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认知突显角度的隐喻研究

2016-03-22史海玲

成才之路 2016年6期
关键词:制约商务英语隐喻

史海玲

摘 要:从认知突显的角度对隐喻的工作机制及隐喻的突显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隐喻的突显观是受一定的规约制约的,并从认知的突显视角对隐喻进行研究,旨在为隐喻的理解和认知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英语教学;商务英语;隐喻;认知突显;制约

中图分类号:G642;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6-0092-02

对隐喻的研究从最早两千多年前的Aristotle(亚里士多德)开始,他认为隐喻是用一个词代替另一个词的手段。Levinson(1983:148,156)提出语用观,认为隐喻的研究应该从语用的角度进行,隐喻获得的意义不是依赖于语义的解释,而是根据语用和语境获取意义。除了隐喻的语用观,Black(1962:37)指出了隐喻是认知工具。到后来发展的认知隐喻观,认知隐喻观是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最具代表人物的是Lakoff&Jphnson,其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比较系统地论述了隐喻的认知观(Cognitive Instruments),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Theory Of Metaphor),目的是解释认知域之间的隐喻映射。下面,试着从认知突显的角度,把认知和语用融合起来,对隐喻进行分析和探索。

一、隐喻的概念

An expression which describes a person or object in a literary way by referring to something that is considered to possess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to the person or object you are trying to describe.(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这是词典里对隐喻的定义,描述了在两个事物间或者对象间有相似性,对相似性的描述,Burke认为“它(隐喻)把那个的这个,把这个的那个显现出来”(Burke,1969a:503 a)。Burke也认为隐喻是“通过对视角过程的有意识批评,可以试图从其他的特质来考虑某些特质,可以达到实验和启发的目的”(Burke,1969a:504)。鞠玉梅认为正是“通过词语的替换,产生新的‘不协调的(incongruous)视角是我们发现与认识真理的一种途径”。隐喻作为一种认知工具,是通过一种事物对另外一种事物的识别,对隐喻的识别,Charteris-Black认为“在自己设计的语料库中识别出可能的隐喻”。

二、隐喻中的认知突显

如何在庞大的语料库中识别出可能的隐喻,Ungerer&Schmid(2001)提出了认知语言学的突显观(prominence view),突显观认为说话者的意义,是选取自己大脑里已经形成概念化的东西,对大脑里的概念化信息进行识别,把需要的信息筛选出来,筛选是对信息的取舍和安排,这个筛选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而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表达,要表达的信息就是在语料库中那些最具有明显特征的信息。这种语言现象是人类认知的结果,是根据人的经验为基础。英语用“prominence”或“salience”表示,是认知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事物或者是事物的某一个部分进行了强调。

两个事物间共同的特征如何得到强调和突显,根据概念隐喻理论,隐喻的工作机制是映射。对这种映射的从隐喻的构建性来看,为了表达目标域事物的部分特征,需要寻求带有这种特征的源域,而目标物和源域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寻求和解读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创新的依据是“隐喻中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相似性的建立是通过施喻者的认知突显来实现的,而认知突显的实现依赖于两个关键因素:事物间潜在的相似性和施喻者构建隐喻的自我驱动性”。两事物间潜在的相似性是“两个事物间相似性的确立,实际上就是在差异中寻找相似性,突显两事物之间的某一相容面或相容点,即在突显始源域某一特性或特征的同时,也突显了目标域中某一类似的特性或特征,形成两个域的突显共振”(王文斌,2008:47)。如图,源域和目标域的重叠部分,拥有共同的特征,这部分共同的特征在人们认知的过程中得到了突显。根据突显的认知对象使用特定的语言方式强调表示。在隐喻中认知的突显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理解。

1. 目标域认识的需求

Aristotle的古典观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方法,目的是使平淡的语言赋予生机,作为一种装饰,使人们要表达的内容更丰富和多样化,用少的字段能表示出丰富的内容。浪漫观(romantic view)认为隐喻是一种感知世界的方式,即通过源域的特性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知目标域的特性。目标域往往是比较抽象的,根据人们既有的认知水平,可能不是很直观的能够理解。隐喻作为认知工具,通过人们熟知的事物去认识陌生的事物,选取了熟知事物的典型特征,并通过熟知事物和陌生事物间这种相似点,引导人们认识不熟悉的事物,使得抽象的事物变得生动、具体,变得更容易理解。

