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016-03-22张翠敏

关键词:有效策略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张翠敏

【摘要】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基于几十年基层教学经验,站在学生角度,认为在学生汉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引领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是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要培养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86-01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语文教育的起步阶段更是发挥着奠基作用。阅读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口语交际、写作教学等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尽早、尽快地培养好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如何让学生尽早、尽快实现独立阅读对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本文认为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一、引领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

引领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是阅读活动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学生学校生活的开始,如何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至关重要。小学语文的课程标准中也特别强调“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首先,阅读的过程应该是感受快乐的过程,特别是对于处在学校教育开始阶段的小学生,孩子的乐趣需要得到延伸,但同时也需要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开拓新的方法和途径。阅读就是这样一扇能够为孩子认识世界而打开的大门,可以为学生提供无穷无尽的乐趣。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探知未知的世界,可以开拓视野,可以拥有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在书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不一样的经历,得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体会的快乐。通过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不同的体会,抒发自己的见解与观点,学生也可以避免盲目地跟随老师提供的思路来理解,避免思想受到禁锢,从而收获丰富的精神世界。

其次,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去读而不是规定学生去阅读,并且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牵着学生,或者直接对阅读材料进行讲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就会对阅读慢慢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一定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读,同时让每位同学在阅读后能够和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交流彼此间的阅读心得,适当表扬,增加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每名学生都带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与色彩,不同的心得体会间相互碰撞,必然会丰富和发展每名学生的思维甚至激发更多的阅读乐趣。因此,在开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真正地爱上阅读。学生能否获得阅读兴趣应该成为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二、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从静态的角度,阅读材料内容的构成应该可以分为,首先词是基本要素,其次由词到句,由句到段,最后由段到篇。但是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学生首先关注的是课文的整体。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首先把握的也是文章的整体。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将把握文章的整体放到第一位,而不应该首先分析词汇或者是语句,因为文章的整体并不是文章的各个因素相加就能够得到的,教师一定要避免学生对文章主体把握的忽视。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抓住作者想要表达的精神与内涵,明白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再去读文章,体会文章的细节之处在表达感情中发挥的作用,真正把文章读懂。其次,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标点、词语、句子、段落等表达的效果,体会它们在文章中对作者表达情感所起的作用;读中要求领悟词语、修辞手法等在表达在文章中的妙用;读中体会文章重点段落的构建方法;读中揣摩文章写作的顺序并体会写作顺序的作用……在阅读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将阅读过程统一起来,将阅读和感悟语言、积累语言、习得方法、运用语言、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培养正确人生观等结合起来,学生才能从大量的阅读中感悟到语言魅力,体会到语言点点滴滴的妙用。

三、选取优质阅读内容,符合儿童阅读心理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选取优秀的阅读材料也是决定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首先,应该选取符合小学生阅读心理的阅读材料,教学和教材的内容也必然以此为原则。阅读材料可以选择充满浪漫气息的童话故事或者是蕴含着一定哲理的寓言故事。在这些寓言故事等内容中,学生不仅可以在阅读中、想象中得到思维的无限发散,而且还能够在其中体会故事中丰富多样的情感,有些甚至是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在阅读这些作品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情绪,而且故事中蕴含的丰富多样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人格、个性及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有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的情感,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到。学生之间由于彼此生活经历不同、思维角度不同,每一个学生对同一作品的认识观点也不尽相同,每个学生的认识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合理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彼此间进行相互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参考和借鉴彼此的体会与观点,从而不断修正和发展自己对于文章的认识。另外,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喜欢积极地表现自己,对于学生的这种状态必须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并进行正确地引导,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交流、表现的过程也正是其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通过交流阅读后的想法与感受、对阅读材料的情节进行补充,以及进行改编课文、续写课文结局、排演话剧等活动,学生的认识、情感与思维等都会得到深入的发展。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培养学生自己的阅读色彩,增加学生阅读的个性化。阅读材料的内容选择会对学生阅读的个性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小学是学生正确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阶段,而阅读材料的内容在学生价值观养成中有重要的影响。所以,阅读材料中应该要有具有鲜明价值观、世界观的文章,这样的材料有利于学生对正确价值观的接受,例如关于伟人,国家等方面的内容。这样内容的材料应该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一类有关现实生活的内容也要丰富多彩,内容多样,不应该过于单一和简单,为学生认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通过引领学生体会阅读乐趣、注意对整体文章的把握和选取优质符合儿童心理的阅读材料等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真正让学生喜欢阅读,爱上阅读。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