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炭产业用工需求探析

2016-03-22刘小康程辉武

关键词:探析

刘小康++程辉武

【摘要】竹炭产业在我国如蓬勃的朝阳,跃然而起。为全面了解竹炭产业人才结构与用工需求状况,通过对浙江省三个地区的竹炭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现阶段竹炭企业人才结构与企业发展需求不相匹配,专业技能人才缺乏成为产业做大做强的一道坎。中职学校要积极应对竹炭产业发展态势,开展对口专业建设,为竹炭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竹炭产业 人才结构 用工需求 探析

【中图分类号】F4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38-02

竹炭是一种新型的环保产品,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电子、军事、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纺织等领域。随着人们低碳生活理念逐步加强,国内外竹炭产品市场需求日益增大,推动了竹炭产业的迅猛发展。竹炭产业在我国如蓬勃的朝阳,跃然而起。1996年,我国只有2家竹炭生产企业。到目前,竹炭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已有1200多家。随着产业的发展和竹炭功能被深度开发利用,竹炭产业对员工职业素养要求与人才需求有什么变化呢?对此,笔者就竹炭产业人才结构与用工需求状况作了一些的探析。

一、企业调研基本情况

衢江区和遂昌县都曾被命名为“中国竹炭之乡”,辖区内竹炭企业众多,企业类型、技术含量、生产工艺、产品种类与产量、所占市场份额在浙江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根据浙江省竹炭企业分布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访谈两种形式,调查了衢江区、遂昌县、庆元县等地区共20家企业,发放了130份调查问卷,回收98份(有效问卷80份)。调查与访谈涉及企业高管,各部门中层管理人员和一线操作员工。所调查走访的竹炭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产品技术含量,基本涵盖了竹炭行业的各方代表,能客观地反映竹炭行业现状及其发展特点,准确地反映竹炭产业现阶段人才结构与人才需求情况。从被调查企业的区域分布、类型特征以及被调查对象情况看,均具很好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全面地反映各方的情况和意见、建议,从而保证了调查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客观性和科学性。

二、调研结果分析

1.现阶段竹炭企业人才结构情况

关于现阶段各竹炭企业的人才结构情况的调查,笔者从企业用工来源和员工的学历结构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目前竹炭企业从事一线操作人员的来源主要是靠社会招聘,占78.5%;直接从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中招聘来的只有7.3%左右。一线操作人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88.1%,高中(含中职)毕业生只占11.9%。调查还发现,管理与技术研发等岗位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22.2%,高职大专学历占44.5%,高中学历占33.3%。从高中毕业生在各竹炭企业的岗位分布情况看,从事普通员工人数占68.5%,从事企业管理岗位的人数各占17.3%。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企业一线操作人员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所占比重很大,员工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现场走访时,笔者也发现,多数一线操作人员为进城务工或附近的农村妇女,与问卷调查获得的结果完全一致。企业一线操作人员整体文化程度偏低,企业所需的一线专业技术人才无处可求,中职或高中毕业生比例少。走访时,各竹炭企业透露,招工难,招有专业技术基础的工人更难。新兴朝阳产业遇到“技工荒”,这与当前各中职学校没有相应专业有很大关系。

随着竹炭产业发展,竹炭企业生产方式已由原来单一的原炭类产品生产向深度开发利用、系列产品生产、产品营销等多元化方向发展。竹炭企业需要大量的,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熟练的岗位工作技能的员工。以衢江区为例,1996年竹炭产业从业人员只有十几人,到2013年就猛增到1万余人。对员工职业技能要求也由原来的“会烧竹炭,能进行简单的加工”,到“熟练掌握产品生产技能、具有竹炭产品研发能力、有较强产品营销能力”。由此可见,竹炭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阶段竹炭企业人才结构与企业发展不相符。

2.竹炭企业用工需求情况

据台湾中卫发展中心的一项关于中国竹炭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竹炭消费量高达34.5亿立方米,到高峰时(预计5-10年时间)中国应有10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全国应有1/3的人在使用竹炭制品[1]。可见,竹炭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竹炭产业的转型升级,各竹炭企业越来越认识到,专业技术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其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1)用工需求总体情况。关于企业用工需求调查发现,有93.7%的管理人员表示,企业非常需要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员工。当问及“从企业发展状况看,竹炭行业对‘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情况会怎样时,有84.3%的企业管理者认为“需求量大,并会随着行业发展壮大逐渐增加”。

