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自悟导学法

2016-03-22戴景兰杨潮英刘阳

关键词:中学数学新课程

戴景兰++杨潮英+++刘阳

【摘要】传统的应试教育仅仅注重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的其他方面,并没有进行全面的重视。因此导致很多学生高分低能,具有优秀的成绩,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心理。中学数学教学要求学生不但要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有良好的数字计算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数学,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从自身的生活经历出发,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这种学习和运用,实现对自身逻辑思维和灵活运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新课程 中学数学 自悟导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22-02

一、中学教学自悟导学法的概念界定

中学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学教育中,学生不但要学习丰富的知识,更要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实现对知识的独立思考。自悟导学法最近几年逐渐被我国的中学教学所运用,主要是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分析,对于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广大的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自悟导学法主要是在课前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悟,然后通过课堂引导式学习,实现对知识的学习,在课后注重对所学知识的重新分析和理解,这样不但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并全面提升中学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中学数学自悟导学法原理

1.自悟动机原理

通过动机原理分析,人类对于任何的活动都有自身的动机,动机是学生通过对学习知识的分析,获得的与自身发展有巨大联系的动力。通过动机原理分析,自悟导学可以通过自悟实现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根据自悟导学动机分析,我们发现,其主要的作用就是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维持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对学习中各项内容的调节。

2.突破定势原理

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典型的填鸭式学习,教师在课堂是通堂讲授,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产生了依赖性,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思维的定势。自悟导学法主要是以克服思维定势为根本途径,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突破思维定制不但能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从整体上来说,学生自悟能力的提升,不但能提升学习的热情,还能提升思维的多角度,进而全面突破思维定势。

3.丰富想象原理

对于知识来说,想象力其实更重要。我们现在所学习的知识从整体上来说是固定数量的,如果想要去学习,必然可以学习完。但人类的不断进步并不是学习知识的过程,而且通过自身的想象力实现对知识的创新的过程。学生作为未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需要在学习的同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通过想象力实现创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4.灵感驾驭原理

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这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自古以来,灵感可以看做是人类不管创造的本源,灵感的随机性、瞬间性和情感性决定了其独一无二的特点。在正常的中学教学中,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学习方法的传授,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在学习中培养自身的独立创造的思维,才是教育的关键。

三、中学数学自悟导学法模式

中学数学自悟导学法主要是通过课前的自悟实现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预习和相互交流,并将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然后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学、导解、导悟、导发、导创实现对问题引导式的解决。在学习结束后,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所学知识的省悟。对所学知识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理解,实现对所学知识中问题的重点学习,并实现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而提升自身得创造力。

四、中学数学自悟导学法的实践经验

1.教师要重视教学课堂导学的学科化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但其本身也具有很强的学科性。数学导学的过程必须要根据数学的概念进行不断的精炼,对于所推导出的结论也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在中学阶段,对于数学的学习进行自悟导学,教师要注意在导学过程中的严谨性。对于教学的知识点要进行一定的淡化,主要是突出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2.教师要做到数学课堂导学的兴趣化

教师进行数学课堂导学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通俗化和兴趣化,尽可能的实现导学过程的具体化,并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导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并以此实现导学内容的生动化。对于很多可以联系实际的生活的导学过程,可以在导学时候合适的融入相应的实际生活,并运用相应的肢体语言。

3.教师要创设教学导学的生活化

从根本上来说,数学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在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导学的过程,可以通过对生活中问题的分析,实现导学话题的生活化。合适的时候,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体验式的导学过程,进而全面提升课堂的活跃程度。教师在自悟导学的时候,一定要多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对于很多抽象的知识要通过全面的分析,将其生活化具象化,进而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很多能够结合具体生活内容的问题,可以进行相应生活内容的结合,并以此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多角度感悟,进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结构的构件。

数学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理论知识基础,对于我们的社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时期的课程改革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并以此提出了自悟导学法。这种方法不但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促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实现自身对学习知识的全面理解。既能实现知识的快速掌握,还能在学习的同时,构件相应的理论框架,为后续的不断创新和发散思维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胜存.谈中学数学思维与兴趣培养的一致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5(27)

[2]旷伟平.浅谈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的衔接[J].教育教学论坛.2015(51)

[3]田秀萍.函数的对称性[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2015(02)

[4]徐东力.概念紧扣合:探析“函数单调性”定义的简单应用[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2015(06)

[5]张寅,高丽.初级中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华少年.2015(29)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新课程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外阅读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