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6-03-24镡丽娜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2期
关键词:角色主体性人格

镡丽娜

【摘要】初中语文是基础课和工具课,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本文从完成教与学角色的转变;挖掘人文因素,完善学生人格;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三个方面探讨了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 主体性 角色 人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61-01

初中语文教学应以人文教育为本位,倡导人文教育的理念,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净化学生灵魂,陶冶学生情操,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传递出的人性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一、完成教与学角色的转变

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学生不仅要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同时要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初中语文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用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课堂变成学生才华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素质。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教学设计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充分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究意识,尊重学生的人格,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及时鼓励赞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为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找准教学的切入口,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今后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语文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要研究学生的需求,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创造条件,营造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怀、相互信任的和谐气氛,让学生体验到幸福和自豪,提高学习效率。

二、挖掘人文因素,完善学生人格

语文教学肩负着人文教育的任务,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挖掘教材的人文教育因素,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情感人,发挥语文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体现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蕴含着民族美德和民族审美,初中语文教学,既要传授语文知识,又要弘扬民族精神。文学是人生体验和社会生活的缩影,人生的处境瞬息万变,不管顺境、逆境还是绝境,英雄豪杰都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诠释,文学的人文性影响着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老师要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人格,建立健康的道德感,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的灵魂,以文布道,因道释文。司马迁遭遇宫刑,以顽强的意志写就《史记》,发愤图强,忍辱含垢的精神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刚直的人格力量感染着学生;苏轼一生逆境,历尽坎坷,品格坚贞、旷达,笑对人生,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良好素材。学生们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净化心灵,激发生命的活力,提升文学的品味,使人文教育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学中美的因素,发挥语文阅读教学的灵性,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考,用心灵感悟作品,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实现个性化阅读,发挥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文学作品的美蕴含在字里行间,出来语言美和意境美,最能够打动读者的是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美。作者饱蘸着自己的感情,用心血写就文字。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美的感受,心灵受到震撼,发现真、善、美,形成共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例如,《岳阳楼记》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诵读感受文本的音韵美,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春和景明”的洞庭湖景色,品味“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诗情画意,学生在想象中进入诗中描绘的意境,感悟作者所表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情感,体会诗歌的社会意义,让学生感受文本语言的魅力,领略文本的语言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同时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初中语文是基础课和工具课,初中学生思维活跃,勇于探索,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优化语文课堂结构,创造融合的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张扬个性,发展智力,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彭璟辉.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2006年

猜你喜欢

角色主体性人格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冰雪奇缘》开启迪士尼剧本角色新模式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