当笔者问及“如果中职学校开设竹炭加工与工艺专业,培养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那么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将会怎样时”,有56.2%的管理人员认为“就业前景广阔”。

(2)竹炭企业各工作岗位需求情况。从企业招收员工看重的条件看,企业在招工时,非常注重员工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专业知识与技能、团队合作意识与协调能力,以及主动学习与独立工作能力等几个方面。

从岗位需求看,竹炭产品生产、产品开发和产品营销等岗位的人才需求最为迫切,分别占总需求的32%,18%和41%。而从事竹炭生产与加工岗位需求不大,只占5%。在访谈时,几乎所有竹炭企业都表示,渴望“产品营销人才和新产品研发人才”。像浙江省竹炭协会副会长、浙江民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包立根,遂昌县竹炭协会会长、遂昌五洲炭业公司董事长徐建成都谈及“希望学校培养营销人才和新产品研发人才”。这与施振荣先生提出的著名“微笑曲线”理论极其吻合。

无论是问卷调查,还是访谈,笔者都真切地感到,竹炭企业行业非常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一线专业技术人才。

三、结论与建议

1.现阶段竹炭企业人才结构与企业发展需求不相匹配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现代企业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才的竞争和品牌的竞争。竹炭企业也不例外。随着社会需求量的增加和人们对高品质的追求,白居易时代“伐薪烧炭南山中”和“晓驾炭车碾冰辙”式地烧炭卖炭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需求。竹炭企业需要拥有的人才,不仅仅要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科学决策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也不仅仅要具有掌握高新技术与新产品研发能力的科研人员,更需要有一支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动手操作技能的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只有这样,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品牌意识才能得以贯彻执行,企业的高新技术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高附加值产品,企业的转型升级与做强做大才能成为现实,企业才能打造出自我品牌,拥有强大的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竹炭企业的一线操作人员,还是从事企业管理、技术研发人员,整体学历层次都存在偏低情况。这与现代竹炭企业激烈竞争和良好发展态势不相匹配。

2.专业技能人才缺乏成为产业做大做强的一道坎

作为新兴朝阳产业,竹炭行业发展历程较短。但随着人们低碳生活理念的加强和社会发展对绿色环保要求的提高,竹炭及其产品的用途会越来越广泛,社会需求量会越来越大。人们对竹炭及其产品的品质要求会越来越高。台湾中卫发展中心的关于中国竹炭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显示,竹炭行业在未来几年将有100%左右的增长速度[1]。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竹炭研究专家张齐生所说,竹炭功能神奇,是人类的“健康卫士”,代表了海内外消费的流行趋向[2]。从竹炭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新技术转化和新产品开发情况来看,竹炭企业急需拥有一大批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又有较强动手操作技能的竹炭专业技术人才。然而,现阶段人才市场没有对口专业人才提供;我国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都也没有相应的专业教育,满足不了竹炭企业发展壮大和产品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专业技能人才缺乏成为了产业做大做强的一道坎。

3.中职学校要积极开展对口专业建设,为竹炭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地方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支持”[3]。针对竹炭行业(企业)人才结构现状及其对人才的需求状态,中职学校要积极应对,要根据竹炭企业岗位需求,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要求,积极开展对口专业建设,开展相应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为竹炭企业培养既有一定文化基础知识,又具有较强岗位工作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真正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功能,助推企业的发展。这是迎合企业需求的,也是必须的,可行的。正如被誉为“中国竹炭之父”的浙江省竹炭协会副会长、浙江民心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包立根所说,文化科学知识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笔者企业需要职工队伍稳定,希望每一个职工在笔者的企业里得到很好地发展,因此,笔者对文化基础十分看重。如果中职学校开设竹炭加工与工艺专业,学生一到企业就能顺顺当当顶岗操作,只要他们用心做,是一定会出成绩的。

参考文献:

[1]台湾中卫发展中心.中国竹炭行业市场调查[R],百度文库.

[2]张齐生,周建斌.竹炭的神奇功能人类的健康卫士[J].世界竹藤通讯,2009(05).

[3]朱宗葵.中职教育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J].学习月刊,2007(20).

作者简介:

刘小康,男,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等职业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探析
自杀参与行为可罚性之探析
VR阅读探析
基于CAD/CAM的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HTTPS探析
VPLS组网技术探析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探析
血分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