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的方式和方法

2016-03-22赵紫微

关键词:写作文课文文章

赵紫微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79-01

儿童的发展特点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可不知道的,了解儿童的语言及心理发展特点能使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之所以孩子不愿意写作文或者作文能力提不上,多半是我们的方法用错了。当我们依据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因材施教,这个问题会迎刃而解。小学生已经进入认知领域具体应用时期,那么这时候进行正确的语言训练,相信会对他们的作文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怎么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自主作文能力呢?

第一、“不教”作文

以前教育模式是老师站在三尺讲台上为孩子传授知识,殊不知这种教育模式可能会限制孩子思维的发展。虽然经过改革,从以老师为中心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老师的主要任务变成了孩子的引导者。但是作文教学模式却是一成不变的,甚至作文教学经常忽略。作文教学需要新的改革来改变现在学生不会写,无处下笔的尴尬境地。

在这里,笔者很欣赏叶圣陶老先生的作文教学方法。他从来不教孩子怎么去写作文,而是每天让孩子读点书,至于读的什么书,他都不会干涉,只是要求孩子每天把读到的内容和他说一遍。另外,叶老先生还要求孩子每天写点东西,至于写作范围他也从来不去管,什么花鸟鱼虫,什么小桥流水的都可以写。每天晚上,叶老先生就坐在藤椅上听孩子朗诵创作的文章,如果没听懂,还会让孩子再解释,知道懂了为止。叶先生这种“不教”实际是为了更好的“教”,培养了孩子的自主作文能力。这种方法也正符合了孩子的认知发展,到了一定年龄,孩子就具备了应用语言的能力,而这时,我们应该加大孩子的阅读量,丰富他们的语言。让孩子朗诵自己创作的东西,无形中就训练了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因材施教往往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总结一下叶先生作文训练的方法,第一就是增加孩子的阅读量。笔者建议应该开设阅读课,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去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课外书中获取新的知识,拓宽孩子的视野。那么,可能有的孩子虽然看了不少书,但是还是不能具体应用,这个时候老师就要考虑让孩子表达读到的内容,这是从叶老先生那学到的第二种方法。因为朗诵能增强孩子的记忆力,表达能力也会提高。

第二、进行多种多样的作文训练

教师应该把提高孩子的自主作文能力作为工作的重点。教学过程中,老师会遇到孩子不愿意学的情况,解决这种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要开展多种多样的作文训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愿意去说,愿意去写。

一般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都是非常好的,无论从影响还是写法上,都是语文老师应该注意的。但很多语文老师往往忽略学习课文的写作手法,只是分析文章段意,结构和中心思想。在教与学这个环节中,没有好好把握学。笔者认为,在学习课文时,也要训练孩子的写作能力。那么怎么训练呢?

实例导向

以教材中典范文章为例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分析。在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中第一单元是描写学生课余生活的文章,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课余生活,但是怎么把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写出来呢?之前学生一点基础都没有,或者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课余生活是怎么样的,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启发孩子。

先来看一下《我们的民族小学》(节选):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这篇课文第一段就描述了孩子上学时的情景。学生对这样的场景在熟悉不过了,但是却很少有人能把它写好甚至写出来。那么这一堂课就得需要老师进行引导,怎么引导呢?

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平时上学在路上所见所闻,勇敢地和大家分享。课堂发言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这对作文也是有帮助的。刚开始写孩子肯定写的不好,但是只要写的通顺,老师就要给孩子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方法指导

分析一下课文的写法,可以在孩子的头脑中建立一个模型,使孩子入门。由浅到深,一步一步来。

当然,光是分析课文,并不能开拓孩子的视野。课外书能很好地补充课上不足。语文老师可以在课外找一些与课文类似的文章供孩子阅读,去发现这些文章的联系。当然,作文并离不开大量的阅读,所以建议每天给孩子充分的阅读时间。如果孩子之前没有阅读书的习惯,那么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语文老师可以先让孩子看一些童话类的书籍,慢慢引导,使他们从书中获得乐趣,从而爱上看书。

第三、开展一些有效的作文活动

复述故事

每天阅读是好的,怎么样让这样的效率更高或者更有趣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让孩子复述故事,让孩子在一个宽松,愉快,无拘无束的状态下,把他们曾经看到的故事给大家讲出来,不知不觉孩子组织文字的本领。这个过程也是需要老师进行鼓励的。经过实践,孩子对这样的方式很喜欢,能从对语文的抵触情绪中走出来重新接触它。

朗诵比赛

除了复述故事,语文老师还可以组织朗诵比赛,有趣的竞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能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又能使孩子在竞赛中增强自信心。

观察日记

学生得到了读,说的锻炼,还要进行写的能力。写的点什么呢?是老师给学生找素材,找资料吗?如果那样,学生的主动性会被抑制;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去寻找素材,所以语文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观察日记能够解决学生在写作文时无东西可写的情况,还能让还孩子愿意去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每天和自己对话,启迪智慧。

2.3 进行一些针对训练

仿写

有一种方式能够减轻孩子对作文的抵触情绪,那就是仿写。我们从刚开始出生就有模仿能力,模仿能力让我们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说话,甚至会让我们学会作文。小学生已经到具体应用的阶段,他们有一些分析能力,有一些运用能力,而作文的仿写训练正是符合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仿写是作文的初始阶段,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仿写作业,既能降低写作的难度,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然而学会仿写并不是教师的目的,只有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是训练的重点。当学生学会创新,也就解决了学生有东西却不知道怎么样去写的问题。

片段训练

学生往往是谈“字数”色变,他们会害怕写几百字的作文,所以语文教师开始可以对学生进行片段训练,不规定字数。让孩子自由去发挥,想写多少写多少,给他们很多自主权。事实证明,相比写作文而言,学生是很乐意写片段的。在初级阶段,语文老师最学生的要求不要太高,规定他们写的通顺即可。在以后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孩子把自己写的片段读一读,如果觉得哪写的不太好,给孩子提建议,这个就是扩句的过程了,慢慢地孩子就知道哪些地方要详写了,哪些地方要一笔带过。

猜你喜欢

写作文课文文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写作文的烦恼
背课文的小偷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写作文等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