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i+1”理论,深化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衔接英语教学

2016-03-22谈珣

关键词:学步车语段听力

谈珣

【摘要】在九年一贯制学校中,从小学向初中的过渡阶段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于老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有效地做好中小衔接工作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学校发展来说都是获益匪浅的。“i+1”理论是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关于语言教学的“输入假说”。“i”指学生所能理解的语言材料量,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1”是指稍多于学生可以接受的内容。本文探讨的是如何把Krashen的“i+1”理论应用 在中小衔接的英语教学中,以取得最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小衔接 i+1理论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03-01

1.探究差别,及早摸清学生的现有的“i”水平

在进行英语的中小衔接之前必须先了解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差异之处,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构成特点和学习方式。只有明确了差异性才能使得参与衔接教学的教师做到知己知彼,找到要在哪里架构衔接桥梁。

2.定位生长点,适时适量补充“1”的知识

在实践中发现,要进行成功的中小衔接必须地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衔接内容的确定。如果所选内容依然和六年级的英语教材难度和习题水平相似,则不能真正提升学生能力。反之,如果直接把初一的英语教材拿来教,又无疑是盲目的削足适履。

其次,对于教法的选择。是延续小学的课堂教学方法还是完全效仿初中课堂的教学方法,也着实需要教师斟酌。如果取的是中间值,那么对于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需要做如何的调整和适应。最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转变以及对于学生心理和情绪辅导。

为了更好地解决以上这些问题,避免“闭门造车”,在六年级开学之初,我所在的英语备课组就与初一英语备课组进行了最直接的沟通。从一次次面对面的交流中逐渐了解到彼此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能力水平,从而比对出二者的相同点以及差异之处。并以此为依托制定衔接计划。从多次的中小学课堂相互公开课观摩,到课后评课研讨,探究衔接点;从走访初中生,了解作为一名“初中生”遭遇中小转变时的不适应,到倾听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对于初中英语学习存在的疑惑。再从有计划,分阶段进行的中小衔接评估性测试,到一次次的严肃认真的衔接质量分析会。

最终确定了衔接的突破口,它们来自于大量有计划的前期准备工作,而且具有很强的教学可操作性。它们分别是听力,整句翻译,阅读理解。通过与初中教师的探讨和学习逐渐摸索出针对以上衔接点的教学方式,下文将详述。

3.三管齐下,实现“i+1”

3.1补充一:听力

小学阶段的听力难度从卷面上看,无论是听选词句还是对话理解都层次较浅,仅考查学生一一对应的层面上,很少需要过多深入思考。而初中听力无论是课堂听力还是卷面听力都要求学生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辨析,取舍,综合提炼然后找出正确答案。

衔接教学中首先要从朗读入手,因为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一个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在听力上很少存在问题。因此要鼓励学生有机会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此类训练的内容从难度上可以选择New Concept English 1 的后半本的课文进行朗读。

而在日常教材语篇的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好学生第一遍听录音了解课文的机会,训练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将单个信息呈现成一个生动的场景。于此同时加强课上听写的练习,将学生熟悉的已学课文进行适当改编,略微提高难度,然后让学生完成一系列的听写练习。

在平时单元练习的听力题中教师要加速读题,并且要求学生在听力开始之前迅速浏览听力题的题干和选项,有根据地预测听力题的话题和相关信息。克服先听后看再作的习惯,形成看,听,做的节奏。此外在练习过程中要逐渐让学生体会到捕捉信息,学会取舍,巧妙记录等听力技巧所带来的巨大帮助,从而将这些技巧慢慢变成自己的习惯。

3.2补充二:翻译

小学阶段对于翻译的要求仅停留在填空式的翻译,句子的主干依然是给出的,学生只需要对应中文填出所缺的部分即可。但是到了初中,翻译题全都变为整句翻译。不仅难度增加了,而且由于不再提供句子的主干部分。所以一旦句子主谓宾成分稍复杂,小学毕业生就将无从下手,即使翻译出来了,也可能是生硬地将中文逐字逐句地翻译,不符合英文表达的规范和搭配。所以要在衔接阶段在这方面加大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2.1学步车式的训练。幼儿学习走路一般都会经历学步车的辅助,进行中小衔接翻译的训练也能像学步车一样让学生从扶着走到慢慢独立走。在日常练习中给予学生的练习做到逐层加深。慢慢减少所给的辅助词句,让学生逐渐适应,到最后的整句翻译。这样做的好处能让学生顺利适应整句翻译的难度,在心理上有很良好的过渡作用。此外经常这样训练可以让学生对于一句话必备的主谓宾结构有一个整体感知,减少出现胡乱翻译的现象。

3.2.2聚沙成塔,注意积累。成熟的英语学习者都知道,想要提高英语水平必须时刻积累大量可以直接拿来可用的词组,句子,语段。非常忌讳临时的逐字逐句“死”译。对于即将步入初中的小学生来说也是一样,到了应该注重积累直接可用的英语素材的时候。回顾过去的六年,其实学生已经学过了不少的话题和功能用语,但是到了临场发挥和考试使用时,却一时间觉得无话可说或是凭空捏造句子。这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过去几年学过的课本,立足课内,将这个归纳和总结的工作做好。可以直接由教师来归纳,也可以动员同学一起来按照话题来搜集语句编成语段。

3.2.3本学期我们结合初中起始级教材starter做了一个语段的归纳,并印制成册发给学生。几乎每个小语段都包含了一个话题和一组功能句(例如:介绍校园,There be结构)。并在备课组内统一了检查要求,同时下发朗读背诵记载表,每天都有诵读的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这样的做法在我校第一次中小衔接考试(由初中老师出卷)中收到了良好的反响。阅卷老师对于学生在整句翻译和作文部分的情况有很高的评价,学生所体现出来的翻译素养已经接近初一的要求。

中小衔接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初中老师和小学老师共同合作,找准衔接点同时发力,才能达成无缝衔接的目的。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也是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作为小学六年级的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和初一老师之间互相多交流对话,多学习多研究,使小学生平稳和谐的过渡到中学,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陈俊.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

[2]陈波,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学步车语段听力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浅谈低年级语段仿写的指导策略
用不用学步车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都是调皮惹的祸
依存消解、一致性计算与浮现和语段计算理论
如何压缩新闻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