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学生兴趣培养策略刍议

2016-03-22陆正伟

关键词:兴趣培养初中美术策略

陆正伟

【摘要】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 兴趣培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26-02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性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感和心灵素养,助推学生良好的世界观和认识观的形成。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一、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意义

美术创作既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心灵素养,又可以使人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发现艺术美的无限境界,并感悟美好大自然的特定内涵,修身养性,有效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和谐社会的创作热情。兴趣的培养,不是一节课两节课能解决的,它需要教师不断地在课堂中渗透、强化,最终获得持久甚至是终生的保持。古罗马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 寓教于乐”理论, 他深刻地揭示了“教”与“乐”的辩证关系:教寓乐中,乐为教存。可见,快乐教学自古有之, 而且已是全世界都倡导的一种教学艺术。现代教育心理表明, 兴趣与学习的关系非常密切, 只要有兴趣, 学生就会觉得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通过愉快教学,学生不需要有意识地努力就能保持很专注的注意力和高昂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就对美术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在偷快中感受美术学习带来的快乐。

二、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1.通过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 而且能有效地激发人的兴趣、情绪和思维。利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让学生很少接触到的美术作品以更直观更形象的画面出现在学生面前, 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 进人情境,便于认识、理解、接受、领悟,使美术教学更生动活泼。

2.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要了解学生, 因材施教, 允许学生个性自由发展, 允许学生发展兴趣, 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 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 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从而培养学习兴趣。如:在八年级某课中,我要求学生临摹一幅书中的国画作品, 有的同学就特别要求画竹子,有的要求画荷花,我没有犹豫很爽快地就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因为我知道如果这时候我很强硬地拒绝他们,硬要他们统一作业, 那么虽然他们会按我的要求完成作业, 但可能就因此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丧失了对美术的兴趣, 自然也不会体验到美术学习过程中的愉悦,有部分同学握着毛笔手就发抖, 不敢动笔, 于是我鼓励他们大胆运笔, 从最简单的开始,重在体验笔墨的情趣,不在于画的好坏。一节课下来,全班同学都很愉快地交了作业,尽管作业的质量不一,但我很高兴, 因为我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体验了国画的情趣。学生的基础与接受能力有高低, 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自己的起跑线上前进,相信自己有学习国画的潜质,体会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意愿, 在许可的范围内向学生“ 妥协”一下, 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3.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时仅有老师一个人说教,学生听, 这样的课堂最不受学生欢迎。美术课一直深受学生欢迎是因为美术课“轻松”、有趣,美术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让他们更喜欢上美术课,乐于学习美术知识,接受美的熏陶,如:让学生欣赏感受、激发兴趣, 自己找答案, 解决问题,我从中给予正确的指导。比如:我在上装饰画一课中,没有讲理论, 而是收集不同风格的装饰画展示给学生看, 学生一目了然, 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

4.紧密结合生活实际

上美术课, 要准备很多材料, 如:橡皮泥、积木等, 要购买这些材料对孩子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如果没有这些材料,美术课便难以开展。为了改变现状,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我提倡学生将废弃的随处可见的材料引人课堂,比如勃土做的泥塑, 碎布做的仕女图, 茅草的花穗做的猫头鹰,竹管做的乐器,等等。于是美术课堂便成为学生的手工作坊, 别具一格的装饰画应运而生。

5.进行实地写生,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有些美术课需要走出教室, 实地写生, 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很多东西仅凭教师说教, 该怎么选景, 该怎么构图, 哪些画面需要, 哪些画面不需要, 然后让学生完成作业, 这样闭门造车, 学生收获不多。 要想表现得真切, 学生必须有实地的体验, 认真地观察才行, 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 让他们去听、去看、去触摸、去感受, 尝试直接用色彩去表达, 去抒发。如七年级在上画向日葵一课时,我要求学生选择适合而简洁的画面, 运用颜色和画具, 画一幅彩色风景画。当我把学生带到校外, 他们欢呼雀跃, 高兴地选择一处风景开始创作, 那专注的神情、认真的态度让我惊讶, 再观察他们的作品, 比平时在教室里画的要仔细得多, 形象得多。

6.多做示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鉴于学生在小学时接受的美术教育不尽相同,有些在小学也没有怎么学美术,因此他们的基础知识和接受能力也就参差不齐,也没有什么美术创作经验。往往会对美术的创作不知道如何下手,这时老师示范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增强直观的视觉感受,感受独特的表达方式,了解材料的不同特性,抛开思想上的束缚,从而进行大胆的想象、创作。但是老师的示范也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并非全部照搬,鼓励他们要有自己的想法也同样重要。比如在学习版画时,就要老师示范制作过程中的刻和印,让学生了解这种不一样的绘画种类,材料的不同运用,以及制作过程的乐趣,思考(刻与凹凸的关系),理解(印对颜色、效果的影响)等。通过这样的示范与教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则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总之, 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都不喜欢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充当知识的容器。 因此,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把学习美术内化为自我的需要, 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快乐地学习美术, 自觉地接受美术的熏陶, 从而领悟美术的美丽"同时也可以借助美术的神奇力量,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初中美术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