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03-22姜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探讨应用

姜伟

【摘要】在教改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小学数学学科教学需要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以通过全新教学模式的构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进而在提升数学学科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则能够为该学科教学落实教改的这一目标开辟新途径。本文针对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教学 应用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53-01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以教学模式的创新来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并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等奠定基础,因此,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完善的应用于该学科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现状与所存在的问题

第一,过于形式化。在实际运用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对于该教学模式缺乏全面且深入的认识,致使在实际分组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这种简单化的小组合作团体的划分形式难以为实现对教学任务的有效完善提供保障,同时,相应的合作学习目标等定位不合理,也致使该教学模式过于形式化。第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应用这一教学模式的现状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但是,却呈现出了两极化的现象,基于分组的不合理,组内学生的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学习成绩高的学生占据了主动权,相应的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表现出了被动、不积极的问题,无法实现互帮互助与共同成长,因此,难以促进学生的均衡、全面发展。第三,合作的深度不足。实施这一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的同时,提高数学学科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而在实际开展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学生间尚未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性格内向的学生只是单纯的听、不发表意见,一些学生又固执己见难以达成讨论结果的一致性,进而因合作深度的不足难以发挥出这一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第四,教师在合作学习时间的安排上不合理。要想确保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不影响到教学进度,并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作用,就需要实现对该教学模式下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但是,由于时间安排不合理致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随之大打折扣。

二、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完善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一)以学生的特点为出发点,实现科学分组

在实际应用这一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想确保该教学模式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就需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实现科学且合理的分组。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在学习上的优势与弱势、性格的特点、爱好等这些内容来进行分组,要确保每个小组间的能力与综合实力差不多,进而才能够确保合作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同时,要确保小组成员间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在交流与探讨任务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共同的进步。在此基础上,要根据小组成员的特点进行不同职责与角色的定位,促使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充分配合并发挥出自身的主观积极性,教师定期对小组内角色的调整,确保学生能够实现全面的成长。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并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实际落实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意识到在小学教学阶段内,学生年龄段跨越层次较大,学生在不同成长时期的性格特点不同,同时随着数学学科教学难度的不断提升,又会进一步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合作学习与探讨中,以通过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来提高教学的质量。而实现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能够以相应教学情境的设置来促使学生第一时间进入到学习状态,并且以体验式教学形式来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比如:针对三角形知识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以提出问题的形式来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如什么样的形状被称之为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那些东西是三角形形状的,在小组探讨后每组给出答案,然后教师在以多媒体将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展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为什么这些物体采用三角形结构,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火柴棒、雪糕杆等来动手制作一个三角形,总结出三角形的特点,即稳固性极强,不易产生变形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能够被充分激发,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

(三)创新合作学习方式并注重激励策略的运用

首先,在合作学习方式的创新上,针对数学学科教学知识的抽象性与枯燥性,在实际合作学习探讨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偏低,合作学习的氛围不浓厚,为了实现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教师可以以竞争或者比赛的方式来落实合作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斗志,促使小学生在小组内找到归属感,并带着集体荣誉感而积极的参与到其中,进而在相互鼓励、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学科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并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同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探讨的过程中学生陷入尴尬,打击到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在激励策略的运用上,教师要注重教学评价模式的优化与完善,要结合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各方面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并抓住学生的优势给予肯定与表扬,将认知与情感相统一以确保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能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具备自信心,并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与成长奠定基础。

(四)充分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并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素质

在实际落实这一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引导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这是确保改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出作用与价值的关键所在,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并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素质。具体而言,一方面,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来明确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目标,以合理教学任务的设计与有效的引导来确保合作学习模式的成功运用。

三、总结

综上,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进行完善应用,能够为提升该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并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奠定基础,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实现科学分组的基础上,创设教学情境并创新合作形式,同时注重激励评价并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素质,为充分发挥出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纪振辉.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09:224-225.

[2]郭淑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06:121.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探讨应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