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病防治教学改革 提高中职学生专业技能

2016-03-22阎晓红

关键词:职业技能课程改革

【摘要】猪病防治是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课,具有很强实践性。传统教学存在一些问题:理论课时多,实践课时较少;教师的操作技能有限;学生学习无动力等。为了适应我国畜牧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现代农业”的发展战略,猪病防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必须创新改革。教学改革的重点应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主,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猪病防治 课程改革 职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2;S858.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13-02

十三五规划提出“现代农业”的发展战略,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养猪业是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为了促进养猪业发展,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猪病防治》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传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理论课时多,实践课时少

课堂上教师讲授多,师生互动较少,学生被动听课,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师对理论课的讲授面面俱到,与养殖业岗位要求的专业知识不匹配。实训课少,学生的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1.2教师的实践技能缺乏

教师的专业技能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大部分教师与养殖企业、行业的联系较少,对企业实际情况和行业最新发展的了解不足,尤其是专业操作技能有限,这样很难去指导学生。

1.3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无动力

由于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欠佳,学习困难也较多。学生对养殖行业岗位的要求缺乏认识和了解,所以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积极性。

2.猪病防治课程改革设想与实践

2.1充实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

《猪病防治》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学生从事养猪行业必备的专业知识。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本地区养猪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充实或整合教学内容,如:危害当地养猪业的主要疫病,本学科国内外最新动态、信息、新的诊断方法、防治方法等,争取让学生学到的知识丰富、新颖。

2.2改变理论课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猪病防治》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各种疾病的特点,还应该学会应用专业基础知识去解决养猪过程存在的实际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

2.2.1利用经典案例教学

教师根据兽医岗位的真实经历和多年搜集的重点病例,将重点病例导入课堂教学中;然后再根据实际疾病的诊断过程,按照流行病学、症状、剖检变化、防制措施等进行讲解,最后进行小结并分组讨论。如:学习口蹄疫、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肺疫等病时采取这种方法,效果很好。

2.2.2采用启发、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到师生互动、课堂内外互动,使学生的新旧知识实现连接,不同科目之间连接。如:在学习“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疫病” ,让学生亲自动手画出呼吸器官的简单结构,并说出生理功能和病变特征,引导学生如何诊断这类型疫病,并让学生自行总结这类病的异同点。同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进行自主学习。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学生主动摄取知识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2.2.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

教师应根据课程要求收集、整理相关知识、图片、视频等,给学生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讲解疾病的症状、剖检变化时效果更好。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该重点突出、简洁清晰,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同时还有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

2.3增加实训课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实践教学是中职学校重要的教学环节。实验实训包括:课程内教学实验、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专业综合技能培训与考核、职业工种培训与考核等。充分利用寒暑假,安排学生去养殖场参加生产实践活动,到生产单位顶岗实习,并要求学生做到勤于观察、认真操作,写出实习日记和总结。这样,不仅使学生提高了职业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了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和应职能力。

2.4改革考试考核方法,保证教学效果

我们可以改革考试考核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职业操作技能,更好地保证课程的学习效果。课程成绩可由三部分组成,即考试成绩占50%,操作技能30%,平时成绩占20%。考试成绩不仅是期末一张试卷,而是根据教学进度分阶段测试,督促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操作技能是对学生操作实训实验进行评分,要求学生能正确、按规定独立完成,并进行考核。平时成绩包括上课听讲、回答问题及参与活动情况等。

2.5教师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教学能力

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专业培训、进修、专题讲座,及时掌握本学科以及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加强同类学校之间的联系,广泛进行教学交流,自己的专业教学能力。也可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教师技能大赛、相关学术交流或主动与相关企业联系,对企业职业岗位要求等做深入的了解、学习和研究,将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去。

总之,《猪病防治》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为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改变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探索适应中职学生和养殖业需求的新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具备所需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增强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燕, 蒋明琴. 提高养猪与猪病防治教学效果的实践与探索[J].河南农业,2011, 8,(35)

[2]周振银, 王丽丽,黄雷等.高职禽病防治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畜牧[J].饲料与科学2010,31,(5):112-113

[3]欧阳清芳,朱吉生,魏晓玫.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养禽与禽病防治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 2011,39,(21):13251-13253

[4]颜海琴.试析职高畜牧兽医专业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素质教育论坛(上半月),2011, 6(19)

作者简介:

阎晓红(1966-),女,山西太原人,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动物疫病防控、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课程改革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职业技能竞赛推进高职教学改革研究
职业技能大赛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