2. 源域特征的突显

隐喻是通过源域的特性激活了另一个不同的体系,即源域和目标域,它们两个不是一个完全对等的空间域,要从两个不对等的域间进行映射。首先进行两者之间的相似性选择,突显相似点,忽视非相似的部分。但是仅有相似性是不够的,源域中的事物有各种属性,需要从各种属性中做取舍,选取最能代表源域的特征的部分,而隐藏其他无关或者不明显的属性特征。例如:Beauty without virtue is a rose without fragrance.玫瑰有各种属性,如带刺,初开的花可以入药,但是它最具典型的属性是带有浓烈的香味,它的香味能给人们带来美妙的体验感。如果把香味去掉,给人的美感失去了,可能就和普通的花一样,不是那么的绚丽,变得黯然失色。在这里强调的是玫瑰花的典型属性,它的典型属性特征得到了突显,而其他的属性被隐蔽掉。通过源域的表达使得目标域的特征的重要性得到了加强,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化,得到了接受者更好的理解。

3. 不同语境下的突显

源域和目标域的创建和解释总是在特定的语境下作用,不同的语境也决定着哪一种突显得到解释。例如:Youre going nowhere that way.这是一位非常生气的爸爸指责自己的儿子说的话,可以得出以下的几种意义:a.按照现在的方式做,不会得到预期的目的;b.他在生活中没有做出什么成绩;c.要是他能够改变现在这种状态,有可能会取得一些成就;d.他按照自己不正确的方式在做事。假如我们想象一个语境:其实他的爸爸不是很担心儿子的所作所为,但是他清楚地知道他妈妈很担心儿子的行为。在这种情境下,并不是以上的任何一种意义,说话人是想让听者为了他妈妈而改变他做事的方式。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你要是这样做的话,会让你妈妈伤心的。即使是同样的话语根据语境不同,哪一个可能的意义首先会被激活,也就是语境下的突显。

4.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突显

源域和目标域的创建和解释总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作用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决定着哪一种域的选取,从而得到突显。例如:Job is bread.根据文化背景不同,范畴成员的典型性在人们既有的头脑中的概念不同,因此在构建过程中选取了头脑概念中最具代表性、最典型性的成员。而在中国我们经常会说混口饭吃,这是因为在国内大家的主食基本都是米饭,一般说吃米饭,简称为饭,在这里的饭就是指工作。

三、隐喻突显受一定的制约

通过以上对隐喻的理解,认为它是通过认知突显进行构建的,在构建过程中受到哪些制约呢?根据Saeed(1999:305)归纳了隐喻的三个特征:系统性(systematicity)、不对称性(asymmetry)、抽象性(abstraction)。隐喻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分为实体对应和关系对应,而且映射是有方向的,方向性是指从源域到目标域而非目标域到源域。由于隐喻自身的这种特征性,以及在认知上人们带有的主观性和模糊性,那么对隐喻的隐喻的构建和解释是受以下的条件制约的。

1. 推理的制约

语言学家Sperber和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中提出了关联原则,以演绎推理为理解模式的关联论。关联论认为人们能够达到认知,是因为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是根据既有的信息进行推理,当这种推理和假设的语境一致的时候,即达到了最佳的认知模式。隐喻属于一个认知过程,所以它也遵从关联理论的原则,即在选取信息的时候是受这种人类自身认知的这种推理制约。

2. 经济性的制约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齐夫(Zipf)在1949年出版的专著《人类行为与省力原则》中,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和诸如木工与斧子的关系等个案分析,证实了“人类行为普遍遵循省力原则”这一观点。人们内在的行为遵循“省力原则”,因此,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总是想用最省力的办法获取最大的信息。隐喻的认知是人类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隐喻当然也遵循这一原则。例如:聂莉娜,“1988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是布什。当时民主党人指责布什说:‘布什在哪里?这句话表面看不出什么贬义,但了解背景的人都知道它的潜在信息是指责布什在八年的副总统任职内无声无息,只是总统里根的影子而己,因此不能胜任总统职务。以至于后来民主党人经常用这句话嘲笑布什。”以上例子用了很少的语言,却传递了大量的信息,所以说是高度经济的。

3. 适合性的制约

Glucksberg&Haught等认知心理学研究者在实证基础上提出了隐喻质量假说,即隐喻性表达的“合适度”制约着隐喻理解机制的选择和认知的难易程度。许群认为“隐喻在理解加工的过程中,适宜性是它的首要因素”。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隐喻的认知分析可以看出,隐喻就是在两个事物间即源域和目标域间寻找共同点,这种共同点是两个事物拥有的特征属性,把这个特征属性得到突显和强化,它的突显和强化是受人们认知过程中人类的自身行为的制约的。

参考文献:

[1]鞠玉梅.伯克的隐喻观研究[J].当代修辞学,2010(04).

[2]Charteris-Black J. Corpus Approaches to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4.

[3]李气纠.张建佳.施喻者构建隐喻的自我驱动性与隐喻的审美表达——以《围城》隐喻构建的解读为例[J].外国语文,2012(08).

[4]聂莉娜.高效言语控制的经济原则[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2(06).

[5]许群.隐喻理解中的常规性和和适宜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制约商务英语隐喻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活的隐喻》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临安市五措并举破解土地要素制约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分析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健康卡推进受多方制约