化基地建设,指导培育项目,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及保障经费等。

二、多方参与,专业运作——能力培养联合体变大脑

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首先要加强中职生与社会群体的信息沟通与交流,让学生有足够信息源。因此,学校需要把门打开,调动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充分调动起来,整合起来为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服务。

(一)脑干—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中心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分散在各个部门,德育教研组、实训处、班主任等等,负责部门从各自角度出发进行实践尝试,多“孤军奋战”,常感“孤掌难鸣”,难有成效,难以深入,无法专业化。培养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需要首先成立一个专业的指导中心,来运作全校的培养工作。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中心”,主要负责:第一,整理理论资料与分析现状。加深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方面的理论、实践及其发展研究;发现具体操作的方法;摸清学校学生这项能力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搜集就业信息,摸清行业、职业人才需求等。第二,加强学校的对外联系,合作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第三,专业心理辅导。给学生提供规划职业生涯、测评职业类型等咨询服务,主抓职业生涯规划课与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职味”论坛的组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联合不同部门开展各类课程等。

(二)左脑—内部融合式联合

打破部门界限,将教务处、实训处、政教处、教科室、团委、教研组等学校处室部门统合起来,成为专业运作的左脑。各部门对本部门工作进行转型尝试,开始把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形成为部门常规工作的一个方向,融合大家的资源与力量,同心同德,朝同一个方向使力,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三)右脑—外部开放式联合

打开校门,除去学校的围墙,联合企业、专业指导委员会、社会劳动保障局、就业指导中心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成为整个培养系统的右脑。在实训处数十年与各类校外企业、事业单位交往基础上,以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作为企业、社会、专业委员会等各方力量融合的纽带,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企业需要的人,专业委员会正在培养的人。

这样,以“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中心”为脑干,配以左脑—内部融合式联合和右脑—外部开放式联合,形成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的专业运作中心,代表学校组织实施培养计划。

三、立体互动“2+”

一个生态系统的生命力表现在彼此可以互通,灵魂式领导小组主导的大脑式多方运作联合体均紧紧围绕作为培养对象的中职生,通过“2+”实施立体互动。

(一)“2”指中职生与紧密围绕其周围的多方力量进行互动的二维路径:第一路径是实体路径,由教师为主要互动力量的课堂教学、大赛和职规德育,以及以学生作为主要互动力量的社团、学生会、团委、党校组成,作为当下互动主路径。endprint

第二路径是虚拟的信息化互动平台,以实习生网络管理平台为主,学校的校园网、微信平台与各类培养中心建立的学生QQ群等都是中职生与多方力量进行互动的路径补充。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基于信息时代与知识爆炸的社会背景而产生,所以把信息化互动方式作为未来主路径。

从常规实体全覆盖网络,到虚拟信息化平台的补缺,二维路径设计由平面变为立体通达全体中职生,形成与中职生互动的有力的立体通道。

(二)“2+”是什么?想要实现校内、校外多方力量的有效融通,统合资源集中培养中职生,就需要一种可以在各种力量间自由流动的同质物,才能实现真正的流通!在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的生态系统中,“课程”是最容易形成的同质媒介,把各种力量组织的培养活动都纳入“课程”的范围,除去最常规的课堂内的课程外,还有竞赛类课程、活动课程、体验式课程、论坛式课程、实习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等。

各种类型的课程流通过二维立体路径,实现了领导小组主导的多方运作联合体间的有效互动,也实现中职生与中职生之间的互动,使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在全校范围内,甚至超出学校到校外,在全体中职生多方面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上发生,有力促进中职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就这样:汇集需求,统筹领导,领导小组成灵魂; 多方参与,专业运作,能力培养联合体变大脑——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中心作脑核,内部学校部门融合式联合作左脑,外部企业、专指委等开放式联合作右脑;各种类型的课程流通过二维立体路径流通;学生在课程中参与、反馈,形成与所有相关资源与组织的充分互动。围绕在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的各个组织形成了一个可持续动作的生态系统,而生态培养系统中的中职生则能够有意识、系统和持续不断地获取知识、发送自身的行为和优化组织的体系,从而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保持可持续生存与健康和谐发展。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是一个看不见,但对于中职生而言关乎生存,牵制发展的命题,而“多维立体互动”的能力培养生态系统的构筑将无形化为有形。生态培养系统中的中职生能够有意识、系统和持续不断地获取知识、发送自身的行为和优化组织的体系,从而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保持可持续生存与健康和谐发展。生态系统的设计由控制到唤醒,释放正向活力,可促中职生的生命力张显:生态系统拒绝压制,可培育出中职生新的精神状态;生态系统可以让学生们无时不刻不感觉到,自己现在所学的与未来的职业密切相关,自己现在的努力就是在为未来的想要的生活奋斗,可燃起中职生学习的热情;生态系统可使中职生在自我认识中建立自信,在职业了解中找到发展机会及证明自己的机会,学会抢占各种培训资源,积极参与各种竞赛类课程,并在参与过程中得到了更多的成功体验。

参考文献:

[1]许海元.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袭开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结构及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3]姚裕群.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4](美)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作为学习与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朱水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美)罗伯特·C·里尔登,珍妮特·G·伦兹,小詹姆斯·P·桑普森,加里·W·彼得森著,侯志瑾等译.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第3版)[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6):14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系统
森林抚育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政府职能与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研究
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特征简述
“互联网+”下医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发展路径
移动有声阅读让儿童文学回归故事本身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移民安置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及水土保持工作
网络空间的生态化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