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

2016-03-24梁垚魏晋范文蓓吴梦初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报隐性隐形

梁垚+++魏晋+++范文蓓+++吴梦初+++钱平

【摘要】国内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主要为两个研究方向:一是隐形教育核心范畴的界定研究,另一方面是隐形教育的实践研究。目前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存在的问题:一、当教育者是专业任课教师时以学生学习效果作为评价标准的;二、隐性教育和反思性隐性教育概念的混淆。

【关键词】隐性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66-01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外许多专家学者对隐性教育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 年在《班级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隐性教育,他认为:学生从学校生活的教育中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观和其他心理的发展。杰克逊将这种非正式的文化传递称为“隐性课程”。在教育的其他领域也普遍存在这种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人们把这类现象统称为隐性教育[1]。

对于隐形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核心范畴的界定,学界目前对此尚未达成一致的看法[2],白显良教授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界定义为[3]:寓于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不为受教育者焦点关注(甚或不为受教育者明确感知)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类型。

国内针对隐形教育的研究,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一方面是隐形教育核心范畴的界定研究,另一方面是隐形教育的实践研究。

1.立足显性课程,强化隐形教育。

董娟[4]围绕英语教学中隐性教育对学生学习效能的影响提出,隐性课程不仅是作为“显性课程”的有益补充,而且是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可以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效能。余永亮[5]提出以隐性教育方法为指导,借助多种教育资源,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吸引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向海英等人[6]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中提出,无论在课程导入、课程讲授,还是师生互动、学习反馈等环节,授课教师往往通过隐藏的历史元素,通过隐性教育方式将教育内容、教学要求,渗透和潜隐到显性教育方式无法达到的空间。蔡云峰[7]从《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的隐性资源作为切入点,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探讨更好地利用《高等数学》中隐性教育资源,以便提高《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

2.强化教育者的隐形教育作用。

针对这以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从研究生导师方面入手的,邱晓雯等人[8]提出研究生德育工作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根据自组织系统和隐性教育的特殊优势,从导师隐性教育的视角出发,探索在传统研究生德育工作体系下研究生德育自组织系统的功能以及构建原则。

杨秀红等人[9]基于研究生导师肩负着培养高等人才的重任,研究生导师通过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情感素质和培育良好的环境氛围,能更有效地发挥隐性教育作用和示范效应。

3.立足经典的隐形教育载体开展研究。

王凯宏等人[10]提出雕塑是与所有的校园物质景观一样,积淀着文化、历史和社会的价值,并且反映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高洁等人[11]从隐性教育功能针对大学校园文化作以全面研究分析,构建合理新结构,完善大学校园文化隐性教育体系的功能互补性,努力实现大学隐性教育功能的实效性。张劲[12]提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进行扩展能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的效果,更好地达成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

综上,目前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研究仍然存在两点问题:一、专业任课教师对于隐形教育的实践以学习效果作为评价标准;二、隐性教育和反思性隐性教育概念的混淆,隐性教育和反思性隐性教育是有区别的。隐性教育是教育实践中存在隐性教育现象的概括,即对教育实践中出现的现象进行思考;反思性隐性教育是对隐性教育理论的反思,即以隐性教育理论指导教育活动。前者和后者的区别是“隐”的非意识性和有意识性。

参考文献:

[1]李小虎.辅导员工作中的隐性教育研究——基于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思考[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81-84.

[2]沈壮海,王绍霞.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补白之作——读《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 2014(05):109.

[3]白显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13.

[4]董娟.探究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隐性教育对学生学习效能的影响[J].电子制作, 2015(04):191.

[5]余永亮.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有效性探讨——基于隐性教育视角[J]. 价值工程, 2014(03):252-253.

[6]向海英,田兴荣.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隐性教育[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12(02):62-64.

[7]蔡云峰.《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隐性教育资源的利用探讨[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22):153-154.

[8]邱晓雯,董首恒.研究生德育自组织系统构建与功能研究——基于导师隐性教育的视角简[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9]杨秀红,陈静,高俊玲.研究生导师的隐性教育作用[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81-84.

[10]王凯宏,靳洪莲,裴志超.高校园区环境雕塑的隐性教育功能研究简[J]. 绥化学院学报, 2015(03).

[11]高洁,徐腾.加强大学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5(02):7-8.

[12]张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教育功能的扩展[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4):29-32.

猜你喜欢

学报隐性隐形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隐形药水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Analysis of Characters Shaping in Ring Lardner’s Haircut
Analysis of I Heard the Owl Call My Name from an Intercultural View
“0感无暇” 隐形妆
论学报的发行管理创新
米歇尔.奥巴马与第一夫人的隐性影响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再添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